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10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伤口固定带,包括伤口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本体,所述固定带本体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网纱,所述网纱与连接带相连接,所述固定带本体与辅助带的边缘处均呈圆角设置,所述面纱设置在固定带本体右侧的前端面,所述固定带本体的中部等间距设置有具有透气作用的通孔,所述限位机构的单体对称设置在固定带本体后端的上下两侧。该伤口固定带,网纱贯穿连接在固定带本体的中部,能够防止固定带本体发生收紧,造成管道压疮,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能够对管道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管道意外拔出,而且固定带本体与辅助带的边缘处均呈圆角设计,防止粘合时,反复撕扯的情况下,戳伤皮肤,增加病人的舒适感。增加病人的舒适感。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口固定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相关
,具体为一种伤口固定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医学上,病人手术后,需要根据实际刀口的愈合情况,运用伤口固定带对伤口处进行包扎定位,加速伤口的愈合,帮助病人更好的进行身体恢复,伤口固定带对伤口的愈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3]但是,通常所使用的伤口固定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对相应的管道进行限位,导致管道容易发生意外被拔出,并且伤口固定带容易在发生收紧的情况下对网纱造成挤压,造成管道压疮,实用性不高;
[0004]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伤口固定带,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固定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通常所使用的伤口固定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对相应的管道进行限位,导致管道容易发生意外被拔出,并且伤口固定带容易在发生收紧的情况下对网纱造成挤压,造成管道压疮,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伤口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本体,所述固定带本体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网纱,所述网纱与连接带相连接,所述连接带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带本体的后端面,所述固定带本体与辅助带的边缘处均呈圆角设置;
[0007]面纱,所述面纱设置在固定带本体右侧的前端面,所述固定带本体的中部等间距设置有具有透气作用的通孔;
[0008]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单体对称设置在固定带本体后端的上下两侧。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固定贴与第二固定贴进行连接,并且结合连接皮筋的设置,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胖瘦尺寸使用,同时网纱贯穿连接在固定带本体的中部,能够防止固定带本体发生收紧,造成管道压疮,并且通过面纱和通孔的设置,能够起到透气和吸汗的作用,防止发生过敏,固定带本体的后端设置有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能够对管道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管道意外拔出,而且固定带本体与辅助带的边缘处均呈圆角设计,防止粘合时,反复撕扯的情况下,戳伤皮肤,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带本体的左端通过连接皮筋与辅助带相连接,所述辅助带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贴;
[0011]其中,所述连接皮筋的单体等间距设置在固定带本体和辅助带之间。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带本体的左端通过连接皮筋与辅助带相连接,所述辅助带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贴;
[0013]其中,所述连接皮筋的单体等间距设置在固定带本体和辅助带之间,能够适用于不同胖瘦尺寸的人群,实用性高。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贴翻转后与第二固定贴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贴固定连接在固定带本体的右后端。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固定贴翻转后与第二固定贴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贴固定连接在固定带本体的右后端,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对固定带本体与辅助带进行连接,操作便捷,使用非常方便。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呈“U”字形结构的连接布、设置在所述连接布远离固定带本体垂直中轴线一端的第一连接贴、呈“T”字形结构的固定布,设置在固定布上用于固定的第二连接贴和开设于所述连接布和所述固定布中部的连接槽。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机构包括呈“U”字形结构的连接布、设置在所述连接布远离固定带本体垂直中轴线一端的第一连接贴、呈“T”字形结构的固定布,设置在固定布上用于固定的第二连接贴和开设于所述连接布和所述固定布中部的连接槽,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管道进行限位。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布在固定带本体上构成翻转结构,所述固定布通过第二连接贴和第一连接贴与连接布相连接。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布在固定带本体上构成翻转结构,所述固定布通过第二连接贴和第一连接贴与连接布相连接,通过固定布在固定带本体上进行翻转,便于将管道限位在连接槽的中部。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布固定连接在固定带本体的后端面,所述,所述连接布和固定布对管道具有限位作用;
[0021]其中,所述连接布上连接槽的单体与所述固定布上的连接槽的单体均呈弧形结构且相对设置。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布固定连接在固定带本体的后端面,所述,所述连接布和固定布对管道具有限位作用;
[0023]其中,所述连接布上连接槽的单体与所述固定布上的连接槽的单体均呈弧形结构且相对设置,便于将管道限位在连接槽中,防止管道发生意外拔出。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皮筋、第一固定贴和第二固定贴,通过第一固定贴和第二固定贴之间的粘贴能够将固定带本体与辅助带之间进行连接,并且通过连接皮筋的设置,能够满足不同胖瘦尺寸的人群使用,同时固定带本体与辅助带的边角处均呈圆角设计,能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生粘合时,撕扯戳伤皮肤,能够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0026]2、本技术通过设置面纱、通孔和网纱,网纱贯穿连接在固定带本体的中部,网纱通过连接带连接在固定带本体上,从而能够防止固定带本体发生收紧时,形成管道压疮,同时通过面纱和通孔的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起到吸汗透气的效果,防止病人发生过敏;
[0027]3、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布、第一连接贴、固定布、第二连接贴和连接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管道插进连接槽中,并且通过固定布在固定带本体上进行翻转,固定布与连接布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贴与第一连接贴相连接,便于对管道进行限位,防止管道发生意外拔出,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连接皮筋、辅助带和第一固定贴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连接布、第一连接贴与连接槽连接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网纱、面纱与固定带本体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技术第一连接贴与连接布连接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固定带本体;2、网纱;3、连接带;4、通孔;5、连接皮筋;6、辅助带;7、第一固定贴;8、面纱;9、第二固定贴;10、限位机构;11、连接布;12、第一连接贴;13、固定布;14、第二连接贴;15、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带本体(1),所述固定带本体(1)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网纱(2),所述网纱(2)与连接带(3)相连接,所述连接带(3)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带本体(1)的后端面,所述固定带本体(1)与辅助带(6)的边缘处均呈圆角设置;面纱(8),所述面纱(8)设置在固定带本体(1)右侧的前端面,所述固定带本体(1)的中部等间距设置有具有透气作用的通孔(4);限位机构(10),所述限位机构(10)的单体对称设置在固定带本体(1)后端的上下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本体(1)的左端通过连接皮筋(5)与辅助带(6)相连接,所述辅助带(6)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贴(7);其中,所述连接皮筋(5)的单体等间距设置在固定带本体(1)和辅助带(6)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伤口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贴(7)翻转后与第二固定贴(9)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贴(9)固定连接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亚丹冯小丹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