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肢膝关节及假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25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假肢膝关节及假肢,属于仿生装置领域,包括:上体、下体、连接罩、以及动力件,上体上设有突出端;下体通过背连体与突出端连接;连接罩一端与上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体转动连接;动力件设置于下体与连接罩之间,且动力件一端与突出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罩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假肢膝关节及假肢,动力件设置于下体与连接罩之间,结构设置合理,占用空间小。且能下体与连接罩还能在动力件运动过程中对动力件形成最大程度的保护,有效的提高该假肢膝关节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假肢膝关节还具有结构简单,假肢穿戴者步态自然,具有高运动稳定性与高安全性的特点。高安全性的特点。高安全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假肢膝关节及假肢


[0001]本技术属于仿生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假肢膝关节及假肢。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为了帮助下肢截肢患者恢复基本的行走功能,通常在患者的截肢位置安装假肢,同时为了提高患者的行走体验,假肢在与人体正常膝关节的位置同样设置假肢膝关节,使患者在行走的过程,能够实现弯腿功能。
[0003]对于膝关节假肢的使用,防止行走时膝关节假肢随意打弯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是避免使用者摔倒的关键;而且,在行走过程中膝关节假肢打弯频率对于使用者行走的协调性也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的膝关节假肢存在结构占用空间大,假肢穿戴者步态不自然的缺点,且还存在稳定性或/和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肢膝关节及假肢,旨在解决现有假肢膝关节结构存在占用空间大,运动稳定性与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假肢膝关节及假肢,包括:
[0006]上体,上设有突出端;
[0007]下体,通过背连体与所述突出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肢膝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体(1),上设有突出端(11);下体(2),通过背连体(5)与所述突出端(11)连接;连接罩(3),一端与所述上体(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体(2)连接;以及动力件(4),设置于所述下体(2)与所述连接罩(3)之间,且所述动力件(4)一端与所述突出端(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罩(3)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肢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4)包括:壳体(41),一端通过转轴组件与所述连接罩(3)转动连接;缸套(42),设置在所述壳体(41)内;储能件(46),套设在所述缸套(42)上;活塞组件(43),一端位于所述缸套(42)内,另一端通过转轴组件与所述突出端(11)转动连接;以及拉伸弹簧,一端与所述壳体(41)或所述缸套(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组件(43)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假肢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43)包括:柱塞杆(431),通过密封件(44)与所述壳体(41)连接,所述柱塞杆(431)一端伸入所述缸套(42)内,且该端设有沿所述柱塞杆(431)轴向设置的连通槽(432),另一端通过转轴组件与所述突出端(11)转动连接;第一单向阀(433),设置于所述连通槽(432)的一端,用于限定油液的走向;以及第二单向阀(434),设置于所述连通槽(432)的另一端,用于限定油液的走向;或/和所述储能件(46)的形状为筒体结构,所述筒体结构采用蜂窝状设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假肢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4)还包括:上油腔(435),位于所述壳体(41)、所述缸套(42)以及所述活塞组件(43)之间;下油腔(436),位于所述缸套(42)底部、所述壳体(41)底面以及所述活塞组件(43)的底面之间,所述下油腔(436)通过油路与所述上油腔(435)连通;第一油腔(437),位于所述柱塞杆(431)侧面与所述缸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飞孟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崇朗康复辅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