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缸空燃比自适应缸补偿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617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0
一种分缸空燃比自适应缸补偿控制方法,包括通过轨压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进行缸补偿,随后根据轨压变化累加值与喷油量的比值计算补偿系数,对每个缸分别进行缸补偿,解决了分缸空燃比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受干扰少、响应快的特点,可以较为准确的反馈各缸的不均匀性,也无需增加额外设备,使用轨压传感器即可对各缸不均匀性进行判断与补偿,减少了额外设备的投入。备的投入。备的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缸空燃比自适应缸补偿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分缸空燃比自适应缸补偿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发动机各缸不均匀性对排放的影响也已达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在二者的结合之下,各国的排放法规也越来越严格,例如美国加州OBDⅡ法规就要求对各缸不均匀性进行诊断。发动机各缸不均匀性主要是各缸实际燃油量和实际进气量比例不一致,其导致发动机各缸在相同工况下功率不一致,进而导致曲轴转在各缸做功区间的加速度波动,造成整车的振动和噪声。同时由于各缸燃烧的空燃比有偏差,导致发动机燃烧的空燃比出现不受控的浓稀变换,另外各缸空燃比有偏差也会导致催化器的使用效率低下,进而造成环境污染。
[0003]为了改善发动机由于各缸工作不均匀而导致的车辆振动和噪声恶化等问题,部分厂商开始探索对喷油器喷油不一致导致的发动机各缸工作不均匀性进行单独补偿。目前常见的技术方案为基于转速波动或者各缸空燃比进行判断和补偿,但发动机转速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转速进行补偿可能不准,若增设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缸空燃比自适应缸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通过轨压值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进行缸补偿,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泵油结束时曲轴的转角,将其定义为第一角位置,获取喷油开始时曲轴的转角,将其定义为第二角位置,判断第一角位置和第二角位置是否重合,若不重合,则进入步骤S2;步骤S2:以第一角位置为起点、第二角位置为终点,持续读取轨压值,根据轨压值的持续变化情况判断轨压是否稳定,若轨压稳定,则表明能够进行缸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缸空燃比自适应缸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缸空燃比自适应缸补偿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轨压变化累加值和喷油量计算补偿系数,对每个缸分别进行缸补偿,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以第二角位置为起点,读取当前轨压值,得到第二角位置上的轨压值;步骤S4:持续读取当前轨压值并计算第二角位置上的轨压值与当前轨压值之差,对所有的第二角位置上的轨压值与当前轨压值之差进行累加;步骤S5:判断单个喷油周期是否结束,若单个喷油周期未结束,则返回步骤S4;若单个喷油周期结束则输出步骤S4中的第二角位置上的轨压值与当前轨压值之差的累加结果并进入步骤S6;步骤S6:计算步骤S5中的累加结果与单个喷油周期内单缸喷油量的比值,将其定义为第一比值;步骤S7:对每个缸都执行步骤S3

步骤S6,获取每个缸的累加结果和每个缸的第一比值,根据每个缸的累加结果计算所有缸的平均累加结果;计算所有缸的平均累加结果与单个喷油周期内单缸喷油量的比值,将其定义为第二比值,计算每个缸的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的比值,将其定义为每个缸的补偿系数;步骤S8:根据步骤S7中的补偿系数,进行缸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志伟唐江宁创刘义强钱鹏飞王瑞平肖逸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极光湾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