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高电压绕组内屏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052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压器高电压绕组内屏式结构,该结构由工作线匝及附加的屏蔽线匝组成,整个绕组可采用分区补偿形式,从而使冲击电位分布均匀,降低油隙梯度电压及段间复合场强,减小绕组轴向高度。整个绕组分为四个区域,第一个区域为1~12段,是由工作线匝及屏线匝组成。第二区段线为13~24段,是由工作线匝及屏线匝组成。第三区段数为25~30段,是由工作线匝及屏线匝组成。第四区段数为31-P段,是由工作线匝组成。(*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变压器高电压绕组结构,适用于110KV、220KV饼式绕组变压器。目前,传统的110KV、220KV变压器高压绕组多半采用中部出线纠结式结构,特别是有载调压变压器,其调压绕组被迫分为两个独立卷制的绕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由于调压绕组在外侧,使220KV出线端异常复杂,需要不少成型件,绝缘支撑件,增加了产品制造成本。当容量较小时,(63000KVA及以下),绕组由中部出线改由端部出线,这时,单根线绕制只能绕成普纠,如图2所示,然而,这种结构,由于纵向电容补偿不足,在雷电冲击过电压作用下,使冲击电位振荡分布不均,造成段间油隙梯度增大,复合场强增大的严重后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屏蔽绕组,高压绕组端部出线的绕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可减小变压器体积和重量,降低成本。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高压绕组由原中部出线改由端部出线,如图3所示。高压绕组由原来的纠结式改为内屏连续式并进行分区补偿,如图4所示本结构由工作线匝N及屏蔽线匝M组成。它是通过屏线M与工作线匝N之间的偶合电位来增大绕组首端纵向电容值,屏蔽线匝M不参与变压器的正常工作,也不流经工作电流。但在过电压作用下,它有一定的感应电位值,并且利用屏线的跨接距离大小及每段屏线匝数的多少来确定绕组段间油隙梯度电压及油隙尺寸。整个绕组共分4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是1-12段为跨6段内屏,1-8段,每段屏蔽3匝,9-12段每段屏蔽2匝。屏线匝绕在两工作线匝之间。第二个区域 是13-24段为跨4段内屏,每段屏蔽2匝。第三个区域是25-30段为跨2段内屏,每段屏蔽1匝。第四个区域 是31-P段是连续式工作线匝,无屏线匝。整个绕组由末端至首端逐步增 大双饼纵向电容值。以便降低首端振荡电位及油隙梯度电压。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工作线匝无焊点,工艺性能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电气性能可靠的特点。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传统变压器绕组结构图。图2是普通纠结式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高压绕组端部出线的绕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高电压绕组内屏蔽连续式结构图。图3-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高压绕组由中部出线改由端部出线。并采用内屏蔽连续式结构,将整个绕组划分4个区域。第一个区域为1-12段,是由工作线匝(N1、N2……Nn)及屏线匝组成。1-8段,每段屏3匝,(M1、M2、M3)9-12段,每段屏2匝(M1、M2)。第二区段数为13-24段,是由工作匝(N1、N2、N3……Nn)及屏线(M1、M2)组成。第三区段数为25-30段,是由工作匝(N1、N2、……Nn)及屏线(M1)组成。第四区段数为31-P段,是由工作线匝(N1、N2……Nn)组成。绕制时将第1段屏线M1、M2、M3分别绕在第1段绕组外侧工作线匝N1、N2、N3、N4之间,并通过屏线连线E与第6段中的屏线M′1、M′2、M′3相连接。第2段屏线M1、M2、M3的一端与第1段工作匝N1相连,而另一端夹在第2段工作线匝N3、N4之间,其端头包绕绝缘。第3段屏线M1、M2、M3通过连线E与第8段屏线M′1、M′2、M′3相连。第4段屏线M1、M2、M3通过连线E与第2、3段工作线匝的连线Q相连。第5段屏线M1、M2、M3通过连线E与第10段屏线M′1、M′2相连。第7段屏线M1、M2、M3通过连线E与第12段屏线M′1、M′2相连。第9段屏线M1、M2通过连线E与第14段屏线M′1、M′2相连。第11段屏线M1、M2通过连线E与第12、13段工作线匝连线Q相连。第13段屏线M1、M2通过连线E与第16段屏线M1、M2相连。