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发光材料
,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超薄、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柔性显示、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等行业。
[0003]按发光机理可分为电致荧光和电致磷光两种,荧光是单重态激子的辐射衰减跃迁,磷光则是三重态激子辐射衰减到基态所发射的光。根据自旋量子统计理论,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的形成概率比例是1:3。荧光材料内量子效率不超过25%的限制,外量子效率普遍低于5%;电致磷光材料的内量子效率理论上达到100%,外量子效率可达20%。1998年,我国吉林大学的马於光教授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Forrest教授分别报道了采用锇配合物和铂配合物作为染料掺杂入发光层,第一次成功得到并解释了磷光电致发光现象,并开创性的将所制备磷光材料应用于电致发光器件。
[0004]然而现在使用的蓝色电致发光材料存在寿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结构:其中Z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6
‑
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
‑
C30的杂芳基;X选自C或S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Z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啰啉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Z选自苯基、联苯基、萘基、咔唑基、三嗪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苯并吡啶基、苯并吡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或喹喔啉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团含有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卤素、未取代或卤代的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1~C10烷氧基、C6~C20芳基、C2~C20杂芳基或C6~C18芳胺基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Z选自
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波浪线代表基团的连接位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为如下化合物M1
‑
M91中的任意一种:
7.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包括如权利要求1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东阳,高威,代文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