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之夹线座组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26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之夹线座组的改进结构,包括有一汽缸、一夹靠座、一夹嘴杆和一夹线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同一夹线座组具有不须更换组件即可适用于细、中粗、粗多种尺寸规格之铜线的夹线定位功能,达到扩大适用范围、操作方便以及可便于配合自动化生产的目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之夹线座组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主要系可自动将变压器壳体80(参考图1)予以自动缠绕铜线801(参考图2),而本技术主要系针对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的夹线座组加以改进。目前习用的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之夹线座组8乃如图3所示,其可由上、下夹嘴片81、82来夹合铜线以配合自动绕线作业,其优点为夹合速度快可提高生产速度,而缺点为当铜线略粗(中粗)或者比较粗时夹持力量不够,因此当遇到较粗之铜线的缠绕作业时必须先停机再更换另一种夹线座组,如此一来相当麻烦而浪费人力与时间成本;另一习用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之夹线座组9如图4所示,其主要系由一夹杆91的上方形成两定位片911、912,可提供铜线先在夹线杆91的杆体910缠绕几圈再绕入两定位片911、912之间而缠绕定位,但其缺点为前述铜线之缠绕定位作业操作较麻烦而浪费时间人力与时间,相对降低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之夹线座组的改进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之夹线座组的改进结构,该夹线座组系通过锁固元件固设于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的夹线座组定位架上方,其特点在于该夹线座组包括有 一汽缸,系具有定位孔,通过锁固元件与前述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之夹线座组定位架锁固连结,该汽缸的轴心上方具有外螺牙部,与夹嘴杆之杆体的下方内螺牙孔旋锁连结,另外该汽缸的下方另固设有控制开关与空气接头;一夹靠座,其底座两侧具定位孔,分别通过锁固元件穿设垫块并与汽缸上方预设螺牙孔锁固连结,而在该底座的中间则具有可供汽缸之轴心的外螺牙部穿过的穿孔,而该夹靠座的两侧则形成抵靠块,通过各抵靠块的上端面被夹嘴杆之夹嘴块的下方夹面夹合或分离,另外该夹靠座之两抵靠块的侧边乃具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固设一夹线杆,另外该夹靠座的侧面乃另通过锁固元件锁固一定位块;一夹嘴杆,系包括有一杆体以及位于杆体上方的夹嘴块,其中杆体系位于夹靠座的两抵靠块之间,且杆体的下方具有内螺孔,与汽缸之轴心的外螺牙部旋锁连结,另外该夹嘴杆的上方中间乃具有一适当深度的可供夹线杆置入的容置槽,且该夹嘴杆的上方侧边另开设有供穿设夹嘴杆之定位销通过的滑槽;一夹线杆,其上端具有两夹片,而杆体下方具有定位孔,夹线杆置入夹嘴杆的容置槽后通过定位销使夹线杆的下方与夹靠座之两侧的抵靠块嵌插定位。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此种夹线座组不须更换组件即可适用于不同粗细规格之铜线的夹线定位,可确保加工作业之顺畅,而相对具有操作方便、适用范围较人以及可配合自动化生产作业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系一般变压器壳体的立体图。图2系一般变压器壳体已缠绕铜线的立体图。图3系习用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的立体图。图4系另一习用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的部份立体图。图5系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系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组合放大图。