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磨削轴承环的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89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磨削轴承环的磨床,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用于磨削轴承环的磨床包括机架、工装、上料机构、端面磨削机构和侧面磨削机构。机架包括固定相连的底座和立板。上料机构包括输料架、活动板、第一安装块、横向伸缩气缸、第二安装块、电磁吸盘、纵向伸缩气缸和第三安装块。立板的左右两侧均固设有第一导轨,两个第一导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位于输料架的上方,第一安装块固定于活动板,电磁吸盘固定在第二安装块的下侧。工装、端面磨削机构和侧面磨削机构的设置,能够对轴承环的上端面和外圆周进行磨削,以轴承环的外圆周表面和上端面的粗糙度满足装配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磨削轴承环的磨床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磨削轴承环的磨床。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环是轴承的一部分,轴承环在装配前需要对外圈和端面进行磨削,使其外圆周表面和端面的粗糙度满足装配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磨削轴承环外圆周表面和端面的磨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磨削轴承环的磨床,其能够用于磨削轴承环外圆周表面和端面。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磨削轴承环的磨床,主要可以包括:机架、工装、上料机构、端面磨削机构和侧面磨削机构。
[0006]机架包括固定相连的底座和立板。
[0007]工装能够作用于轴承环的内侧,以固定轴承环。工装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的直径小于工装的直径。支杆的下方设置有固定于底座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杆连接。
[0008]上料机构包括输料架、活动板、第一安装块、横向伸缩气缸、第二安装块、电磁吸盘、纵向伸缩气缸和第三安装块。输料架用于输送轴承环,并设置在底座上。立板的左右两侧均固设有第一导轨,两个第一导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位于输料架的上方,第一安装块固定于活动板,横向伸缩气缸固定于第一安装块,横向伸缩气缸的活动端与第二安装块固定连接,第二安装块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活动板滑动相连,电磁吸盘固定在第二安装块的下侧。第三安装块固定在活动板的上方,纵向伸缩气缸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三安装块和活动板。
[0009]端面磨削机构用于磨削轴承环的上端面。
[0010]侧面磨削机构用于磨削轴承环的外圆周。
[0011]通过上料机构的设置,既方便将轴承环固定在工装上,又能避免操作者频繁将手伸入端面磨削机构的下方,以降低操作者受伤的风险。工装、端面磨削机构和侧面磨削机构的设置,能够对轴承环的上端面和外圆周进行磨削,以轴承环的外圆周表面和上端面的粗糙度满足装配要求。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端面磨削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一滑座、端面磨削电机、连接件和端面磨头。第二导轨纵向固定在立板上,第一滑座与第二导轨滑动相
连,端面磨削电机固定在第一滑座上,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与端面磨削电机的输出轴和端面磨头相连。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侧面磨削机构包括第三导轨、第二滑座和侧面磨头。第三导轨横向固定在底座上,第二滑座与第三导轨滑动相连,侧面磨头固定在第二滑座上。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工装主要可以包括:固定柱、盖板、压板、伸缩杆和驱动机构。固定柱的上端开口,内有一容纳空间。固定柱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盖板的上部固设有旋拧部,下部固设有连接部,连接部设置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四个压板周向且等间距地设置于固定柱的外侧。固定柱的侧壁开设有与伸缩杆匹配的插孔,插孔沿固定柱的径向设置。伸缩杆的一端穿过插孔并伸入容纳空间内,另一端固定于压板的中部。驱动机构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以驱动伸缩杆沿固定柱的径向移动。
[0015]通过盖板的设置,既能避免磨削液直接进入固定柱中,又方便在拧下盖板后对驱动机构进行维修、保养。四个压板周向且等间距地设置于固定柱的外侧,使得压板在伸缩杆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固定柱的径向移动,以便于根据工件的直径大小调节压板的位置,四个压板紧压在工件内侧即可固定工件,工件端面和外圆处无遮挡,以便于在一次装夹后进行工件外圆和端面的磨削。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丝杠、丝杠螺母和驱动块。驱动电机安装在容纳空间内,丝杠通过轴承座沿固定柱的径向设置于容纳空间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与丝杠连接。丝杠螺母与丝杠匹配相连,驱动块固设于丝杠的上侧,伸缩杆的一端与驱动块通过连接组件相连。丝杠螺母连接有限转组件,以使丝杠螺母沿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
[0017]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丝杠螺母受限转组件的限制,沿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伸缩杆和压板移动,以便于根据工件的直径大小调节压板的位置。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转组件包括连接杆、滑块、滑轨和支架。丝杠螺母的下侧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有滑块,滑块与一与其相匹配的滑轨滑动相连,滑轨通过支架固定在容纳空间内。
[0019]丝杠螺母的转动受到滑块和滑轨的限制,而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沿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减速器、蜗杆、蜗轮、第二传动轴、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和第三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另一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蜗杆的一端与减速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蜗轮相啮合,蜗轮固定在第二传动轴的下部,主动锥齿轮固定在第二传动轴的上部。从动锥齿轮有四个,四个从动锥齿轮分别啮合于主动锥齿轮的一侧,从动锥齿轮固定在第三传动轴上。
