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器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05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融合器护套,包括套体、顶盖,所述套体顶部敞开,顶盖与套体的顶部敞开处对应连接,所述套体的内部腔体形状与融合器的形状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便,节约了人力和物力,不会出现人工骨颗粒漏出的情况,有利于与人体快速融合,缩短融合时间,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患者快速康复。患者快速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器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器护套。

技术介绍

[0002]融合器是在骨植入时常会用到的器材,通常是将融合器的底面与一片压扁后的胶原或明胶海绵相贴合,然后将人工骨颗粒填充至融合器的空腔内,并压实人工骨颗粒,再用一片压扁后的胶原或明胶海绵与融合器的顶面相贴合,然后将整个填充好人工骨颗粒的融合器通过可吸收缝线缠绕捆绑封装,再植入患者体内,操作过程复杂,需要两人及以上的人数配合才能够完成,并且如果可吸收缝线没有缠绕紧实,还存在人工骨颗粒漏出的可能性,而且植入后的融合时间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融合器护套,操作简便,节约了人力和物力,不会出现人工骨颗粒漏出的情况,有利于与人体快速融合,缩短融合时间,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一种融合器护套,包括套体、顶盖,所述套体顶部敞开,顶盖与套体的顶部敞开处对应连接,所述套体的内部腔体形状与融合器的形状对应。
[0005]优选的,所述套体包括侧壁、衬底,所述侧壁与衬底的边缘连接形成套体,套体的内部腔体形状与融合器的形状对应。
[0006]进一步地,所述套体的侧面和底面上均开设有融合孔A,融合孔A为通孔,侧面和底面上的融合孔A均贯穿侧面和底面与套体的内部腔体连通。
[0007]进一步地,侧面和底面上的融合孔A均有若干个。
[0008]进一步地,侧面和底面上的若干个融合孔A均在侧面和底面上均匀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与置于套体内部腔体的融合器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上开设有融合孔B,融合孔B为通孔,融合孔B贯穿顶盖的上、下端面。
[0011]优选的,套体、顶盖均为人体可吸收、可降解材料。
[0012]优选的,套体、顶盖均为弹性材料,套体的内部腔体尺寸小于对应融合器的尺寸。
[0013]相比现有的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4]1、本技术操作简便,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0015]2、本技术不会出现人工骨颗粒漏出的情况;
[0016]3、本技术有利于与人体快速融合,缩短融合时间;
[0017]4、本技术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实施例的套体敞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的套体盖上顶盖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实施例的融合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实施例的融合置于套体的腔体内并装填人工骨颗粒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标:1

套体、101

融合孔A、2

顶盖、201

融合孔B、3

融合器、4

人工骨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8]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0]实施例
[0031]一种融合器护套,包括套体1、顶盖2,所述套体1顶部敞开,顶盖2与套体1的顶部敞开处对应连接,所述套体1的内部腔体形状与融合器3的形状对应。
[0032]套体1包括侧壁、衬底,所述侧壁与衬底的边缘连接形成套体1,套体1的内部腔体形状与融合器3的形状对应。
[0033]套体1的侧面和底面上均开设有融合孔A101,融合孔A101为通孔,融合孔A101的直径小于人工骨颗粒4的颗粒直径,侧面和底面上的融合孔A101均贯穿侧面和底面与套体1的
内部腔体连通。
[0034]侧面和底面上的融合孔A101均有若干个。
[0035]侧面和底面上的若干个融合孔A101均在侧面和底面上均匀分布。
[0036]顶盖2的下表面与置于套体1内部腔体的融合器3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0037]顶盖2上开设有融合孔B201,融合孔B201为通孔,融合孔B201的直径小于人工骨颗粒4的颗粒直径,融合孔B201贯穿顶盖2的上、下端面。
[0038]套体1、顶盖2均为人体可吸收、可降解材料,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0039]套体1、顶盖2均为弹性材料,套体1的内部腔体尺寸小于对应融合器3的尺寸,使得套体1紧紧包裹住融合器3,从而固定融合器3的位置,防止融合器3错位。
[0040]使用时将融合器3置于套体1的内部腔体内,套体1的内部腔体与融合器3的形状完美契合,防止融合器3与套体1发生相对运动,然后用人工骨颗粒4填充融合器3的中部空腔,填充好人工骨颗粒4后,盖上顶盖2并用力压实,使顶盖2与融合器3紧密贴合,最后使用配套工具将整个人工假体,即本申请中的装有填充好人工骨颗粒4的融合器3的融合器保护套植入患者的对应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器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1)、顶盖(2),所述套体(1)顶部敞开,顶盖(2)与套体(1)的顶部敞开处对应连接,所述套体(1)的内部腔体形状与融合器(3)的形状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器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包括侧壁、衬底,所述侧壁与衬底的边缘连接形成套体(1),套体(1)的内部腔体形状与融合器(3)的形状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融合器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的侧面和底面上均开设有融合孔A(101),融合孔A(101)为通孔,融合孔A(101)的直径小于人工骨颗粒(4)的颗粒直径,侧面和底面上的融合孔A(101)均贯穿侧面和底面与套体(1)的内部腔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融合器护套,其特征在于:侧面和底面上的融合孔A(101)均有若干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融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天航曾建成宋跃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