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抗病毒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1661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53
本申请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抗菌抗病毒服饰。其中,抗菌抗病毒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制备抗菌抗病毒浆料,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包含金属纳米线和抗菌多肽;在织物的成型工艺过程中添加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干燥得到抗菌抗病毒织物。本申请抗菌抗病毒织物的制备方法,不但操作简单高效,而且抗菌抗病毒稳定性好,时效长,毒副作用小,抗菌灭菌效果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链球菌等的抑菌率大于99%,对新冠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的抗病毒活性大于96%。病毒活性大于96%。病毒活性大于9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抗病毒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申请属于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抗菌抗病毒服饰。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都有抗菌抗病毒需求,特别是在医院等病人集中的区域抗菌抗病毒传染显得尤为重要。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引起了全球关注,病原体被鉴定为SARS

CoV

2。自2019年末爆发新冠肺炎以来,已对全球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对全球的生活、经济等都产生了根本性深远影响,控制/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成为目前的重中之重。目前,在医院等易感染场所多采用定期消杀的方式消毒,医护人员采取穿着口罩、防护服、手套、面罩等方式保护自己避免感染病毒。
[0003]然而,日常情况下医护人员无法一直穿戴防护用具,病毒的传播仍有“物传人”再“人传人”的风险。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抗菌抗病毒织物,该织物可直接用于制作医院工作人员的服饰,尤其是应用于医院等抗菌抗病毒要求高的区域,降低冠病毒“物传人”风险,节约病毒管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抗菌抗病毒服饰,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医务工作人员服饰不具有抗菌抗病毒效果,病毒的传播存在“物传人”再“人传人”的风险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制备抗菌抗病毒浆料,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包含金属纳米线和抗菌多肽;
[0008]在织物的成型工艺过程中添加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干燥得到抗菌抗病毒织物。
[0009]进一步地,制备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的步骤包括:将所述金属纳米线、所述抗菌多肽与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偶联剂和溶剂混合,得到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
[0010]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工艺包括:梭织织造或针织织造。
[0011]进一步地,所述在织物的成型工艺过程中添加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的步骤包括:将纱线浸泡在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中,干燥纱线后采用所述梭织织造或所述针织织造的方式制得所述抗菌抗病毒织物。
[0012]进一步地,采用所述梭织织造或所述针织织造的方式将纱线制成织物后,浸泡在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中,干燥得到所述抗菌抗病毒织物。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所述金属纳米线的直径为10~100nm,长度为1~50μm。
[0014]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纳米线中包括:银、氧化银、铜、氧化铜、锌、氧化锌、钛、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0015]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多肽包括PMAP

23。
[0016]进一步地,所述纱线的材料包括:棉、毛、丝、涤纶、氨纶中的至少一种。
[0017]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包括: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烷基糖苷、椰油酸二乙醇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进一步地,所述增稠剂包括: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进一步地,所述偶联剂包括:乙烯基硅烷、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巯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进一步地,所述溶剂包括:水、乙醇、甲醇、丙酮、异丙醇、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进一步地,以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抗菌多肽0.1~1wt%,金属纳米线0.05~1wt%,聚氨酯分散剂0.01~0.5wt%,表面活性剂0.1~1.5wt%,增稠剂1~2wt%,偶联剂0.1~0.5wt%,余量的溶剂。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织物,所述抗菌抗病毒织物包括:织物本体和结合在所述织物本体中的抗菌抗病毒物质;所述抗菌抗病毒物质包括:抗菌多肽和金属纳米线。
[0024]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多肽和所述金属纳米线的质量比为(0.1~1):(0.05~1)。
[0025]进一步地,所述所述金属纳米线的直径为10~100nm,长度为1~50μm。
[0026]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纳米线中包括:银、氧化银、铜、氧化铜、锌、氧化锌、钛、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0027]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多肽包括PMAP

23。
[0028]进一步地,所述织物本体选自:纯纺织物、混纺织物、混并织物、交织织物中的至少一种。
[0029]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服饰,所述抗菌抗病毒服饰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抗菌抗病毒织物或者上述的抗菌抗病毒织物缝制而成。
[0030]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抗菌抗病毒织物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高效,抗菌抗病毒物质在织物中分布均匀,结合稳定,降低织物在使用过程中抗菌抗病毒物质脱落的风险,提高了织物的抗菌稳定性和持久性。而且抗菌抗病毒稳定性好,时效长,毒副作用小,抗菌灭菌效果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链球菌等的抑菌率大于99%,对新冠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的抗病毒活性大于96%。
[0031]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抗菌抗病毒织物,具有抗菌抗病毒稳定性好,时效长,毒副作用小,环境友好,抗菌灭菌效果好等特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链球菌等的抑菌率大于99%,对新冠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的抗病毒活性大于96%。
[0032]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抗菌抗病毒服饰,由于采用上述抗菌抗病毒织物制成,该织物中均匀稳定的结合有金属纳米线、所述抗菌多肽等抗菌抗病毒物质,抗菌抗病毒效果好且稳定,时效长;因而使得缝制而成的服饰对细菌病毒也具有高的杀灭和抑制效果,且时效长,效果稳定,毒副作用小,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链球菌等的抑菌率大于
99%,对新冠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的抗病毒活性大于96%。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抗菌抗病毒浆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6]本申请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抗病毒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抗菌抗病毒浆料,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包含金属纳米线和抗菌多肽;在织物的成型工艺过程中添加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干燥得到抗菌抗病毒织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抗病毒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的步骤包括:将所述金属纳米线、所述抗菌多肽与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偶联剂和溶剂混合,得到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和/或,所述成型工艺包括:梭织织造或针织织造。3.如权利要求2所述抗菌抗病毒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织物的成型工艺过程中添加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的步骤包括:将纱线浸泡在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中,干燥纱线后采用所述梭织织造或所述针织织造的方式制得所述抗菌抗病毒织物;或者,采用所述梭织织造或所述针织织造的方式将纱线制成织物后,浸泡在所述抗菌抗病毒浆料中,干燥得到所述抗菌抗病毒织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抗菌抗病毒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金属纳米线的直径为10~100nm,长度为1~50μm;和/或,所述金属纳米线中包括:银、氧化银、铜、氧化铜、锌、氧化锌、钛、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抗菌多肽包括PMAP

23;和/或,所述纱线的材料包括:棉、毛、丝、涤纶、氨纶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抗菌抗病毒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包括: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烷基糖苷、椰油酸二乙醇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脱水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祖珍刘伟强王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