[0021]驱动电机能够同步带动四个压板移动,蜗杆和蜗轮能够实现自锁,以将压板固定在指定位置。
[00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组件包括导向筒和压簧。导向筒的一端固定在驱动块上,另一端开设有与伸缩杆匹配的导向孔,伸缩杆的一端插接于导向孔。压簧设置于导向孔内,压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驱动块和伸缩杆。
[0023]导向筒和压簧的设置,既使得伸缩杆能够更好地沿固定柱的径向移动,又能够避免出现压板压坏工件的情况。
[00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伸缩杆上径向固设有联动部,导向筒上开设有能供联动部左右移动的缺口。驱动块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活动端与联动部固定相连。固定柱上设置有控制装置和电源,电源用于给控制装置供电。控制装置内具有PLC控制器,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相连,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控制端电性相连。
[0025]压板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抵接在轴承环的内圆周后,丝杠螺母继续向轴承环靠近,此时,驱动块和联动部的间距减小,压簧处于压缩状态,位移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递至控制装置,当检测到的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即驱动块和联动部的间距过小时),控制装置使驱动电机停止动作,以免损坏轴承环。
[0026]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7]1.通过上料机构的设置,既方便将轴承环固定在工装上,又能避免操作者频繁将手伸入端面磨削机构的下方,以降低操作者受伤的风险。工装、端面磨削机构和侧面磨削机构的设置,能够对轴承环的上端面和外圆周进行磨削,以轴承环的外圆周表面和上端面的粗糙度满足装配要求。
[0028]2.通过盖板的设置,既能避免磨削液直接进入固定柱中,又方便在拧下盖板后对驱动机构进行维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磨削轴承环的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工装、上料机构、端面磨削机构和侧面磨削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固定相连的底座和立板;所述工装能够作用于轴承环的内侧,以固定轴承环;所述工装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直径小于所述工装的直径;所述支杆的下方设置有固定于所述底座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杆连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输料架、活动板、第一安装块、横向伸缩气缸、第二安装块、电磁吸盘、纵向伸缩气缸和第三安装块;所述输料架用于输送轴承环,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板的左右两侧均固设有第一导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输料架的上方,所述第一安装块固定于所述活动板,所述横向伸缩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横向伸缩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板滑动相连,所述电磁吸盘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下侧;所述第三安装块固定在所述活动板的上方,所述纵向伸缩气缸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块和所述活动板;所述端面磨削机构用于磨削轴承环的上端面;所述侧面磨削机构用于磨削轴承环的外圆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磨削轴承环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磨削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一滑座、端面磨削电机、连接件和端面磨头;所述第二导轨纵向固定在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一滑座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相连,所述端面磨削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座上,所述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端面磨削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端面磨头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磨削轴承环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磨削机构包括第三导轨、第二滑座和侧面磨头;所述第三导轨横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滑座与所述第三导轨滑动相连,所述侧面磨头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磨削轴承环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固定柱、盖板、压板、伸缩杆和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开口,内有一容纳空间;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板的上部固设有旋拧部,下部固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四个所述压板周向且等间距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柱的外侧;所述固定柱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伸缩杆匹配的插孔,所述插孔沿所述固定柱的径向设置;所述伸缩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插孔并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祯亚邱晓华雷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力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