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34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快速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散热,同时能节省部分电能,而且能避免灰尘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上堆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架、底座、保护架和风扇,第一支架顶部焊接有底座,底座左右两侧均固接有保护架,两个保护架上均安装有风扇,还包括有水冷散热机构和静电消除机构,底座上设有水冷散热机构,底座底部设有静电消除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水冷散热机构和静电消除机构,能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水冷降温散热,同时能快速的将静电消除,从而延长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长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长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不断的进步创新,新能源汽车也随之出现,新能源汽车实现了无需石油资源,仅靠电能便能够行驶,具有环保和节能等优点,但是依靠电池工作必然需要面临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的问题,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中尽管也有散热装置,但是大多散热装置仅为简单的散热片加风扇的结构散热效果一般,同时较为浪费电能,而且灰尘易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上堆积。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快速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散热,同时能节省部分电能,而且能避免灰尘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上堆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但是大多散热装置仅为简单的散热片加风扇的结构散热效果一般,同时较为浪费电能,而且灰尘易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上堆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快速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散热,同时能节省部分电能,而且能避免灰尘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上堆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
[000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架、底座、保护架和风扇,第一支架顶部焊接有底座,底座左右两侧均固接有保护架,两个保护架上均安装有风扇,还包括有水冷散热机构和静电消除机构,底座上设有水冷散热机构,底座底部设有静电消除机构。
[0006]作为优选,水冷散热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架、回流散热片、引流管、第三支架、水泵和连接管,底座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支架,两个第二支架上均安装有回流散热片,回流散热片的数量为两块,两块回流散热片之间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的数量为八根,底座前侧左部焊接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上安装有水泵,水泵与前侧右部下方的引流管连接,水泵上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左侧的回流散热片贯穿连接。
[0007]作为优选,静电消除机构包括有固定架、转轴和导电线,底座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上均转动式设有转轴,两根转轴上连接有导电线,导电线与地面接触。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灰土过滤机构,灰土过滤机构包括有固定箱、挡灰板、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连接轴和卡套,底座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固定箱,两个固定箱顶部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固定套内均滑动式设有连接轴,四根连接轴上均设有第二固定套,位于同一侧的第二固定套底部之间连接有挡灰板,挡灰板与固定箱接触配合,四根连接轴上均安装有卡套,卡套与第二固定套接触配合。
[0009]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板、导杆、滑板和压缩弹簧,底座顶部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前后两侧均固接导杆,导杆的数量为八根,位于同一侧的导杆之间滑动式设有滑板,滑板的数量为两快,八根导杆上均套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
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导杆和滑板上。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辅助散热机构,辅助散热机构包括有连接板、脊形板和螺栓,底座左右两侧上部均通过螺栓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数量为四块,四块连接板内端之间连接有脊形板,脊形板位于固定板上方。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盖住保护机构,盖住保护机构包括有转板、拉手和铆钉,底座前后侧下部均转动式设有转板,两块转板上均通过铆钉铆接有拉手,拉手的数量为两个。
[0012]作为优选,导电线的材质为橡胶。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水冷散热机构和静电消除机构,能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水冷降温散热,同时能快速的将静电消除,从而延长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灰土过滤机构和固定机构,能阻挡灰土,有效的避免了灰土会漂至新能源汽车电池上的情况出现,而且滑板会将新能源汽车电池夹紧避免晃动;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辅助散热机构和水冷散热机构,脊形板会将新能源汽车电池产生的热量散开;4、盖住保护机构与辅助散热机构配合,能避免液体会喷至新能源汽车电池上。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水冷散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静电消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灰土过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灰土过滤机构A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辅助散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盖住保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的标记:1:第一支架,2:底座,3:保护架,4:风扇,5:水冷散热机构,51:第二支架,52:回流散热片,53:引流管,54:第三支架,55:水泵,56:连接管,6:静电消除机构,61:固定架,62:转轴,63:导电线,7:灰土过滤机构,71:固定箱,72:挡灰板,73:第一固定套,74:第二固定套,75:连接轴,76:卡套,8:固定机构,81:固定板,82:导杆,83:滑板,84:压缩弹簧,9:辅助散热机构,91:连接板,92:脊形板,93:螺栓,10:盖住保护机构,101:转板,102:拉手,103: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5]实施例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如图1

2所示,包括有第一支架1、底座2、保护架3、风扇4、水冷散热机构5和静电消除机构6,第一支架1顶部焊接有底座2,底座2左右两
侧均固接有保护架3,两个保护架3上均安装有风扇4,底座2上设有水冷散热机构5,底座2底部设有静电消除机构6。
[0026]当人们需要该散热装置时,工人可将新能源汽车电池放在底座2上,新能源汽车电池刚好与水冷散热机构5接触,然后工人可开启风扇4和水冷散热机构5,水冷散热机构5能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水冷降温散热,风扇4旋转则会提高水冷散热机构5的效率,保护架3起保护作用,从而降低风扇4将人们的手划伤的情况出现,静电消除机构6会将新能源汽车电池产生的静电导入地面,并将静电消除,如此工人暂时不需要使用该散热装置时,人们可关闭风扇4和水冷散热机构5,水冷散热机构5会暂时停止对进行水冷散热,同时风扇4会随之停止对水冷散热机构5进行冷却,如果工人还需要继续使用该散热装置时,工人再次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0027]实施例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2

图9所示,水冷散热机构5包括有第二支架51、回流散热片52、引流管53、第三支架54、水泵55和连接管56,底座2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支架51,两个第二支架51上均安装有回流散热片52,回流散热片52的数量为两块,两块回流散热片52之间连接有引流管53,引流管53的数量为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架(1)、底座(2)、保护架(3)和风扇(4),第一支架(1)顶部焊接有底座(2),底座(2)左右两侧均固接有保护架(3),两个保护架(3)上均安装有风扇(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水冷散热机构(5)和静电消除机构(6),底座(2)上设有水冷散热机构(5),底座(2)底部设有静电消除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冷散热机构(5)包括有第二支架(51)、回流散热片(52)、引流管(53)、第三支架(54)、水泵(55)和连接管(56),底座(2)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支架(51),两个第二支架(51)上均安装有回流散热片(52),回流散热片(52)的数量为两块,两块回流散热片(52)之间连接有引流管(53),引流管(53)的数量为八根,底座(2)前侧左部焊接有第三支架(54),第三支架(54)上安装有水泵(55),水泵(55)与前侧右部下方的引流管(53)连接,水泵(55)上安装有连接管(56),连接管(56)与左侧的回流散热片(52)贯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静电消除机构(6)包括有固定架(61)、转轴(62)和导电线(63),底座(2)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架(61),两个固定架(61)上均转动式设有转轴(62),两根转轴(62)上连接有导电线(63),导电线(63)与地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灰土过滤机构(7),灰土过滤机构(7)包括有固定箱(71)、挡灰板(72)、第一固定套(73)、第二固定套(74)、连接轴(75)和卡套(76),底座(2)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固定箱(71),两个固定箱(71)顶部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灿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刚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