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28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包括有一绕线架、一初级线圈、两个次级线圈及两个铁芯,该绕线架设有一体成型的初级绕线部及两个次级绕线部,该初级线圈及两个次级线圈分别绕设于绕线架的初级绕线部及两个次级绕线部上,使该两个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电磁耦合,该两个铁芯穿设于该绕线架的穿设孔,接合形成一回路;该绕线架、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外部并可罩设有一盖体;藉此,组成一可用以同时驱动两个交直流电压转换器,且具有缩小体积、节省空间、减少零件数目、整体构造简化、结构稳定性佳、初级线圈出线容易、便利组装及降低成本等功效的改进型变压器结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尤指一种具有二个次级线圈,可用以同时驱动两个交直流电压转换器,且能有效地缩小体积及节省空间,并达到减少零件数目、整体构造简化、结构稳定性佳、初级线圈出线容易、便利组装及降低成本等功效。
技术介绍
已知的变压器可用以驱动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CCFL)的交直流电压转换器,但由于已知的变压器只能驱动一个电压转换器,当液晶显示器具有较多的灯管时,电压转换器及变压器的数目也需随之增多,造成液晶显示器的体积变大,产品的成本也相对增加。因此市面上已有一种变压器,可用以同时驱动两个交直流电压转换器(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595800号专利案),该变压器包括有一初级绕线架10a,为一镂空的管状结构,其上绕有一初级线圈80a;一对次级绕线架20a、30a,为一镂空的管状结构,其上绕有次级线圈81a、82a,这对次级绕线架20a、30a套接于所述初级绕线架10a的两侧,使该次级线圈81a、82a可与该初级线圈80a电磁耦合;以及一对铁芯40a、50a,穿设于该初级绕线架10a的两侧,接合形成一回路。上述已知的变压器,虽可用以同时驱动两个交直流电压转换器,以期达到体积小于两个变压器之和,而具有减少变压器的数量及占用空间的优点,但由于该变压器的次级绕线架20a、30a与初级绕线架10a是采用组合式设计,导致零件数目多,整体构造复杂,且结构稳定性较差,组装不易,难以有效的降低成本,且初级绕线架10a需穿设于次级绕线架20a、30a内部,造成初级线圈80a出线困难,更会有次级绕线架20a、30a与初级绕线架10a相互套接叠加使外径增加、体积增大等缺点。再者,上述已知的变压器,其初级绕线架10a穿设隐藏于次级绕线架20a、30a内部,因此铁芯40a、50a要穿设于初级绕线架10a内部,操作相当困难,也会造成组装上的不便。另外,上述已知的变压器,其外部未设有适当的保护装置,因此线圈容易发生短路及受损,且无法承受较高的电压,因此只能适用于较小功率的变压器。由上可知,上述已知的变压器,在生产制造及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有待加以改善。因此,本设计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其是将初级线圈及两个次级线圈绕于绕线架一体成型的初级绕线部及两个次级绕线部上,不会有已知次级绕线架与初级绕线架相互套接叠加使外径增加、体积增大等缺点,而能有效地缩小体积及节省空间,且可进一步达到减少零件数目、整体构造简化、结构稳定性佳、初级线圈出线容易、便利组装及降低成本等功效。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其能用以承受较高的电压,可适用于较大功率的变压器。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包括一绕线架,其内部具有一穿设孔,外部形成有一初级绕线部及两个次级绕线部,这两个次级绕线部是一体成型连接于该初级绕线部两侧,该绕线架侧面设有多支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所述第二接脚设于绕线架相对的两侧或近两侧处;一初级线圈,绕设于该绕线架的初级绕线部上,该初级线圈的接头连接于第一接脚;两个次级线圈,分别绕设于该绕线架的两个次级绕线部上,这两个次级线圈的接头连接于第二接脚,使这两个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电磁耦合;以及两个铁芯,穿设于该绕线架的穿设孔,接合形成一回路。本技术另提供一种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包括一绕线架,其内部具有一穿设孔,外部形成有一初级绕线部及两个次级绕线部,该两个次级绕线部一体成型连接于该初级绕线部的两侧,该绕线架侧面设有多支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所述第二接脚设于绕线架相对的两侧或近两侧处;一初级线圈,绕设于该绕线架的初级绕线部上,该初级线圈的接头连接于第一接脚;两个次级线圈,分别绕设于该绕线架的两个次级绕线部上,这两个次级线圈的接头连接于第二接脚,使这两个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电磁耦合;一盖体,罩设于该绕线架、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外部;以及两个铁芯,穿设于该绕线架的穿设孔,接合形成一回路。