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燕尾型榫槽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570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向燕尾型榫槽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一,采用拉削方式加工出轴向燕尾型榫槽;步骤二,在已加工好的轴向燕尾型榫槽基础上采用镗削方式扩大轴向燕尾型榫槽的槽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数控五轴加工中心上对榫槽进行补充加工,扩大槽宽,避免零件因槽宽值受到制约。制约。制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燕尾型榫槽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是一种针对轴向燕尾型榫槽拉削后槽宽的扩宽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部分发动机的涡轮盘榫槽为轴向燕尾型榫槽结构。而涡轮盘材料通常为钛合金或粉末高温合金,零件价值高,榫槽在拉削后如有尺寸不合格的情况,或者使用后有特殊尺寸要求,很难再使用拉刀对榫槽进行二次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向燕尾型榫槽的加工方法,或者说是轴向燕尾型榫槽拉削后槽宽的补充加工方法,针对具有轴向燕尾型榫槽的零件在拉完榫槽后,可在数控五轴加工中心上对槽宽进行补充加工,得到满足要求的榫槽宽度尺寸。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轴向燕尾型榫槽的加工方法,包括,
[0006]步骤一,采用拉削方式加工出轴向燕尾型榫槽;
[0007]步骤二,在已加工好的轴向燕尾型榫槽基础上采用镗削方式扩大轴向燕尾型榫槽的槽宽。
[0008]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步骤一中,轴向燕尾型榫槽位于涡轮盘的周向表面。
[0009]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涡轮盘为钛合金或粉末高温合金材质。
[0010]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步骤二中,选择轴向燕尾型榫槽的槽底面作为扩大槽宽的位置。
[0011]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槽底面两个转角处呈圆弧形,且槽底面高于转接处圆弧。
[0012]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步骤二中,采用数控五轴加工中心扩大轴向燕尾型榫槽的槽宽。<br/>[0013]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步骤二中,镗削采用可调式镗刀,即刀片可伸缩调节的镗刀。
[0014]作为一种选择,所述可调式镗刀的中心与轴向燕尾型榫槽的榫槽截面中心线重合。
[0015]作为一种选择,轴向燕尾型榫槽的加工方法还包括确定可调式镗刀的刀片伸出量和刀尖圆角。
[0016]作为一种选择,轴向燕尾型榫槽的加工方法还包括在对刀仪上将可调式镗刀刀长和半径对好。
[0017]现有的加工技术中,轴向燕尾型榫槽通常采用拉削方式加工,拉削完成拆卸零件后很难再次对零件进行拉削补充加工以扩大槽宽。
[0018]本专利技术可在数控五轴加工中心上对榫槽进行补充加工,扩大槽宽,避免零件因槽宽值受到制约,实现了轴向燕尾型榫槽的二次加工。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可调式镗刀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轴向燕尾型榫槽零件示意图;
[0021]图3是可调式镗刀对轴向燕尾型榫槽进行槽宽扩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
[0023]如图2所示,涡轮盘为钛合金或粉末高温合金材质,而轴向燕尾型榫槽分布在涡轮盘的周向表面,加工涡轮盘榫槽时,先采用拉削的方式加工出固定宽度的轴向燕尾型榫槽(这里的轴向是指沿着涡轮盘的轴线方向)。
[0024]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在高精度数控五轴加工中心,使用可调式镗刀(如图1)加工榫槽底面(如图2),在槽底面两端向下移动槽宽基准面,可得到更大的槽宽值。
[0025]具体来说,轴向燕尾型榫槽的加工方法包括:
[0026]1.先采用拉削的方式加工出一定宽度的轴向燕尾型榫槽,如图2;
[0027]2.将可调式镗刀(刀片可伸缩调节的镗刀,刀片可以伸缩调节但角度是固定的)的刀片伸出量、刀尖圆角两个参数选择好,见附图1;
[0028]3.在对刀仪上将可调式镗刀刀长(伸长量)和半径对好;
[0029]4.在五轴加工中心上装夹好零件和刀具并找正,建立角向(如附图2,轴向燕尾型榫槽在圆周上是均布的,建立角向是指确定榫槽在圆周上的位置);
[0030]5.使用程序(根据涡轮盘轴向燕尾型榫槽空间参数在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编制程序)将零件摆到正确位置,见附图2;
[0031]6.使用程序(根据涡轮盘轴向燕尾型榫槽空间参数在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编制程序)将刀具摆到正确位置,即刀具中心与榫槽截面的中心线重合(镗杆的旋转中心与榫槽截面的中心线重合),根据需求调整切削量,见附图3;
[0032]7.确认无误后开始加工榫槽底面,扩大槽宽。榫槽的宽度是指在榫槽截面上,以槽底面为基准,向开口方向(涡轮盘径向外端)一定高度上对应的两侧斜面(图3中两个椭圆区域A)的宽度。对于已经拉削成型的榫槽,下了拉床后两侧斜面是没法再加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工槽底面,增加高度值,这样再以底面为基准,在同一高度值上,两侧斜面的宽度就变大了(相对于加工之前的状态,加工后测量点往下移了,宽度变大),并没有直接加工两侧斜面。
[0033]可调式镗刀的刀尖圆角与榫槽槽底面两端的圆弧形转接处半径无必然关联,如附图3所示,榫槽的槽底面高出转接处圆弧形的最低位置,加工时一般只去除底面几道的量(0.01mm~0.09mm),本专利技术实质上是一种补充加工槽宽的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燕尾型榫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采用拉削方式加工出轴向燕尾型榫槽;步骤二,在已加工好的轴向燕尾型榫槽基础上采用镗削方式扩大轴向燕尾型榫槽的槽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燕尾型榫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轴向燕尾型榫槽位于涡轮盘的周向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向燕尾型榫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盘为钛合金或粉末高温合金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燕尾型榫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选择轴向燕尾型榫槽的槽底面作为扩大槽宽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向燕尾型榫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面两个转角处呈圆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朝佐赵元露高文宝肖洪斌王昌茂黄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