图7系本技术实施例夹嘴杆向下作动与夹靠座夹合后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8系本技术实施例夹线座组设于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上方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图8所示,本技术一种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之夹线座组的改进结构,该夹线座组1系通过锁固元件42固设于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2(参考图8)之夹线座组定位架2上方,由该夹线座组1可将欲缠绕的铜线夹持定位以配合自动绕线作业;其特点在于该夹线座组1包括有一汽缸4,系具有定位孔41可通过锁固元件42与前述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2之夹线座组定位架21(参考图8)锁固连结,该汽缸4的轴心43上方具有外螺牙部431可供与夹嘴杆6之杆体61的下方内螺牙孔611旋锁连结,另外该汽缸4的下方另固设有控制开关44与空气接头45;一夹靠座5,其底座51两侧具定位孔511可分别通过锁固元件512穿设垫块50并与汽缸4上方预设螺牙孔46锁固连结,而在该底座51的中间则系具有穿孔510可供汽缸4之轴心43的外螺牙部431穿过,而该夹靠座5的两侧则形成抵靠块52,由各抵靠块52的上端面521可被夹嘴杆6之夹嘴块62的下方夹面621夹合或分离,另外该夹靠座5之两抵靠块52的侧边乃具定位孔522可通过定位销523固设一夹线杆7,另外该夹靠座5的侧面乃另通过锁固元件53锁固一定位块54;一夹嘴杆6,系包括有一杆体61以及位于杆体61上方的夹嘴块62,其中杆体61系位于夹靠座5的两抵靠块52之间,且杆体61的下方具有内螺孔611可被汽缸4的轴心43的外螺牙部431旋锁连结,进而当汽缸4的轴心43上下作动时即相对可连动杆体61上方的夹嘴块62对夹靠座5之两抵靠块52的上端面521做夹合或分离的动作,另外该夹嘴杆6的上方中间乃具有一适当深度的容置槽64可供夹线杆7置入,且该夹嘴杆6的上方侧边另开设有滑槽65以供穿设夹嘴杆6的定位销523通过,并可确保夹嘴杆6可利用滑槽65上下滑移而不会被定位销523所阻挡;一夹线杆7,其上端具有两夹片71,而杆体72下方具有定位孔721,当夹线杆7置入夹嘴杆6的容置槽64后可再通过定位销523将夹线杆7之下方与夹靠座5之两侧的抵靠块52嵌插定位;利用上述结构,当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2系使用中粗(略粗)规格的铜线时,则可将中粗铜线先环绕夹线杆7的杆体72数圈,再利用杆体72上端两夹片71之间的间隙缠绕其中的一夹片71而完成定位,而当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2系使用细铜线时可直接控制汽缸4的轴心43向下作动以带动夹嘴杆6向下作动,而令其夹嘴块62向下与夹靠座5夹合而可直接夹住较细的铜线;又当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2欲使用粗铜线时则可先控制汽缸4的轴心43向下作动以带动夹嘴杆6向下作动,令其夹嘴块62向下与夹靠座5夹合,然后随即再将铜线环绕夹线杆7数圈再缠绕夹线杆7的其中一夹片71而完成更稳固的夹线定位;简单来说,本技术可在同一夹线座组1具有不须更换组件即可适用于细、中粗、粗多种尺寸规格之铜线的夹线定位功能,达到扩大适用范围、操作方便以及可便于配合自动化生产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之夹线座组的改进结构,该夹线座组系通过锁固元件固设于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的夹线座组定位架上方,其特征在于:    该夹线座组包括有:    一汽缸,系具有定位孔,通过锁固元件与前述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之夹线座组定位架锁固连结,该汽缸的轴心上方具有外螺牙部,与夹嘴杆之杆体的下方内螺牙孔旋锁连结,另外该汽缸的下方另固设有控制开关与空气接头;    一夹靠座,其底座两侧具定位孔,分别通过锁固元件穿设垫块并与汽缸上方预设螺牙孔锁固连结,而在该底座的中间则具有可供汽缸之轴心的外螺牙部穿过的穿孔,而该夹靠座的两侧则形成抵靠块,通过各抵靠块的上端面被夹嘴杆之夹嘴块的下方夹面夹合或分离,另外该夹靠座之两抵靠块的侧边乃具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固设一夹线杆,另外该夹靠座的侧面乃另通过锁固元件锁固一定位块;    一夹嘴杆,系包括有一杆体以及位于杆体上方的夹嘴块,其中杆体系位于夹靠座的两抵靠块之间,且杆体的下方具有内螺孔,与汽缸之轴心的外螺牙部旋锁连结,另外该夹嘴杆的上方中间乃具有一适当深度的可供夹线杆置入的容置槽,且该夹嘴杆的上方侧边另开设有供穿设夹嘴杆之定位销通过的滑槽;    一夹线杆,其上端具有两夹片,而杆体下方具有定位孔,夹线杆置入夹嘴杆的容置槽后通过定位销使夹线杆的下方与夹靠座之两侧的抵靠块嵌插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之夹线座组的改进结构,该夹线座组系通过锁固元件固设于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的夹线座组定位架上方,其特征在于该夹线座组包括有一汽缸,系具有定位孔,通过锁固元件与前述变压器铜线自动绕线机之夹线座组定位架锁固连结,该汽缸的轴心上方具有外螺牙部,与夹嘴杆之杆体的下方内螺牙孔旋锁连结,另外该汽缸的下方另固设有控制开关与空气接头;一夹靠座,其底座两侧具定位孔,分别通过锁固元件穿设垫块并与汽缸上方预设螺牙孔锁固连结,而在该底座的中间则具有可供汽缸之轴心的外螺牙部穿过的穿孔,而该夹靠座的两侧则形成抵靠块,通过各抵靠块的上端面被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宗道李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德宙佑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