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的蒸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34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蒸鱼器,包括底座及蒸桶,储水腔内设有电发热器,储水腔的内底部形成有第一隔热筒,电发热器设置在第一隔热筒内,第一隔热筒设置在第二隔热筒内,第一隔热筒与第二隔热筒之间形成有空气隔热层,第二隔热筒形成有通水孔,第一隔热筒的内部通过通水孔与储水腔连通,中盘形成有蒸汽囱,蒸汽囱包括囱壁及端板,端板与囱壁的上端连成一体,囱壁的下端与第一隔热筒的上端对应接通连接,囱壁的上端部形成有蒸汽喷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蒸鱼器的蒸煮效率高,且有利于被蒸煮的食物均匀受热;电发热器的数量设为至少三个,是有利于使蒸汽能够分散均匀,避免被蒸煮的鱼或其它种类的食物受热不均。的鱼或其它种类的食物受热不均。的鱼或其它种类的食物受热不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的蒸鱼器


[0001]本技术涉及蒸煮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的蒸鱼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蒸鱼器通过烧开蒸鱼器的储水腔内的水体而形成高温蒸汽,蒸汽加热放置在蒸鱼器内的鱼,从而使鱼煮熟。由于将鱼蒸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用户可能需要连续几次蒸煮不同种类的食物,所以现有技术的蒸鱼器的储水腔的容积都比较大,以储放足够的水。但是由于家用蒸鱼器的功率有限,烧开储水腔内的水需要较长时间,也就是说,产生高温蒸汽需要较长的时间,结果浪费了宝贵的烹饪时间,在现今社会中,很多需要上班的人们回到家已经较晚,所以现有技术的蒸鱼器不仅效率低下,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高效率的蒸鱼器,它的蒸煮效率高。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公开的高效率的蒸鱼器,包括底座及蒸桶,所述底座内形成有储水腔,所述蒸桶内形成有蒸煮腔,所述蒸煮腔设置在所述储水腔的对应上方,其中,所述储水腔内设有电发热器,所述储水腔的内底部形成有第一隔热筒,所述电发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筒内,所述储水腔的底部形成有第二隔热筒,所述第一隔热筒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筒内,所述第一隔热筒与所述第二隔热筒之间形成有空气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筒形成有通水孔,所述第一隔热筒的内部通过所述通水孔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所述储水腔与所述蒸煮腔之间设有中盘,所述中盘形成有蒸汽囱,所述蒸汽囱包括囱壁及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囱壁的上端连成一体,所述囱壁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隔热筒的上端对应接通连接,所述囱壁的上端部形成有蒸汽喷口。
[0006]优选地,所述通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筒的下端,所述第一隔热筒与所述第二隔热筒之间形成有隔离孔壁,所述通水孔与所述空气隔热层通过所述隔离孔壁隔离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中盘的底部形成有下凸环部,所述下凸环部插入在所述第一隔热筒上端部与所述第二隔热筒上端部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中盘形成有蒸汽槽,所述蒸汽囱形成在所述蒸汽槽的内底部。
[0009]优选地,所述蒸汽喷口的数量设为至少三个,所述蒸汽喷口以所述囱壁的中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蒸汽囱形成有堤边,所述堤边围设在对应的所述蒸汽喷口外,相邻的所述堤边之间形成有水流道。
[0011]优选地,所述蒸汽囱的数量设为至少三个,所述电发热器的数量设为至少三个,所述电发热器分别与所述蒸汽囱对应设置,所述蒸汽囱分散布置设置。
[0012]优选地,底座的前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有电子控制模块,所述电子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电发热器。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电发热器设置在第一隔热筒内,并将第一隔热筒设置在第二隔热筒内,有利于缩短产生高温蒸汽的时间,提高了蒸煮效率;通过在第一隔热筒与第二隔热筒之间形成有空气隔热层,保证了第一隔热筒内的水体能够快速沸腾,也保证了从蒸汽喷口喷出的蒸汽的温度,有利于提高蒸煮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蒸鱼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蒸鱼器的分解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蒸鱼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底座的俯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图5的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的中盘的俯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图7的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技术的中盘的仰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技术的蒸盘的俯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技术关于蒸鱼器的电子控制模块的控制电发热器的示意图。
[0025]标号说明:1

