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73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涉及凝血功能检测装置领域,包括:阻隔片、结合试纸条、检测试纸条以及承载单元,承载单元上设置有用于盛放全血的凹槽,结合试纸条一端部滴加凝血酶并伸入凹槽内,另一端部通过阻隔片与检测试纸条的端部连接,且当阻隔片抽离时,结合试纸条的端部与检测试纸条的端部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全血中的纤维蛋白原组分与凝血酶充分反应后,通过抽离阻隔片,使结合试纸条与检测试纸条接触,基于毛细吸液的原理,全血在检测试纸条上侧向泳动,通过在一定时间内读取检测试纸条吸液长度,得出纤维蛋白凝块对毛细的阻力大小,进而判断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无需精密仪器设备,适合于在应急救治或者基层等资源匮乏地区展开应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凝血功能检测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失血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在战争中失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战场上,受伤后能够快速有效止血对于挽救伤者生命至关重要,在生活中,外伤导致的大出血是18

39岁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每年导致全球200万人死亡,在医院内,分娩、心脏手术、肝移植和术后并发症等也会导致严重出血,成为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0003]在大出血时,目前止血复苏工作的核心产品是血浆,其次是血小板,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在止血过程中至关重要,它是仅次于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最丰富的血浆蛋白之一,正常范围各不相同,人体内通常为2

4g/L,它在肝脏中产生,是凝血酶的主要底物,是血液凝固过程的核心,当血管破裂时,凝血级联被激活,导致两种关键凝血因子的激活:凝血酶和FXIII,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FXIII然后将相邻的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连接,形成硬凝块网络,这种硬凝块网络可以粘附在破裂部位,能够截留红细胞和血小板,细胞的滞留使受损部位完全堵塞,从而防止进一步失血,直到该部位愈合。
[0004]大出血时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生率很高,凝血因子并不以一致的方式减少,患者中纤维蛋白原是最先消耗的蛋白质之一,21.2%的严重创伤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2g/L,纤维蛋白原的早期消耗不仅会影响纤维蛋白形成,还会增加纤维蛋白降解的敏感性,因此,早期诊断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和进一步补充纤维蛋白原可以阻止这些患者的出血并挽救他们的生命。
[0005]如果出血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1.5g/L,则应补充纤维蛋白原,据研究,低于1.0g/L的纤维蛋白原浓度被认为足以危及患者生命,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导致的严重出血,成人首次剂量可以用到2

