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1537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分子通式为(C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材料
,尤其是一种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实时无损传感技术使健康监测、虹膜识别、夜视照明和无人驾驶等前沿尖端应用得以实现。欧司朗(OSRAM)利用蓝光二极管激发近红外发光材料,开发出可用来鉴别食品质量、监测人体健康的小型化近红外光谱仪。基于蓝光芯片和近红外发光材料的近红外传感模块可以轻松集成到便携式设备,如手机和平板电脑。国内外研究者争相研发并期望获得满足如下性能的近红外发光材料:(i)可被蓝光有效激发;(ii)发射光谱覆盖600-1100nm的范围;(iii)高能量转换效率;(iv)强的近红外辐射功率。
[0003]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三价稀土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典型的Cr
3+
)的近红外发射。但是,三价稀土的f-f跃迁仅限于窄带发射,而过渡金属的d-d跃迁由于固有的自旋禁戒而具有较小的吸收截面和较低的跃迁几率,同时Cr
3+<br/>掺杂的近红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分子通式为(Ca
1-x-y-z
Sr
x
Ba
y
Eu
z
)3[Li
a
Mg
b
Al
c
Si
d
]N6,Eu元素进入Ca或Sr或Ba中至少一种的晶体格位,作为发光元素和激活剂;所述分子通式中,0≤x<1;0≤y≤0.3;0<z≤0.02;3.4≤a≤4;0≤b≤0.2;0≤c≤0.4;1.8≤d≤2;a+2b+3c+4d=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通式(Ca
1-x-y-z
Sr
x
Ba
y
Eu
z
)3[Li
a
Mg
b
Al
c
Si
d
]N6中,0.4≤x<1;0≤y≤0.3;0<z≤0.02;任选的,所述分子通式(Ca
1-x-y-z
Sr
x
Ba
y
Eu
z
)3[Li
a
Mg
b
Al
c
Si
d
]N6中,3.4≤a≤4;0≤b≤0.2;0≤c≤0.4;1.8≤d≤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通式中,x=0.699,y=0.3,z=0.001,并且a=4,b=0,c=0,d=2,此时发射光谱的峰值波长最长,为83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通式中,x=0.5,y=0,z=0.001,并且a=4,b=0,c=0,d=2,此时发射光谱的半峰宽最大,为4283cm-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通式中,x=0.999,y=0,z=0.001,并且3.4≤a<4;0≤b≤0.2;0≤c≤0.4;1.8≤d<2,发射光谱的半峰宽均大于3500cm-1
;任选的,所述分子通式中,x=0.999,y=0,z=0.001,并且a=4,b=0,c=0,d=2,此时发射光谱的量子效率最大,为77%。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在250~700nm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出波长在600~1100nm范围的具有峰值的荧光;任选的,所述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的结晶以包含其它结晶或非结晶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方式被生成,在混合物中所述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的结晶的质量含量不少于40%;任选的,所述氮化物近红外荧光材料包含下列化学式中的一种或几种:(Sr
0.999
Eu
0.001
)3[Li4Si2]N6、(Ca
0.5
Sr
0.499
Eu
0.001
)3[Li4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荣军李淑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