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磁心电抗器的夹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53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有磁心电抗器的夹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件宽度小于铁轭宽度并在铁心窗口侧缩回。(*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有磁心电抗器的部件
,特别是一种有磁心电抗器的夹件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有磁心电抗器的铁轭截面为矩形,其夹件为等宽度的无磁钢板或不导磁不锈钢板,常发生局部过热。在大型铁心式并联电抗器中常在夹件上设置铜管等来屏蔽漏磁,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仍然常发生低温过热,产品工艺复杂,损耗大、成本高、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之中的不足之处,面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不发生局部过热,使产品损耗降低、可靠性提高的有磁心电抗器的夹件。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为了减少进入夹件的漏磁通,尽量让出漏磁通路,夹件的宽度小于铁轭宽度并在铁心窗口侧缩回。为了减少涡流,提高夹件的散热能力,在夹件邻近铁心窗口的那一边开一系列槽口或钻一系列相交的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夹件在窗口侧缩回,要进入铁轭的磁漏通中的大部分由原来必须穿夹件变成不经夹件面直接进入铁轭,从而不仅使损耗减少,而且不易发生局部过热;由于夹件在邻近窗口侧开一系列槽或钻一系列孔,不仅使涡流进一步减少,而且提高了夹件的散热能力,保证不发生局部过热。由于采用了上述两条措施,夹件可以由价格昂贵且难以加工的低磁钢板或不导磁不锈钢板变成价格低廉且易加工的普通钢板,使产品原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大幅度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夹件钻孔的器身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夹件开槽的器身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在图1中由于器身磁屏蔽7和固定在外壳9内侧的箱壁磁屏蔽8之间留有装配间隙,此间隙具有大磁阻,所以必定有一部分漏磁通要进入铁轭1,如果上夹件4和下夹件5与铁轭1等宽度,则要进入铁轭1的漏磁通的大部分将首先穿过上、下夹件4、5后再进入铁轭1。如果旁夹件6与铁轭1等宽度,则绕组3端部漏磁通的一部分,由于横向流通,将穿过旁夹件6之后再进入铁轭1。较多的漏磁通穿过上、下夹件4、5和旁夹件6将产生较大的涡流和涡流损耗,引起上、下夹件4、5和旁夹件6温度过高。绕组3是漏磁源,本技术中上、下夹件4、5和旁夹件6在窗口侧缩回,就使其远离了磁漏源,从而增大了它们与绕组3之间的磁阻,此时如果磁力线再要经上、下夹件4、5和旁夹件6进入铁轭1则会消耗很大的磁势,所以穿上、下夹件4、5和旁夹件6的漏磁通大大减少,并且由于上、下夹件4、5和旁夹件6在窗口侧缩回后减少了上、下夹件4、5和旁夹件6对漏磁通的涡流反磁作用,减少了绕组3与铁轭1之间的磁阻,漏磁通直接由绕组3进入铁轭1更加顺利,因此进一步减少了穿上、下夹件4、5和旁夹件6的漏磁通。由于上、下夹件4、5和旁夹件6在窗口侧开一系列槽口10或钻一系列孔11,减少了其面向漏磁场的涡流区域,增大了其散热面积。所以漏磁产生的涡流更小、温度更低,因此本技术克服已有技术中夹件漏磁损耗大、过热、结构复杂问题,夹件可以由价格昂贵且难以加工的低磁钢板或不导磁不锈钢板变成价格低廉且易加工的普通钢板,降低了成本,工艺性好,可靠性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磁心电抗器的夹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件宽度小于铁轭宽度并在铁心窗口侧缩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磁心电抗器的夹件,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云长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