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喷涂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30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喷涂生产线,通过双套葫芦输送机构沿循环输送线的移动进行工件输送,通过调节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的间距而满足不同型号的工件输送需求,进一步的,沿循环输送线设置的多个车间中,至少一个车间的两端设置的双门扇顶开门,能够配合双套葫芦输送机构实现自动开合,无需人工操作而能够降低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喷涂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涂装生产线,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喷涂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涂装工业的主要任务是以防腐为主,主要通过涂装生产线对工件进行喷漆或喷塑处理,从而在工件表面形成保护层或装饰层,进而达到提高工件的表面强度和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的目的。涂装生产线的主要工艺步骤包括前处理、喷粉、喷漆以及烘干处理等,其中涉及到喷淋系统、热风循环系统以及废气废水处理系统等多个工艺处理系统,需要利用多种设备配合生产。现有的涂装生产线多采用悬挂输送机配合人工来使得工件沿设定路径进行涂装工艺处理,存在电动葫芦和工件更换困难、车间门扇的开闭耗时耗力以及不能适配不同尺寸和型号的工件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循环喷涂生产线,能够灵活适配不同尺寸和型号的工件,同时能够配合输送结构实现部分车间门扇的自动开闭。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喷涂生产线,包括:循环输送线,设置有间距能够调节的双套葫芦输送机构,以用于输送不同型号的工件;多个车间,沿所述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循环输送线的下方,至少一个所述车间的两端设置有双门扇顶开门,所述双门扇顶开门能够在所述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的移动顶持作用下打开,并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自动闭合。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喷涂生产线,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07]本技术所提供的循环喷涂生产线,通过双套葫芦输送机构沿循环输送线的移动进行工件输送,通过调节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的间距而满足不同型号的工件输送需求,进一步的,沿循环输送线设置的多个车间中,至少一个车间的两端设置的双门扇顶开门,能够配合双套葫芦输送机构实现自动开合,无需人工操作而能够降低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循环输送线的一端设置有岔道分离机构和中转更换区,所述双套葫芦输送机构能够通过所述岔道分离机构进入所述中转更换区,在这种结构下,可便于技术人员利用岔道分离机构将双套葫芦输送机构或工件转入中转更换区进行维护或更换。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岔道分离机构设置有能够移动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能够在移动行程范围内接入所述循环输送线上而使得所述双套葫芦输送机构能够沿所述循环输送线循环移动,所述第二导轨能够在移动行程范围内接入所述中转更换区而使得所述双套葫芦输送机构能够进入所述中转更换区。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循环输送线与所述中转更换区相对的一端设
置有脱水烘干区,通过所述中转更换区和所述脱水烘干区将所述循环输送线分隔为前处理区和后处理区,进而便于进一步提高工件的前处理和后续处理工艺,有利于提高工件的涂装效率和涂装质量。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脱水烘干区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有能够自动折叠的保温折叠门,通过保温折叠门实现脱水烘干区的工件进出的自动化控制,并能够提高脱水和烘干效果。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整个循环喷涂生产线的循环输送方向为中转更换区、前处理区、脱水烘干区以及后处理区,而后循环进入中转更换区,这样即可形成完整的工件循环喷涂生产线。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处理区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工件上挂区、自动抛丸前车间、自动抛丸后车间、补砂车间、脱脂车间、第一水洗车间、第二水洗车间、第三水洗车间以及吹水区,工件经过前处理区后即可完成喷涂前的准备步骤。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处理区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底漆喷涂车间、底漆烘干车间、打胶刮灰车间、打磨室、面漆喷涂车间、面漆烘干车间以及冷却下件区,工件经过后处理区后即可充分完成喷涂作业。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门扇顶开门包括:固定框,设置在所述车间的进口端或出口端;第一门扇,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的一侧;第二门扇,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的另一侧;顶持结构,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或所述第二门扇的内侧,所述顶持结构的端部弯折形成供所述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的顶持端;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框的下端,所述复位机构沿克服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打开的方向作用于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的转动安装处,使得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闭合状态,依据前述结构,双门扇顶开门的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均转动安装在固定框上,且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能够在转动过程中相互开合,具体的,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相互打开主要通过外力作用(即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的移动顶持)推动顶持结构转动,继而带动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翻转打开,而在撤去外力作用后(即工件移动结构移出后或移入后),通过复位机构复位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即可实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闭合,在这种结构下,整个双门扇顶开门的开闭完全由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的移动和复位机构的复位实现,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并避免了安全隐患的产生。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持结构的端部的弯折方向与所述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的移动方向一致,以便于双套葫芦输送机构能够在移动过程中顶住顶持结构的顶持端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门扇和/或第二门扇向外打开。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持结构相对所述顶持端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门扇和/或所述第二门扇,以便于实现顶持结构的可拆卸式安装。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框的上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贴合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的上边缘,所述挡板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框的上端之间设置有与双套葫芦输送机构适配的间距,所述挡板的中部设置有便于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穿过的安装孔,以避免干扰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的正常移动作业。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上述间距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钢轨,两根第一
导向钢轨的中间设置有第二导向钢轨,以用于安装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的行走结构。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孔设置为十字形状,所述安装孔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以保证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的正常移动作业。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的边缘设置有多个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的第一铰座结构,以用于实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可拆卸式转动安装。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位机构于所述固定框的下部两侧设置有转动安装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的第二铰座结构,以用于配合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转动安装。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铰座结构包括连接板、转动轴以及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座内,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轴,所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喷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输送线,设置有间距能够调节的双套葫芦输送机构;多个车间,沿所述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循环输送线的下方,至少一个所述车间的两端设置有双门扇顶开门,所述双门扇顶开门能够在所述双套葫芦输送机构的移动顶持作用下打开,并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自动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喷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线的一端设置有岔道分离机构和中转更换区,所述双套葫芦输送机构能够通过所述岔道分离机构进入所述中转更换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喷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岔道分离机构设置有能够移动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能够在移动行程范围内接入所述循环输送线上而使得所述双套葫芦输送机构能够沿所述循环输送线循环移动,所述第二导轨能够在移动行程范围内接入所述中转更换区而使得所述双套葫芦输送机构能够进入所述中转更换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喷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线与所述中转更换区相对的一端设置有脱水烘干区,通过所述中转更换区和所述脱水烘干区将所述循环输送线分隔为前处理区和后处理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喷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烘干区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有能够自动折叠的保温折叠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喷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门扇顶开门包括:固定框,设置在所述车间的进口端或出口端;第一门扇,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的一侧;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旺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瑞正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