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锥形转换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49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万向锥形转换接头结构,包括钢箱梁基础和塔吊,所述钢箱梁基础上设置有供塔吊装设的连接安装位,所述塔吊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安装位与所述连接底座之间存在错位夹角,还包括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包括与所述钢箱梁基础对应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连接底座对应的第二连接端,且第一连接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安装位的横截面积;所述转换接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焊接设置在所述连接安装位上,且焊接设置后的所述转换接头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连接底座相互匹配连接,只需将转换接头旋转到施工需求的塔吊安装方向,在钢箱梁不变的基础下,塔吊安装方向就能够进行调整。整。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万向锥形转换接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塔吊
,特别是一种万向锥形转换接头结构及其计算、制备和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塔吊,又名“塔式起重机”,是建筑工地上用来吊起施工用的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的原材料的一种起重设备。
[0003]为了保证塔吊能够安全运行,塔吊基础常常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一般操作是在钢筋混凝土基础内预埋固定件,固定件为4个设置点,呈正方形分布,标准节锚入预埋固定件,然后一节一节标准节堆叠上去,依靠标准节来提供抗压和抗拔,钢筋混凝土基础抵抗冲切。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施工熟练且可靠,但是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采用大量的土石方挖掘施工且还要在浇筑后对钢筋混凝土基础进行一定的保养,也不可重复使用,且预埋的固定件容易出现偏离,不能与塔吊标准节匹配,需要拆卸后重新预埋,导致施工延长,且浪费大量的材料。
[0004]目前,还存在采用钢箱梁基础来进行对塔吊的固定,钢箱梁基础相对于钢筋混凝土基础而言可重复利用。然而,钢箱梁基础上用于转接塔吊基础的标准节需要专门的设计,且原先塔吊设定的时候有一个安装方向,固定在钢箱梁基础的连接安装位上的接头也只能有一个方向,但是在实际安装的时候,塔吊的设定方向可能与实际安装的方向有偏移,需要稍微调整,然而十字钢箱梁基础设置之后无法改变,这个时候原先的塔吊转换节就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万向锥形转换接头结构,该万向锥形转换接头结构的第二连接端横截面积比第一连接端横截面积大,形成面积差,而第二连接端与塔吊基础的连接底座连接,第一连接端与钢箱梁基础的连接安装位连接,当万向锥形转换接头结构旋转到塔吊基础的连接底座所需的安装方向,即塔吊的安装方向,由于第一连接端面积相对小且小于钢箱梁基础上的连接安装位,其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旋转到与钢箱梁基础的连接安装位配合焊接,而不会出现塔吊连接底座与连接安装位出现错位角时,第一连接端与钢箱梁连接安装位无法很好连接或焊接的问题,且万向锥形转换接头结构可重复利用,在其余地方需要安装同类塔吊的时候,若原有塔吊安装角度满足,则继续使用,若不满足,则将在钢箱梁基础上的连接安装位对第一连接端进行焊接切割,拆卸第二连接端与连接底座的连接,随后将锥形转换接头结构旋转满足施工实际情况所需的角度,再焊接固紧即可,从而节约了制造新接头的材料和费用,减少了重新专项计算接头的各参数且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0006]本技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万向锥形转换接头结构,包括钢箱梁基础和塔吊,所述钢箱梁基础上设置有
供塔吊装设的连接安装位,所述塔吊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安装位与所述连接底座之间存在错位夹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包括与所述钢箱梁基础对应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连接底座对应的第二连接端,且所述第一连接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安装位的横截面积;
[0008]所述转换接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焊接设置在所述连接安装位上,且焊接设置后的所述转换接头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连接底座相互匹配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连接面板,所述连接面板与所述连接底座上设置有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紧固件。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面板的径宽值大于所述接头主体的径宽值,且所述连接面板与所述接头主体为中心重合设置;
