一种扁线的剥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60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6
本申请涉及电机工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扁线的剥漆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两个底座,固定在其中一个底座上用于承接扁线的两个限位底座,对应两个限位底座中间位置有用于扁线剥漆的进刀组件。底座包括水平放置的移动底座和位于移动底座侧面铅直放置的竖直底座,限位底座固定在竖直底座的两端,限位底座远离竖直底座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且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在同一水平位置供扁线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上方设置有上压头,上压头由动力装置驱动将扁线挤压固定在所述承接板上。本申请中,压线装置的设置使扁线在竖直方向被固定,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使扁线剥漆更加均匀。使扁线剥漆更加均匀。使扁线剥漆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线的剥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机工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扁线的剥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扁线的剥漆装置是一种简单生产机械设备,配合动力组件驱动剥漆装置,用于在漆包扁线使用前将其两端表面的包漆去除。
[0003]公告号为CN211789958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漆包扁线剥漆装置,包括用于剥漆的剥漆轮、用于驱使剥漆轮转动的驱动器和用于驱使剥漆轮移动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剥漆轮的贴合移动组件和用于控制剥漆长度的长度移动组件,贴合移动组件安装于长度移动组件上,剥漆轮包括用于剥漆的刀片、用于安装刀片的模芯和用于驱使模芯转动的转轴,转轴转动连接于贴合移动组件上,多片刀片绕模型周向设置,刀片上凹设有U形刀刃,贴合移动组件用于驱使剥漆轮的刀片与漆包扁线贴合。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剥漆不均匀的缺陷,由于没有压线装置,在剥漆过程中扁线没有良好的固定,所以导致剥漆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剥漆过程中的漆包扁线剥漆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扁线的剥漆装置,使扁线剥漆更加均匀。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扁线的剥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扁线的剥漆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两个底座,固定在其中一个底座上用于承接扁线的两个限位底座,对应所述两个限位底座中间位置有用于扁线剥漆的进刀组件,所述底座包括水平放置的移动底座和位于移动底座侧面铅直放置的竖直底座,限位底座固定在所述竖直底座的两端,所述限位底座平行于所述移动底座;所述限位底座远离竖直底座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且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在同一水平位置且供扁线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在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内侧,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之间开设有扶线凹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且所述承接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槽开口的下端面平齐,并向所述限位底座之间的方向延伸,所述承接板上方设置有上压头,所述上压头由动力装置驱动,所述上压头将扁线挤压固定在所述承接板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扁线由开设在竖直底座上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承接,承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导向槽的下端,且承接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槽开口的下端面平齐,且向限位底座之间的方向延伸。承接板的设置增大了扁线在竖直方向的承接面积,上压头将扁线压紧在承接板上,进一步提高了扁线剥漆的精确度,使扁线在竖直方向固定,解决了扁线剥漆不均匀的问题。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槽远离第二导向槽的端面处有倒角,所述第二导向槽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端面处有圆角。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的进线口处都进行倒角处理,增大了扁线与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在进口处的接触面积,使扁线更容易穿进限位底座内。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底座上方有上限位件,所述上限位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底座上端,所述上限位件开设有竖直方向的上导向槽,所述上压头在所述上导向槽内运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底座上方设置上限位件,上限位件开设竖直方向的上导向槽,上压头在该导向槽内运动,从而确保上压头的运动轨迹,使上压头能够在竖直方向压紧扁线于承接板上,从而使扁线在竖直方向固定的更加稳定,使剥漆更均匀。
