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晓海专利>正文

线圈反回弹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78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弹性元件,特别是变压器线圈回弹的夹具。该夹具包括四个拉杆,四个槽钢,四个顶板,八个千斤顶以及变压器的下夹件。(*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弹性元件,特别是变压器线圈回弹的夹具。变压器线圈是套在铁心柱上的,铁心柱由夹件夹住。由于线圈属于弹性元件,在自由状态下,要发生轴向尺寸增大,发生回弹,这种线圈尺寸的变化,造成了其它零部件的装配困难,使变压器的制做或修理无法进行。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在套在铁心柱上的线圈上站几个人或放重物,用人的体重或重物的重量将线圈向下压。人或重物的存在给要进行的装配工作带来困难。本技术的目的是利用简单的夹具,在不影响其它零部件装配的前提下,将线圈压紧,防止线圈发生回弹或将已回弹的线圈压下去。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下夹件上钻孔,将拉杆放置在孔中,在线圈的压板上放槽钢和调整好高度的千斤顶,千斤顶上面的顶板套在拉杆上,将拉杆两端用螺母固定,升起千斤顶,用千斤顶的反作用力将线圈压下去。本技术因为只需要在下夹件上钻孔,在孔中装拉杆,在线圈压板上装槽钢。千斤顶,顶板等零部件,所以结构简单,但却能方便省力地将线圈轴向压紧,使线圈的轴向尺寸得到控制。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线圈反回弹夹具的安装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夹具的细节及工作情况。该夹具包括拉杆1,槽钢5,顶板3,螺母2;还配合使用千斤顶4,钻有孔10的夹件9和线圈压板7。拉杆1,直径16-30mm,用4件;槽钢5和顶板3,中间都钻有直径18-32mm的孔,各用4件;螺母2,m16-30,用8件;千斤顶4,起重量1-16t,用8件;夹件9钻孔10,钻孔直径18-32mm,钻孔4个。在变压器下夹件9上,两个线圈之间的空档处钻孔10,把线圈8套在铁心柱6上,装线圈压板7。将拉杆1装在下夹件9的孔10中,在拉杆1的上端装槽钢5,调整好高度的千斤顶4和顶板3,拉杆1两端旋上螺母2。升起千斤顶4,由于顶板3和拉杆1固定,千斤顶4的反作用力通过槽钢5。线圈压板7将线圈8压下去。夹件9有腹板式和大板式两种。对腹板式下夹件,直接在其肢板上钻孔10,对大板式夹件,可以将钻有孔10的固定块11焊在大板式夹件上,也可以先在大板式夹件上焊固定块11后钻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控制弹性元件,特别是控制变压器线圈回弹的夹具,该夹具包括4个拉杆1,4个槽钢5,4个顶板3,8个千斤顶4,以及变压器的下夹件9,其特征是利用变压器的下夹件9,钻孔10,在孔10中装拉杆1,在线圈压板7上装槽钢5,顶板3,千斤顶4。

【技术特征摘要】
1.控制弹性元件,特别是控制变压器线圈回弹的夹具,该夹具包括4个拉杆1,4个槽钢5,4个顶板3,8个千斤顶4,以及变压器的下夹件9,其特征是利用变压器的下夹件9,钻孔10,在孔10中装拉杆1,在线圈压板7上装槽钢5,顶板3,千斤顶4。2.根据权利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下夹件9上钻孔10,利用孔10装拉杆1,对腹板式夹件,孔10钻在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晓海姜智慧
申请(专利权)人:丁晓海姜智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