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金属硬密封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53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5
一种全金属硬密封蝶阀,包括阀体、蝶板、阀杆、密封圈,阀杆的中心线Ⅰ与阀体的密封面中心线的偏心距为第一偏心,阀杆的中心线Ⅱ与阀体的通道中心线的偏心距为第二偏心,阀体的密封面为正锥面,正锥面中心线与阀体的通道中心线重合,蝶板与密封圈为分体式结构,密封圈为全金属材料,密封圈的密封面为正圆弧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三偏心蝶阀相对,密封圈结构更加简单,取消了阀体、压圈、蝶板、密封圈的专用夹具在通用机床上即可完成加工;比四连杆蝶阀结构简单,启闭力矩小,更加节能环保。保。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金属硬密封蝶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全金属硬密封蝶阀。

技术介绍

[0002]在核电、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硬密封蝶阀,一般为传统的三偏心结构或者结构跟更为复杂的四连杆机构,以及密封圈密封多为层次结构或者异型结构(舌型结构、C型结构、Z型结构、空心结构等),这些结构对阀门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且对阀门使用的场合都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
[0003]三偏心结构的蝶阀由于存在第三个偏心,造成阀体密封带机加工回转面为斜椎体,那么就需要在阀体密封带和多层次结构密封圈加工需要专用夹具,且不同的第三个偏心角度,不同的口径都需要不同规格的专用夹具,造成企业加工成本和管理上升,以及随着专用夹具的磨损带来加工误差给互换性带来较大难度。
[0004]四连杆机构蝶阀是阀门关闭和开启过程中形成了两种运动轨迹:对于关闭过程,先是顺时针旋转蝶板(该过程与普通蝶阀一致),在蝶板与阀门阀体密封带接触前为平移动作,使得蝶板与阀门阀体密封带接触并贴紧;开启过程与关闭过程相反,先是通过平移动作,使得蝶板离开阀门阀体密封带,然后在通过逆时针旋转开启蝶阀。但是对于阀杆而言,只有旋转运动(顺时针关闭阀门、逆时针开启阀门),在阀杆和蝶板之间通过四连杆结构连接,阀门开启过程中需要先平移然后逆时针旋转,就造成四连杆结构阀门的开启时力矩相对较大,同时四连杆结构需设置在阀体内腔中,不但使得阀门外形尺寸变大,结构不够紧凑,结构长度无法做很短,而且其四连杆的铰链在阀腔内与介质直接接触,容易造成铰链结构的腐蚀或介质中杂质的影响,导致铰链卡阻的风险很大。/>[0005]异型结构(舌型结构、C型结构、Z型结构、空心结构等)密封圈,其形状复杂,引起其制造工艺更加复杂,加工工具要求高,生产过程中成品率低,给制造企业造成了很高的企业成本,有些还需要专用加工工具,那么其通用性相对就不是很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全金属硬密封蝶阀。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金属硬密封蝶阀,包括阀体、蝶板、阀杆、密封圈,阀杆的中心线Ⅰ与阀体的密封面中心线的偏心距为第一偏心,阀杆的中心线Ⅱ与阀体的通道中心线的偏心距为第二偏心,阀体的密封面为正锥面,正锥面中心线与阀体的通道中心线重合,蝶板与密封圈为分体式结构,密封圈为全金属材料,密封圈的密封面为正圆弧形。
[0008]优选地,密封圈为整板式结构。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全金属密封副,适用于一些特殊工况要求,且取消了传统三偏心蝶阀密封圈加工的专用工具,使得企业的制造和管理成本大幅降低,且互换性更好。
[0010]阀体的密封面为正锥面的设计取消了传统三偏心蝶阀阀体加工的专用夹具,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企业制造和管理成本,阀体零部件的互换性更好。
[0011]正锥面的阀体密封面与正圆弧形密封圈密封面的密封形式,提高了阀门可靠性和稳定性,即使对正锥面的阀体密封面与正圆弧形密封圈密封面堆焊或喷涂硬质合金提供耐磨性,亦可在通用机床上加工和研磨,大幅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设计的正锥面的阀体密封面可以使得阀门越关越紧密封可靠稳定。
[0012]设计了第一偏心和第二偏心,实现了阀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阀体的密封面和密封圈的密封面无接触,减少密封圈、阀体等零部件磨损,提高寿命。
[0013]密封圈与蝶板分体式结构,可实现阀门关闭后,能实现密封圈的自动调整至对中,提高了密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4]相对于四连杆蝶阀其结构简单可靠,易维护,外形、结构长度更加紧凑,启闭力矩小,大大降低了阀门成本制造成本,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I局部放大图。
[0017]图中:1.阀体;2.蝶板;3.阀杆;4.密封圈;5.阀杆的中心线Ⅰ;6.阀体的密封面中心线;7.阀杆的中心线Ⅱ;8.阀体的通道中心线;9.阀体的密封面;10.密封圈的密封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所示,设计了第一偏心和第二个偏心,取消了传统第三个偏心,密封圈4采用全金属整板式结构,正圆弧形的密封圈的密封面10与正锥面的阀体的密封面9配合密封,密封圈结构简单易加工,具有越关越紧的性能以及提高了蝶阀密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阀体的密封面9的正锥面的中心线与阀体的通道中心线8重合,实现了阀体的密封面9和密封圈的密封面10机加工时,在普通车床上亦可加工,不需要专用夹具的辅助,降低了企业成本,确保蝶阀零部件的互换性;第一偏心和第二偏心的设置实现了阀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阀体的密封面9和密封圈的密封面10无接触,减少密封圈4和阀体1的磨损,提高蝶阀的使用寿命;密封圈4与蝶板2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间隙配合公差设置,阀门关闭后,密封圈4在关闭后在阀体的密封面9内可自调节对中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阀门启闭力矩与四连杆蝶阀相比,除去必须的密封比压、填料轴承摩擦力矩外,其偏心力矩更小,结构简单可靠,外形尺寸紧凑,更加节能和环保。
[001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金属硬密封蝶阀,包括阀体、蝶板、阀杆、密封圈,所述阀杆的中心线Ⅰ与阀体的密封面中心线的偏心距为第一偏心,所述阀杆的中心线Ⅱ与阀体的通道中心线的偏心距为第二偏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密封面为正锥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刚徐翠翠施俊杰牛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