[0011]还包括若干加强肋,若干所述加强肋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设置,所述加强肋的其一直角边与所述接头主体的外侧焊接,所述加强肋的另一直角边与所述连接面板的底侧焊接。
[0012]优选地,若干所述加强肋绕所述接头主体的中线均匀设置,且相邻两所述加强肋之间设置有所述安装孔。
[0013]优选地,所述接头主体由若干竖直钢板首尾相连焊接以形成中空结构件,或所述接头主体由钢板结构件经弯折后首尾相连焊接以形成中空结构件。
[001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箱梁基础包括第一钢箱梁、与所述第一钢箱梁交叉设置的第二钢箱梁,所述第一钢箱梁和/或所述第二钢箱梁的侧面对应所述加强肋还设置有加强钢板,所述加强钢板的一侧与所述钢箱梁基础焊接固定,所述加强钢板的顶部端面与所述加强肋的底端焊接连接。
[0015]一种用于本申请所述的万向锥形转换接头结构的计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6]步骤1)根据塔吊的型号,查阅塔吊说明书,分别确定在工作工况和非工作工况下,塔吊的标准节的宽度B,塔吊的弯矩标准值MK、塔吊的扭矩标准值MZ、塔吊的竖向荷载标准值FK、塔吊的水平剪力标准值VK、塔吊标准节的连接底座钢板的宽度B2的数值;
[0017]步骤2)布置塔吊钢箱梁基础,具体的布置需要根据施工所需进行;
[0018]步骤3)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布置塔吊万向转换锥形接头的位置;
[0019]步骤4)假定万向转换锥形接头结构钢板尺寸,进行验算,验算步骤如下公式所示,若验算合格,则假定尺寸合格,否则加厚钢板,其中:
[0020]1)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荷载基本效应的组合公式,将标准值转换为设计值:
[0021]其中,FK为塔吊说明书中的竖向荷载标准值,属于永久荷载,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为1.3;MK为塔吊的弯矩标准值,MZ为塔吊的扭矩标准值,VK为塔吊的水平剪力标准值,MK、MZ和VK属于可变载荷,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取1.5,
[0022]2)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关于群桩基础中的单桩作用偏心竖向力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万向转换锥形接头结构在工作工况或非工作工况的设计值,共八个数值,并取其中最大的一个数值为Fmax,计算公式如下:
[0023]N=1.3*FK
±
M*[(B/2)]/[4*(B/2)2]ꢀꢀ
(算式1)
[0024]其中,
[0025]M=1.5*[MK+VK*(塔吊钢箱梁的高度+锥形转换接头结构的高度h3)]ꢀꢀ
(算式2),
[0026]其中,塔吊钢箱梁的高度为第一、第二钢箱梁截面尺寸的高度,
[0027]3)分别计算X轴的力V
1max
和Y轴的力V
2max
,计算公式如下:
[0028]V
1max
=1.5*VK/4
ꢀꢀ
(算式3)
[0029]V
2max
=1.5*MZ/B
ꢀꢀ
(算式4)
[0030]其中,M
z
=1.5*MZ,
[0031]传力沿轴X1、Y1,
[0032]V1max为塔吊说明书上的标准值转换而来的设计值的最大值,V2max为由塔吊扭矩转换而来的水平剪力,且V1max水平垂直于V2max;
[0033]4)计算竖向钢板的抗弯强度(竖向钢板501a计算以及第一焊缝510抗弯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锥形转换接头结构,包括钢箱梁基础和塔吊(4),所述钢箱梁基础上设置有供塔吊装设的连接安装位,所述塔吊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底座(41),所述连接安装位与所述连接底座(41)之间存在错位夹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接头(5),所述转换接头包括接头主体(501),所述接头主体(501)包括与所述钢箱梁基础对应的第一连接端(502)、与所述连接底座(41)对应的第二连接端(505),且所述第一连接端(502)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安装位的横截面积;所述转换接头(5)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502)焊接设置在所述连接安装位上,且焊接设置后的所述转换接头(5)的所述第二连接端(505)与所述连接底座(41)相互匹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锥形转换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505)包括连接面板(506),所述连接面板(506)与所述连接底座上设置有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紧固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向锥形转换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板的径宽值B2大于所述接头主体的径宽值B1,且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景杨龙永焯黎智坚黄峻峰卢德辉倪毅苏建华李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