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变压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盖体已去除)。组件代表符号10a 初级绕线架20a 次级绕线架30a 次级绕线架40a 铁芯50a 铁芯 80a 初级线圈 81a 次级线圈82a次级线圈1 绕线架11 穿设孔 12 初级绕线部13 次级绕线部 14 次级绕线部15 隔板16 绕线槽17 第一接脚18 第二接脚2 初级线圈3 次级线圈4 次级线圈5 铁芯51 第一接触部 52 第二接触部53 第三接触部6 铁芯61 第一接触部 62 第二接触部63 第三接触部7 盖体71 穿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其可用以同时驱动两个交直流电压转换器,包括有一绕线架1、一初级线圈2、两个次级线圈3、4、两个铁芯5、6及一盖体7,其中该绕线架1为一以塑料材料制成的中空管状结构,其内部具有一呈方形的穿设孔11,该穿设孔11贯穿至绕线架1两侧。该绕线架1外部形成有一初级绕线部12及两个次级绕线部13、14,该初级绕线部12位于绕线架1中间位置,该两个次级绕线部13、14位于绕线架1两侧位置,也即该两个次级绕线部13、14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于初级绕线部12两侧。该两个次级绕线部13、14上并以多个隔板15区隔形成有多个绕线槽16,另于该绕线架1两侧面间隔设有多支第一接脚17及第二接脚18,所述第一接脚17及第二接脚18是以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接脚17并向下延伸,而能突出于绕线架1底部。该初级线圈2是绕设于绕线架1的初级绕线部12上,且令该初级线圈2的接头连接于绕线架1两侧的第一接脚17。该两个次级线圈3、4则分别绕设于绕线架1的两个次级绕线部13、14上,该两个次级线圈3、4是容置于绕线槽16中,且令这两个次级线圈3、4的接头连接于绕线架1两侧的第二接脚18。本技术的第一接脚17及第二接脚18是采用侧面出脚,也即所述第一接脚17及第二接脚18是由绕线架1侧面延伸而出,而非由绕线架1底面伸出,因此第一接脚17、第二接脚18与铁芯5、6可具有较大的安全距离,且所述连接于两个次级线圈3、4的第二接脚18是设于绕线架1相对的两侧或近两侧处,而能承受较高的电压,可适用于较大功率的变压器。该盖体7为一以塑料材料制成的绝缘盖体,其外形大致与绕线架1外形对应,而能罩设于该绕线架1、初级线圈2及次级线圈3、4外部,用以保护初级线圈2及次级线圈3、4,以避免发生短路及受损。该盖体7两侧并设有与绕线架1的穿设孔11相对应的穿孔71,可便于铁芯5、6的穿设。该两个铁芯5、6是以导磁性材料制成,其是呈E型,在本实施例中是揭示一种具有E型铁芯的变压器,当然本技术也可实施于U型铁芯等其它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绕线架,其内部具有一穿设孔,外部形成有一初级绕线部及两个次级绕线部,该两个次级绕线部是一体成型连接于该初级绕线部两侧,该绕线架侧面设有多支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所述第二接脚设于绕线架相对的两侧或 近两侧处;一初级线圈,绕设于该绕线架的初级绕线部上,该初级线圈的接头连接于第一接脚;两个次级线圈,分别绕设于该绕线架的两个次级绕线部上,该两个次级线圈的接头连接于第二接脚,使该两个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电磁耦合;以及两个 铁芯,穿设于该绕线架的穿设孔,接合形成一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绕线架,其内部具有一穿设孔,外部形成有一初级绕线部及两个次级绕线部,该两个次级绕线部是一体成型连接于该初级绕线部两侧,该绕线架侧面设有多支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所述第二接脚设于绕线架相对的两侧或近两侧处;一初级线圈,绕设于该绕线架的初级绕线部上,该初级线圈的接头连接于第一接脚;两个次级线圈,分别绕设于该绕线架的两个次级绕线部上,该两个次级线圈的接头连接于第二接脚,使该两个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电磁耦合;以及两个铁芯,穿设于该绕线架的穿设孔,接合形成一回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绕线架的穿设孔是贯穿至绕线架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两个次级绕线部上以多个隔板区隔形成有多个绕线槽,该两个次级线圈容置于绕线槽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两个铁芯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部、一第二接触部及一第三接触部,该两个铁芯是以第一接触部穿设于绕线架的穿设孔中,而使该两个铁芯的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三接触部相互对合连接,以形成一电磁回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两个铁芯呈E型。6.一种改进型变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绕线架,其内部具有一穿设孔,外部形成有一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有恒
申请(专利权)人:力信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