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旁通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73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旁通阀,其涉及进气旁通阀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上壳体、密封座和活动阀头,所述上壳体端部沿轴向延伸设置有位于所述活动阀头与密封座之间的限位筒,所述密封座端部沿径向延伸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筒端部相对的环板;所述环板上与所述限位筒相对的端面固定设置有柔性密封部,所述柔性密封部与限位筒之间设置有环板密封部,所述环板密封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阀头外侧壁接触的锥圈密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小零件数量,并简化装配工序,同时有效保证装配质量。有效保证装配质量。有效保证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旁通阀


[0001]本技术涉及进气旁通阀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旁通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涡轮增压器的发展趋势为部件变少、转速变高、体积变小以及空气压缩比变优。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增压器转子转动,将空气压缩送至发动机气缸与燃油混合燃烧,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
[0003]进气旁通阀起到连接涡轮增压器压缩机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功能,在汽车急减速时,通过该进气旁通阀打开空气旁路通路,使压缩机下游侧的增压气体返回上游侧,达到泄压,保护增压器;同时还可以稳定增压器转速,以便于迅速切换至加速状态。
[0004]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68453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泄压阀,其包括塑封壳体、固定套和活动封套,塑封壳体的底面具有密封部,密封部与固定套之间、固定套与活动封套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密封件包括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和橡胶密封垫,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将活动封套和固定套之间密封,橡胶密封垫将固定套与密封部之间密封。
[0005]但是,上述专利中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橡胶密封垫以及固定套均为需要安装的零件,这样会增加零件管理成本;同时装配较为复杂,且装配后无法有效保证各个零件之间是否配合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旁通阀,其能够减小零件数量,并简化装配工序,同时有效保证装配质量。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旁通阀,包括上壳体、密封座和活动阀头,所述上壳体端部沿轴向延伸设置有位于所述活动阀头与密封座之间的限位筒,所述密封座端部沿径向延伸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筒端部相对的环板;
[0009]所述环板上与所述限位筒相对的端面固定设置有柔性密封部,所述柔性密封部与限位筒之间设置有环板密封部,所述环板密封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阀头外侧壁接触的锥圈密封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筒与环板密封部之间,以及所述环板密封部与柔性密封部之间均为接触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密封部的截面包括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顶角端与所述环板密封部接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柔性密封部配合的第一沉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环板上远离所述柔性密封部的端面固定设置有柔性减噪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柔性减噪部配合的第二沉槽。
[0015]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密封部与柔性减噪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段,所述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段配合的连接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密封部、连接段以及柔性减噪部在所述密封座上一体成型。
[001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座与上壳体之间为密封配合。
[0018]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旁通阀还包括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分别设置有进气道和出气道,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活动阀头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活动阀头能够打开或者关闭所述进气道的内部开口,其中所述活动阀头上设置有使其内部腔室与进气道连通的平衡孔,而其内部腔室与所述出气道不连通。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将柔性密封部与减噪密封部集成于密封座上,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并简化装配工序,同时能够有效保证装配质量和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旁通阀的剖视图;
[0022]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11、上壳体;111、限位筒;112、密封槽;12、下壳体;121、进气道;122、出气道;13、密封环圈;2、密封座;21、环板;22、连接孔;31、静铁芯;32、导向杆;33、弹簧;34、线圈;35、衔铁;351、球头;352、连通孔;36、轴套;41、导磁管;42、导磁片;5、活动阀头;51、球槽;52、环形密封件;61、环板密封部;62、锥圈密封部;71、柔性密封部;72、柔性减噪部;73、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6]实施例:
[0027]一种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旁通阀,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包括上壳体11、密封座2和活动阀头5,上壳体11端部沿轴向延伸设置有位于活动阀头5与密封座2之间的限位筒111,密封座2端部沿径向延伸设置有与限位筒111端部相对的环板21;本实施例中环板21上与限位筒111相对的端面固定设置有柔性密封部71,柔性密封部71与限位筒111之间设置有环板密封部61,环板密封部61上设置有与活动阀头5外侧壁接触的锥圈密封部62;本实施例中将柔性密封部71集成到环板21上,能够减小一个零件数量,而且装配方便,环板密封部61直接夹于限位筒111与柔性密封部71之间,能够有效保证装配质量,从而保证密封性。
[0028]参照图2,限位筒111与环板密封部61之间,以及环板密封部61与柔性密封部71之间均为接触配合;即装配后限位筒111与环板21配合将环板密封部61与柔性密封部71夹紧于其中,并使柔性密封部71发生形变,从而来提高密封性;本实施例中柔性密封部71的截面包括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顶角端与环板密封部61接触;柔性密封部71的顶角端与环板密封
部61接触,更加容易发生形变,从而保证柔性密封部71沿圆周方向均与环板密封部61紧密接触,从而保证密封性。
[0029]参照图1和图2,环板21上远离柔性密封部71的端面固定设置有柔性减噪部72,柔性减噪部72能够与活动阀头5接触,从而能够减少噪声,有利于优化汽车行驶平顺性;柔性密封部71与柔性减噪部72之间设置有连接段73,且环板21上设置有与连接段73配合的连接孔22;本实施例中柔性密封部71、连接段73以及柔性减噪部72集成于密封座2上,并一次包胶成型,形成固定连接,这样能够减少装配工序,而且有利于提高包胶粘合度防止脱落;本实施例中环板21上分别设置有与柔性密封部71配合的第一沉槽,以及与柔性减噪部72配合的第二沉槽,第一沉槽与第二沉槽的设置能够提高连接的稳固性。
[0030]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环板密封部61与锥圈密封部62一体成型,且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柔性密封部71、连接段73以及柔性减噪部72一体成型,且材料为橡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柔性密封部71与柔性减噪部72也可以分别与环板21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注塑包胶、胶粘或者过盈卡嵌等,在此不做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旁通阀,包括上壳体、密封座和活动阀头,所述上壳体端部沿轴向延伸设置有位于所述活动阀头与密封座之间的限位筒,所述密封座端部沿径向延伸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筒端部相对的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板上与所述限位筒相对的端面固定设置有柔性密封部,所述柔性密封部与限位筒之间设置有环板密封部,所述环板密封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阀头外侧壁接触的锥圈密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与环板密封部之间,以及所述环板密封部与柔性密封部之间均为接触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部的截面包括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顶角端与所述环板密封部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柔性密封部配合的第一沉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板上远离所述柔性密封部的端面固定设置有柔性减噪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郦强付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恩都法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