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排水管网自动探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587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排水管网自动探测机器人,包括车体、伸缩臂、摄像系统、声纳系统和行走部件,伸缩臂的一端连接在车体上,另一端安装摄像系统,声纳系统设置在车体上,且声纳系统的声纳探头发射声波方向与地下排水管网内水流动方向一致,摄像系统和声纳系统分别与地下排水管网外的显示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视频探测和声纳探测进行管道探测,摄像系统探测无水或低水位区域,声纳系统探测高水位区域,探测过程操作简单,并减少了探测前对管道进行的预备作业,提高了探测效率,可有效探测管道内部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操作人员在管道内进行操作,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无水和有水管道,可实现多种环境的管道探测作业。境的管道探测作业。境的管道探测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排水管网自动探测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排水管网自动探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城镇给排水管道是城市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城市的地下生命线,其肩负着自来水的供给和雨水、污水的排放功能。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线工程的建设速度和规模也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例如广州市中心城区的管道里程已达1297.495km。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铺设的排水管道也越來越长,管道剩余的使用年限也越来越短。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我国城市排水管道以22441.7km/年的速度增加,截止2008年,我国城市排水管道的总长度为315220km。而伴随着我国排水管道的建设,铺设年代久远的管道也相继达到寿命期。据统计,我国80年代以前铺设的管道长度为21860km,占排水管道总长的6.93%。
[0003]我国排水管道在面临寿命到期的同时,随着城市用水量的增加,城市排水量也相应增加,排水管道承受的负荷也越来越繁重,而我国在排水管道的维护、修复上投入不足,造成我国排水管道腐烛、渗漏严重,管道破坏、变形、不均勾沉降等情况时有发生。管道结构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致使排水管道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雨水跑、冒、漏,阻断交通,雨水不能及时排除,给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在2010年“5.7”、“5.14”广州市两场时降雨量超过100mm的大暴雨,不少街道、商铺、停车场等遭遇水俺,经济损失超10亿元,突现了排水管道排水不畅的问题。
[0004]传统的排水管道检测方法有人工实地检测法、量泥斗法和反光镜法等。目前国内地下管道的检测及维护仍主要依赖人工,虽然人工实地检测法对管道缺陷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管道内部环境恶劣,存在气体成分复杂,管道空间狭小的限制等多种因素导致人工作业效率低下;量泥斗法主要用于窨井和管口内积泥厚度的检测,不能反映管道内部的功能性或结构性缺陷,具有局限性;反光镜法是通过日光或其他光源的折射,目视观察管道的缺陷情况,可以了解管道的错位或堵塞等情况,但是检测范围较小,且多应用于无水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探测效率高、可有效探测管道内部缺陷、保护操作人员人身安全、适用于无水和有水管道的地下排水管网自动探测机器人。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下排水管网自动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体、伸缩臂、摄像系统、声纳系统和设于车体上的行走部件,所述伸缩臂的一端连接在车体上,另一端安装摄像系统,所述声纳系统设置在车体上,且所述声纳系统的声纳探头发射声波方向与待探测的地下排水管网内水流动方向一致,所述摄像系统和声纳系统分别与地下排水管网外的显示装置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视频探测和声纳探测进行地下排水管网的管道探测,摄像系统探测无
水或低水位区域,声纳系统探测高水位区域,探测过程操作简单,并减少了探测前对管道进行的预备作业,比如排水或堵水,提高了探测效率,可有效探测管道内部缺陷,而且,本专利技术避免了操作人员在管道内进行操作,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无水和有水管道,可实现多种环境的管道探测作业。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车体的底面安装有悬浮气囊,在管道水位较高的情况下,所述悬浮气囊可使整个机体漂浮在液面上。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摄像系统包括座体、360
°
旋转摄像头和辅助照明灯,所述360
°
旋转摄像头和辅助照明灯均为防水结构并安装在座体上,所述座体固定在所述伸缩臂上。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声纳系统具有滚动传感器,所述滚动传感器具备在
±
45
°
内的自动补偿功能。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行走部件通过分别连接于车体前端和后端的拖曳缆线进行驱动,所述拖曳缆线、所述摄像系统和声纳系统分别与电插接件连接,通过拖曳缆线使探测机器人具备数据传输功能以及稳定机身、稳定移动速度的功能。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伸缩臂位于车体的顶面上,所述声纳系统安装在车体的底部,且所述声纳系统的声纳探头水平安装在车体前端。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显示装置为可触摸屏。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伸缩臂主要由固定臂和旋转臂组成,所述固定臂的一端固定在车体上,另一端与旋转臂的一端相铰接使得旋转臂可进行360
°
旋转和定位,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安装摄像系统。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车体上设有里程计和惯性导航系统,所述里程计通过拖曳缆线的相对长度计算并记录所述探测机器人的行进距离,所述惯性导航系统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计算所述探测机器人的运行速度和运行轨迹,所述里程计和所述惯性导航系统分别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单元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地理信息数据,并通过电缆连接传输数据到显示装置上以供操作人员了解探测机器人的行进轨迹。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0017]⑴
本专利技术通过视频探测和声纳探测进行管道探测,摄像系统探测无水或低水位区域,声纳系统探测高水位区域,探测过程操作简单,并减少了探测前对管道进行的预备作业,比如排水或堵水,提高了探测效率,可有效探测管道内部缺陷,而且,本专利技术避免操作人员在管道内进行操作,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无水和有水管道,可实现多种环境的管道探测作业。
[0018]⑵
本专利技术车体的底面安装有悬浮气囊,在管道水位较高的情况下,悬浮气囊可使整个机体漂浮在液面上。
[0019]⑶
本专利技术通过拖曳缆线使探测机器人具备数据传输功能以及稳定机身、稳定移动速度的功能。
[0020]⑷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可靠,可广泛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地下排水管网自动探测机器人,它包括车体1、伸缩臂2、摄像系统、声纳系统和设于车体1上的行走部件,车体1的外壳是防水外壳(防水外壳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行走部件是车轮5,伸缩臂2位于车体1的顶面上,伸缩臂2主要由竖向设置的固定臂6和旋转臂7组成,固定臂6的一端固定在车体1上,另一端与旋转臂7的一端相铰接使得旋转臂可进行360
°
旋转和定位,具体可以通过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旋转臂的铰接端连接,由电机驱动旋转臂转动并控制旋转臂定位于某一角度,旋转臂7的另一端安装摄像系统。摄像系统包括座体、360
°
旋转摄像头3和辅助照明灯,360
°
旋转摄像头3和辅助照明灯均为防水结构(具有防水结构的摄像头和辅助照明灯为现有技术)并安装在座体上,座体固定在伸缩臂2上。声纳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排水管网自动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体、伸缩臂、摄像系统、声纳系统和设于车体上的行走部件,所述伸缩臂的一端连接在车体上,另一端安装摄像系统,所述声纳系统设置在车体上,且所述声纳系统的声纳探头发射声波方向与待探测的地下排水管网内水流动方向一致,所述摄像系统和声纳系统分别与地下排水管网外的显示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排水管网自动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底面安装有可使整个机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悬浮气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排水管网自动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系统包括座体、360
°
旋转摄像头和辅助照明灯,所述360
°
旋转摄像头和辅助照明灯均为防水结构并安装在座体上,所述座体固定在所述伸缩臂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排水管网自动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声纳系统具有滚动传感器,所述滚动传感器具备在
±
45
°
内的自动补偿功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排水管网自动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件通过分别连接于车体前端和后端的拖曳缆线进行驱动,所述拖曳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辉潘靖阳安俊鑫陈宇佳江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建科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