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降噪涂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89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降噪涂料及其制备工艺,其中阻尼降噪涂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PTFE乳液20%~25%、水性耐高温树脂20%~25%、无机凝胶溶液5%~8%、分散剂1%~3%、水性硅树脂乳液3%~8%、填充粉料20%~25%、蓝晶石粉4%~6%、防锈剂8%~12%、增粘剂0%~3%、成膜助剂1%~2%、消泡剂1%~2%。其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阻尼降噪涂料,运用多种具有独特性能的树脂乳液胶体,添加一些具有优异性能的粉体骨料,再加入一些外加剂制备而成,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耐酸碱、隔声、减振、防火、防水、耐盐雾、耐腐蚀、防辐射、防锈、无毒、无害、环保等性能,是一款超高性价比的阻尼降噪涂料,因为有阻尼填料、无机填料、有机填料的加入,使涂料的阻尼降噪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大的提升。大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降噪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涂料,尤其涉及一种阻尼降噪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阻尼降噪涂料是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利用高分子材料本身具有的粘弹性能来吸收声音振动产生的能量,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达到降低声音振动的振幅进而降低噪声的目的。传统的阻尼降噪涂料比如沥青板等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释放出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气体,不利于环境保护。水性阻尼涂料是一种新兴的无毒环保涂料,当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家电和工程中。
[0003]目前已有的水性阻尼涂料多以单一乳液作为基底,辅以纤维材料制备而成,经固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漆膜,从而获得阻尼效果。由于本身机械性能不足,使得目前利用水性阻尼涂料往往需要增加漆膜厚度,过后的漆膜固化后容易出现开裂、鼓泡,造成阻尼效果降低,这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水性阻尼涂料的使用成本。目前市面上的单一的基质和单一的填料的水性阻尼涂料已经难以胜任人们越来越高的降噪需求,开发具有更高性能的水性阻尼涂料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降噪涂料,主要解决现有单一基质和单一填料构成的水性阻尼涂料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降噪需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阻尼降噪涂料,其关键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
[0007]PTFE乳液20%~25%、水性耐高温树脂20%~25%、无机凝胶溶液5%~8%、分散剂1%~3%、水性硅树脂乳液3%~8%、填充粉料20%~25%、蓝晶石粉4%~6%、防锈剂8%~12%、增粘剂0%~3%、成膜助剂1%~2%、消泡剂1%~2%。
[0008]可选地,所述填充粉料为重晶石粉或天然石英粉。
[0009]可选地,所述防锈剂为ST防锈粉料或/和磷酸锌。
[0010]可选地,所述增粘剂为松香增粘乳液。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阻尼降噪涂料的制备工艺,其关键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将水性耐高温树脂加入PTFE乳液中搅拌10~20min;
[0013]S2:在步骤S1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无机凝胶溶液和分散剂,搅拌10~20min;
[0014]S3:再逐一加入防锈剂、增粘剂、填充粉料、水性硅树脂乳液以及蓝晶石粉,每种组分加入后搅拌10~15min,静置3min~5min后再加入下一种组分;
[0015]S4:静置20~25min无任何不良反应现象后依次加入成膜助剂、消泡剂并搅拌25~30min;
[0016]S5:静置30min~60min后灌装。
[0017]可选地,步骤S3中加入防锈剂、增粘剂、填充粉料、水性硅树脂乳液以及蓝晶石粉的先后顺序可调。
[0018]可选地,当防锈剂为ST防锈粉料和磷酸锌两种组分时,在步骤S3中最先加入一种组分,最后加入另一种组分。
[0019]可选地,当增粘剂含量不为0且防锈剂为ST防锈粉料和磷酸锌两种组分时,步骤S3中按照增粘剂、ST防锈粉料、水性硅树脂乳液、填充粉料、蓝晶石粉以及磷酸锌的顺序依次加入。
[0020]可选地,步骤S5中静置至泡沫消除后再进行灌装。
[0021]可选地,步骤S1

步骤S4中搅拌转速设为600~800转/min。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为: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阻尼降噪涂料,运用多种具有独特性能的树脂乳液胶体,添加一些具有优异性能的粉体骨料,再加入一些外加剂制备而成,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耐酸碱、隔声、减振、防火、防水、耐盐雾、耐腐蚀、防辐射、防锈、无毒、无害、环保等性能,是一款超高性价比的阻尼降噪涂料,因为有阻尼填料、无机填料、有机填料的加入,使涂料的阻尼降噪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和施工流程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和施工流程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3的制备工艺和施工流程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4的制备工艺和施工流程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5的制备工艺和施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各个实施例中的组分及含量对比关系如表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含量范围均包括两个端点值。
[0032]表1:各实施例原料组分对比表
[0033][0034]实施例1:
[003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尼降噪涂料,其原料组分通过表1实施例1可以看出,制备过程按图1所示步骤进行,具体为:
[0036]S1:将25%的水性耐高温树脂加入20%的PTFE乳液中搅拌10~20min;搅拌转速设为600~800转/min;
[0037]S2:在步骤S1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6%的无机凝胶溶液和2%的分散剂,搅拌15min;
[0038]S3:充分混合均匀后再依次加入8%的ST防锈粉料、25%的重晶石粉、5%的水性硅树脂乳液以及6%的蓝晶石粉,每种组分加入后搅拌10min,静置3min~5min后再加入下一种组分;
[0039]S4:静置20min无任何不良反应现象后依次加入1%的成膜助剂和2%的消泡剂并搅拌30min;
[0040]S5:静置30min~60min待泡沫消除后灌装。
[0041]本实施例所采用的PTFE乳液是四氟乙烯聚合后的分散液浓缩至聚四氟乙烯固体含量为60%左右(重量)并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水分散液,属于宽温域乳液,有突出的耐热、耐寒及耐摩性,还有优异的电绝缘性,且不受温度与频率的影响,此外,尚有不粘着、不吸水、不燃烧等特点。可用以制得抗粘防腐涂层,可以在

200℃度到260℃度温度范围内使用,产品抗冷热交替不开裂不变形,抗骤冷骤热,具有生理惰性,本身对人体没有毒性。
[0042]水性耐高温树脂是一款单组分自干型水性耐高温树脂,可用于防腐、防火材料,耐高温可达到1500度—1600度,VOC排放量为零。防腐年限可达50年以上,中性盐雾实验超过1万小时,属于无毒、无污染、吸收甲醛,偏碱性水性树脂。
[0043]无机凝胶溶液是改性精制而成的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降噪涂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PTFE乳液20%~25%、水性耐高温树脂20%~25%、无机凝胶溶液5%~8%、分散剂1%~3%、水性硅树脂乳液3%~8%、填充粉料20%~25%、蓝晶石粉4%~6%、防锈剂8%~12%、增粘剂0%~3%、成膜助剂1%~2%、消泡剂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降噪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粉料为重晶石粉或天然石英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降噪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剂为ST防锈粉料或/和磷酸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降噪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为松香增粘乳液。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阻尼降噪涂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性耐高温树脂加入PTFE乳液中搅拌10~20min;S2:在步骤S1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无机凝胶溶液和分散剂,搅拌10~20min;S3:再逐一加入防锈剂、增粘剂、填充粉料、水性硅树脂乳液以及蓝晶石粉,每种组分加入后搅拌10~15min,静置3min~5min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宇福谢辉崔升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裕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