5g纤维蛋白原,相当于2000

5000ml全血内的含量,如果用全血补充要达到止血目的几乎不可能,目前纤维蛋白原浓缩物被广泛用于替代传统的纤维蛋白原来源,纤维蛋白原浓缩物在很短时间就可以补充到正常浓度,最多只需要5分钟的补充时间,大量输注时会有风险导致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引起的血栓栓塞,所以有必要采用一种快速对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定量的方法来防止纤维蛋白原的过量补充。
[0006]目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有几十种,实验室比较常用的有克劳斯法、粘弹性止血分析、PT演算法等,这些方法通常都需要控制良好、灵敏且昂贵的仪器,不便于携带,而且分析时间长,准确性也有差异。
[0007]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工程师开发出一种快速和廉价的便携式诊断试纸,直接检测全血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包括玻璃载玻片、特氟龙胶片和一张试纸,检测步骤如下:先将全血样品与凝血酶溶液预混合,随后将其滴在疏水载玻片上,反应一段时间使其凝结,形成凝结相与未凝结相,之后将试纸的一端放在样品上,通过血样在试纸上的移动距离判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但是在全血样品与凝血酶溶液预混合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控制
试纸一端使其置于样品上,不可避免的由于试纸自身的弹性而脱离与样品的接触,需要工作人员时刻注意试纸与样品的接触,便捷度较低,而且试纸仅吸取未凝结相的血样,由于未凝结相可能与凝结相分布不均匀,所以层析吸收的未凝结相的量可能存在误差,导致最终结果的精确度降低。
[0008]申请号为“201510604481.1”,名称为“一种快速检测全血中甲胎蛋白的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血检测装置。使用时,将样品滴在全血滤膜样品垫上,根据观察检测线、质控线的颜色进而得到最终结果,但是在应用在测量纤维蛋白原浓度时,依旧需要在外部将全血与凝血酶混合后滴在全血滤膜样品垫,这样层析时,也是直接吸收样品中的未凝结相,由于未凝结相可能与凝结相分布不均匀,所以层析吸收的未凝结相的量可能存在误差,导致最终结果的精确度降低。
[0009]因此人们亟需一种便捷程度高、检测精度高的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便捷程度与检测精度。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包括阻隔片、结合试纸条、检测试纸条以及承载单元,所述阻隔片、所述结合试纸条以及所述检测试纸条均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上,所述承载单元上设置有用于盛放全血的凹槽,所述结合试纸条一端部滴加凝血酶并伸入所述凹槽内,另一端部通过所述阻隔片与所述检测试纸条的端部连接,且当所述阻隔片抽离时,所述结合试纸条的端部与所述检测试纸条的端部相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承载单元上设置有与所述结合试纸条相匹配的第一试纸槽、与所述检测试纸条相匹配的第二试纸槽以及与所述阻隔片相匹配的片槽,所述第一试纸槽与所述第二试纸槽的朝向相同。
[0013]优选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承载单元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对应所述凹槽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封堵所述第一试纸槽、所述第二试纸槽以及所述片槽的上端开口,所述阻隔片延伸至所述承载单元外部。
[0014]优选的,所述盖板为材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其组成材料应不与血液发生化学反应及物理黏附;
[0015]优选的,所述承载单元上表面对应所述检测试纸条的位置设置有刻度线。
[0016]优选的,所述盖板对应所述第一试纸槽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压块,对应所述第二试纸槽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压块。
[0017]优选的,所述通孔尺寸小于所述凹槽的尺寸,所述盖板对应所述凹槽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结合试纸条端部向下压折的压折部。
[0018]优选的,所述承载单元为方形或圆形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且其组成材料应不与血液发生化学反应及物理黏附。
[0019]优选的,所述结合试纸条的宽度大于所述检测试纸条的宽度。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将结合试纸条与检测试纸条分别放置在第一试纸槽与第二试纸槽内,结合试纸条远离检测试纸条的一端滴加凝血酶并伸至凹槽上方,且检测试纸条与结合试纸条上下对应的一端对应刻度线的起点处,并利用阻隔片阻隔结合试纸条与检测试纸条间的接触,连接盖板,盖板的压折部将结合试纸条的端部压入凹槽内,并对第一试纸槽、第二试纸槽以及片槽的上端开口进行封堵;
[0022]S2:将稀释一定倍数的全血滴入凹槽内;
[0023]S3:结合试纸条中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反应一段时间后,将阻隔片抽出,检测试纸条与结合试纸条搭接,检测试纸条开始吸液;
[0024]S4:检测试纸条吸液一段时间后,通过读取长度判断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阻隔片、结合试纸条、检测试纸条以及承载单元,所述阻隔片、所述结合试纸条以及所述检测试纸条均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上,所述承载单元上设置有用于盛放全血的凹槽,所述结合试纸条一端部滴加凝血酶并伸入所述凹槽内,另一端部通过所述阻隔片与所述检测试纸条的端部连接,且当所述阻隔片抽离时,所述结合试纸条的端部与所述检测试纸条的端部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上设置有与所述结合试纸条相匹配的第一试纸槽、与所述检测试纸条相匹配的第二试纸槽以及与所述阻隔片相匹配的片槽,所述第一试纸槽与所述第二试纸槽的朝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承载单元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对应所述凹槽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封堵所述第一试纸槽、所述第二试纸槽以及所述片槽的上端开口,所述阻隔片延伸至所述承载单元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材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其组成材料应不与血液发生化学反应及物理黏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上表面对应所述检测试纸条的位置设置有刻度线。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慧张玉龙班启楠詹林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