[0013]优选的,所述进刀组件包括抵紧的上刀架和下刀架,所述上刀架和所述下刀架套设有保护内壳,所述保护内壳由所述移动底座承接,所述上刀架远离所述保护内壳的一端,且靠近所述下刀架一侧开设有上刀槽,所述上刀槽内固定有上切刀;所述下刀架开设有下刀槽,且所述下刀槽位于所述上刀槽正下方,所述下刀槽内固定有下切刀。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刀架和下刀架由保护壳保护,并对上刀架和下刀架在水平方向上起限位作用,同时实现了上刀架和下刀架的同步运动,在上切刀架上开设上刀槽,上切刀嵌入上刀槽并螺纹连接在上切刀架,上切刀可拆卸更换,下切刀设置的情况与上切刀相同。根据不同规格的扁线,更换上切刀和下切刀,从而应对不同的扁线剥漆情况,实现应用情况更广的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限位底座之间有下模保护座,所述下模保护座固定连接在竖直底座上,所述下模保护座中部位置开设有保护座孔洞,保护座孔洞与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间隙配合;所述下模保护座内嵌设有下模,所述下模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底座上,所述下模远离竖直底座的表面开设有下模孔洞,所述下模孔洞以该表面水平中线为轴对称开设且贯穿下模,所述下模孔洞与所述上刀架、所述下刀架间隙配合;两个下模孔洞之间为隔断,所述隔断与扁线一侧在水平方向上抵触。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开设的下模孔洞供上刀架和下刀架穿过,确保水平方向的进刀距离充足,从而确保上切刀和下切刀能够剥漆充分。此外,下模在下模保护座内,使下模和限位底座之间分离,在起到保护下模的同时,限位底座或者下模损坏可单独拆卸更换,节省更换成本。
[0017]优选的,所述限位底座和所述进刀组件之间设置有压料板,且所述压料板与所述保护内壳固定连接,所述压料板由所述移动底座承接,所述压料板上固定连接有凸条且所述凸条与所述隔断在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压料板以所述凸条为轴对称开设有压料板孔洞,所述压料板孔洞与所述上刀架和所述下刀架间隙配合。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料板与与保护内壳固定连接,实现压料板和进刀组件的同步运动,凸条与隔断在同一水平位置,扁线水平两侧分别由凸条和隔断挤压,从而使扁线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提高了剥漆的精准度,同时也提高了剥漆的均匀性。压料板以凸条为轴对称开设有压料板孔洞,使上刀架和下刀架可以穿过压料。
[0019]优选的,所述保护内壳外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由所述移动底座承接,且保护外壳与所述压料板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和导向杆,所述弹簧和所述导向杆分布于保护外壳内,且所述复位弹簧和所述导向杆分别中心对称。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外壳与所述压料板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使得压
料板和隔断对扁线在水平位置固定的同时,仍然存在弹力缓冲,避免损伤扁线。导向杆平行于复位弹簧确保复位弹簧在水平方向上压缩,起到导向作用。
[0021]优选的,所述扶线凹槽内竖直方向排列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竖直底座上的两个扶线柱,所述扶线柱另一端滑动连接有扶线块,所述扶线块与所述竖直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扶线弹簧,且所述扶线弹簧位于所述扶线柱之间。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扶线凹槽内竖直方向排列有与竖直底座固定连接有扶线柱,且扶线柱另一端滑动连接有扶料块,扶料块通过扶线弹簧与竖直底座连接,使得扶料块在水平方向上可以伸缩。扶料块与扁线抵触,在剥漆结束后,扶料块在扶线弹簧的作用下,将扁线向背离扶料块方向弹出,以防止出现剥漆结束后卡线的情况,扶线柱对扶料块起支撑和导向的作用。
[0023]优选的,所述扶线块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槽的表面有扶线倒角。
[0024]通过采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线的剥漆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两个底座(1),固定在其中一个底座(1)上用于承接扁线的两个限位底座(2),对应所述两个限位底座(2)中间位置有用于扁线剥漆的进刀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水平放置的移动底座(11)和位于移动底座(11)侧面铅直放置的竖直底座(12),限位底座(2)固定在所述竖直底座(12)的两端,所述限位底座(2)平行于所述移动底座(11);所述限位底座(2)远离竖直底座(1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21)和第二导向槽(22),且所述第一导向槽(21)和所述第二导向槽(22)在同一水平位置供扁线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22)在所述第一导向槽(21)的内侧,所述第一导向槽(21)和第二导向槽(22)之间开设有扶线凹槽(61),所述第二导向槽(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23),且所述承接板(23)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槽(22)开口的下端面平齐,并向所述限位底座(2)之间的方向延伸,所述承接板(23)上方设置有上压头(3),所述上压头(3)由动力装置驱动,所述上压头(3)将扁线挤压固定在所述承接板(2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线的剥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21)远离第二导向槽(22)的端面处有倒角(211),所述第二导向槽(22)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槽(21)的端面处有圆角(2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线的剥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座(2)上方有上限位件(33),所述上限位件(33)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底座(12)上端,所述上限位件(33)开设有竖直方向的上导向槽(331),所述上压头(3)在所述上导向槽(331)内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线的剥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刀组件(5)包括抵紧的上刀架(511)和下刀架(512),所述上刀架(511)和所述下刀架(512)套设有保护内壳(542),所述保护内壳(542)由所述移动底座(11)承接,所述上刀架(511)远离所述保护内壳(542)的一端,且靠近所述下刀架(512)一侧开设有上刀槽(521),所述上刀槽(521)内固定有上切刀(531);所述下刀架(512)开设有下刀槽(522),且所述下刀槽(522)位于所述上刀槽(521)正下方,所述下刀槽(522)内固定有下切刀(5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再芝周华国廖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