底座;11

储水腔;12

电发热器;121

密封圈;13

第一隔热筒;14

第二隔热筒;141

通水孔;1411

隔离孔壁;15

空气隔热层;2

中盘;21

蒸汽囱;211

蒸汽喷口;212

堤边;213

水流道;214

囱壁;215

端板;22

蒸汽槽;23

下凸环部;3

蒸桶;31

挡边;32

蒸煮腔;4

盖子;5

蒸盘;51

中部槽;52

第一环槽;53

第二环槽;501

长孔;502

圆孔;6

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7]本技术的高效率的蒸鱼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底座1及蒸桶3,如图3和图5所示,底座1内形成有储水腔11,如图3所示,蒸桶3内形成有蒸煮腔32,蒸煮腔32用于容置食物(包括鱼类),蒸桶3可以采用半透明或透明的塑料或玻璃制作,以便于观察食物的情况,蒸桶3也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有利于耐用。蒸煮腔32设置在储水腔11的对应上方,蒸桶3的上端盖有盖子4,以上描述为现有技术。
[0028]如图3至图6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查看,图6中的第二隔热筒14采用了局部剖切画法),储水腔11内设有电发热器12,电发热器12可以是现有技术的铸铝电加热器,如图4所示,电发热器12的下端部与底座1之间设有密封圈121;储水腔11的内底部形成有第一隔热筒13,电发热器12设置在第一隔热筒13内,储水腔11的底部形成有第二隔热筒14,第一隔热筒13设置在第二隔热筒14内,第一隔热筒13最好是与第二隔热筒14同心设置,如图4所示,第一隔热筒13与第二隔热筒14之间形成有空气隔热层15,也就是说,第一隔热筒13与第二隔热筒14之间形成有空腔,上述空腔内的空气具有隔热的作用。如图4所示,第二隔热
筒14形成有通水孔141,第一隔热筒13的内部通过通水孔141与储水腔11连通,也就是说,通水孔141也穿过了第一隔热筒13。如图1至图3所示,储水腔11与蒸煮腔32之间设有中盘2,底座1的上端支撑中盘2的外边缘部,中盘2能够被抬离底座1,蒸桶3的下端边缘部可以叠在中盘2的外边缘部上;如图7和图8所示,中盘2形成有蒸汽囱21,蒸汽囱21包括囱壁214及端板215,端板215与囱壁214的上端连成一体,如图4所示,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的蒸鱼器,包括底座(1)及蒸桶(3),所述底座(1)内形成有储水腔(11),所述蒸桶(3)内形成有蒸煮腔(32),所述蒸煮腔(32)设置在所述储水腔(11)的对应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11)内设有电发热器(12),所述储水腔(11)的内底部形成有第一隔热筒(13),所述电发热器(12)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筒(13)内,所述储水腔(11)的底部形成有第二隔热筒(14),所述第一隔热筒(13)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筒(14)内,所述第一隔热筒(13)与所述第二隔热筒(14)之间形成有空气隔热层(15),所述第二隔热筒(14)形成有通水孔(141),所述第一隔热筒(13)的内部通过所述通水孔(141)与所述储水腔(11)连通,所述储水腔(11)与所述蒸煮腔(32)之间设有中盘(2),所述中盘(2)形成有蒸汽囱(21),所述蒸汽囱(21)包括囱壁(214)及端板(215),所述端板(215)与所述囱壁(214)的上端连成一体,所述囱壁(21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隔热筒(13)的上端对应接通连接,所述囱壁(214)的上端部形成有蒸汽喷口(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率的蒸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孔(141)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筒(14)的下端,所述第一隔热筒(13)与所述第二隔热筒(14)之间形成有隔离孔壁(1411),所述通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崇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惠尔家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