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结构、发电机变压器及发电升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3465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5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圈结构、发电机变压器及发电升压系统。线圈结构包括主柱,主柱上从内向外依次布置有第一高压线圈、第一低压线圈、第二低压线圈、第二高压线圈,第一低压线圈和第二低压线圈的容量和电压等级均不相同,分别连接不同容量和不同电压等级的发电机组,以得到两台发电机和一台变压器组成的电力设备组合,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增加电力系统的输电能力,满足二次再热技术要求和超高容量发电机组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变压器,具体属于超超临界火力发电设备领域,涉及发电机变压器及其线圈结构,特别涉及适用于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高低位机组布置的两机一变发电机变压器。


技术介绍

1、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上升,绿色发展作为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用最少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各行业的共识。传统电力行业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消耗量最大的行业之一,面临着更加紧迫的转型发展压力,火力发电设备的发展方向也转为向着更加高效、环保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在此基础上,超超临界技术与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也对更大容量的发电机变压器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和需求。国内发电机组已经从600mw逐渐发展到1000mw机组,直至1350mw机组。然而,目前500kv电压等级变压器三相最大容量为1230mva,无法适应更高容量的发电机组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变压器无法适应更高容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结构包括主柱,所述主柱上从内向外依次布置有第一高压线圈、第一低压线圈、第二低压线圈、第二高压线圈,所述第一低压线圈和所述第二低压线圈的容量和电压等级均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线圈和所述第二高压线圈串联出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线圈设有两个第一出头,两个所述第一出头平行且相邻设置;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柱还设有调压线圈,所述调压线圈包括第一调压线圈和第二调压线圈,所述第一调压线圈和所述第二调压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结构包括主柱,所述主柱上从内向外依次布置有第一高压线圈、第一低压线圈、第二低压线圈、第二高压线圈,所述第一低压线圈和所述第二低压线圈的容量和电压等级均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线圈和所述第二高压线圈串联出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线圈设有两个第一出头,两个所述第一出头平行且相邻设置;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柱还设有调压线圈,所述调压线圈包括第一调压线圈和第二调压线圈,所述第一调压线圈和所述第二调压线圈相对设于所述第二高压线圈远离所述第一高压线圈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线圈通过端部出线,所述第二高压线圈通过中部出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线圈端部与所述第二高压线圈尾部连接,所述第一高压线圈尾部与所述第一调压线圈和/或所述第二调压线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江付丛蔡伟捷于翔霖敖喜明凡新赖志强邹勇贺才军陈博李龙张婧雯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