第15段屏线M1、M2通过连线E与第18段屏线M′1、M′2相连。第17段屏线M、M通过连线E与第20段屏线M、M相连。第19段屏线M1、M2通过连线E与第22段屏线M′1、M′2相连。第21段屏线M1、M2与第24段屏线M′1、M′2相连。第25段屏线M1通过连线E与第26段屏线M′1相连,第27段屏线M1与第28段屏线M′1相连。第29段屏线M1与第30段屏线M′1相连。第31段-P段,无屏蔽线匝。完全由工作线匝N1、N2……Nn组成。其工作线匝连续绕制。本技术与传统绕组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绕组由中部出线改由端部出线,使段数增加了一倍,故匝间工作场强变小;2、绕组由原来的纠结式改为内屏连续式,屏线插入线匝的跨接距离是匝间梯度的决定因素,距离越大,它和邻近的工作线匝间的梯度电压也大,其等值 电容也增大,改善了冲击电位分布。3、由于整个绕组采用了分区补偿结构,至使油隙梯度及段间复合场强显著下降;4、整个绕组工作线匝无焊点,卷制方便,工艺性能好,提高了工作效率;5、由于高压绕组改由端部出线,不必将调压绕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中间垫绝缘圈,而将调压绕组卷成圆筒式结构,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高电压绕组内屏蔽连续式结构,其特征在于:高压绕组为内屏蔽连续式,并端部出线,将整个绕组划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区域为1-12段,是由工作线匝(N↓[1]、N↓[2]、N↓[3]、……N↓[n])及屏线匝组成,1-8段,每段屏3匝(M↓[1]、M↓[2]、M↓[3])9-12段,每段屏2匝(M↓[1]、M↓[2]),第二区段数为13-24段,是由工作线匝(N↓[1]、N↓[2]、N↓[3]……N↓[n])及屏线匝(M↓[1]、M↓[2])组成,第三区段数为25-30段,是由工作线匝(N↓[1]、N↓[2]、N↓[3]……N↓[n])及屏线匝M1组成,第四区段数为31-P段,是由工作线匝(N↓[1]、N↓[2]、N↓[3]……N↓[n])组成,绕制时,将第1段屏线M↓[1]、M↓[2]、M↓[3]分别绕在第1段绕组外侧工作线匝N↓[1]、N↓[2]、N↓[3]、N↓[4]之间,并通过连线E与第6段中的屏线M↓[1]'、M↓[2]'、M↓[3]'相连接,第2段屏线M↓[1]、M↓[2]、M↓[3]的一端与第1段工作线匝N↓[1]相连,而另一端夹在第2段工作线N↓[3]、N↓[4]之间,其端头包绕绝缘,第3段屏线M↓[1]、M↓[2]、M↓[3]通过连线E与第8段屏线M↓[1]'、M↓[2]'、M↓[3]'、相连,第4段屏线M↓[1]、M↓[2]、M↓[3]通过连线E与第2、3段工作线匝的连线Q相连,第5段屏线M↓[1]、M↓[2]、M↓[3]通过连线E与第10段屏线M↓[1]'、M↓[2]'相连,第7段屏线M↓[1]、M↓[2]、M↓[3]通过连线E与第12段屏线M↓[1]'、M↓[2]'相连,第9段屏线M↓[1]、M↓[2]通过连线E与第14段屏线M↓[1]'、M↓[2]'相连,第11段屏线M↓[1]、M↓[2]通过连线E与第12、13段工作线匝连线Q相连,第13段屏线M↓[1]、M↓[2]通过连线E与第16段屏线M↓[1]'、M↓[2]'相连,第15段屏线M↓[1]、M↓[2]通过连线E与第18段屏线M↓[1]'、M↓[2]'相连,第17段屏线M↓[1]、M↓[2]通过连线E与第20段屏线M↓[1]'、M↓[2]'相连,第19段屏线M↓[1]、M↓[2]通过连线E与第22段屏线M↓[1]'、M↓[2]'相连,第21段屏线M↓[1]、M↓[2]通过连线E与第24段屏线M↓[1]'、M↓[2]'相连,第25段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高电压绕组内屏蔽连续式结构,其特征在于高压绕组为内屏蔽连续式,并端部出线,将整个绕组划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区域为1-12段,是由工作线匝(N1、N2、N3、……Nn)及屏线匝组成,1-8段,每段屏3匝(M1、M2、M3)9-12段,每段屏2匝(M1、M2),第二区段数为13-24段,是由工作线匝(N1、N2、N3……Nn)及屏线匝(M1、M2)组成,第三区段数为25-30段,是由工作线匝(N1、N2、N3……Nn)及屏线匝M1组成,第四区段数为31-P段,是由工作线匝(N1、N2、N3……Nn)组成,绕制时,将第1段屏线M1、M2、M3分别绕在第1段绕组外侧工作线匝N1、N2、N3、N4之间,并通过连线E与第6段中的屏线M1′、M2′、M3′相连接,第2段屏线M1、M2、M3的一端与第1段工作线匝N1相连,而另一端夹在第2段工作线N3、N4之间,其端头包绕绝缘,第3段屏线M1、M2、M3通过连线E与第8段屏线M1′、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韬李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变压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