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沟槽径测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99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沟槽径测量器,包括:主体、测量表、把手、测量杆和两个测子。测量表和测子分别设于主体的顶部和底部。测量杆设于测量表和测子之间并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于主体,测量杆与测量表的检测端相连接,测量杆设有上宽下窄的连接部。测子包括测量部和连接端,两个测子沿左右方向滑动安装于主体,两个测量部左右相背设置,两个连接端左右相向设置并分别与连接部的左右两侧相连接。把手包括与测量杆传动连接的驱动部、以及设于主体外侧的操作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沟槽径测量器为手持式检具,通过将测子的水平运动转化为测量杆的竖直运动而得出测量数值,测量精度高、适应性高,操作简便且门槛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测量器具领域中。具领域中。具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沟槽径测量器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内沟槽径测量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很多加工零件的圆孔内,都设置有内沟槽。但内沟槽经常是位置隐蔽、空间狭小或形状不完整的,常用的量具很难实现测量且测量误差较大。现有技术中,要么通过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要么通过内沟槽卡尺测量。三坐标测量机价格非常昂贵,测量环境要求高,无法普及使用;且只适合测量大径内沟槽,小径内沟槽无法进针检测。内沟槽卡尺对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操作要求和经验要求都较高,通常需要多次测量来降低误差,测量耗时长。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方便测量的内沟槽直径测量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沟槽径测量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内沟槽径测量器,包括:主体、测量表、把手、测量杆和两个测子;
[0006]所述测量表具有检测端,所述测量表和测子分别设于所述主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测量杆设于所述测量表和所述测子之间并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测量杆与所述检测端相连接,所述测量杆的下端设有上宽下窄的连接部;
[0007]所述测子包括测量部和连接端,两个所述测子沿左右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主体,两个所述测子的连接端左右相向设置,两个所述测量部左右相背设置,两个所述连接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的左右两侧相连接;
[0008]所述把手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把手包括:与所述测量杆传动连接的驱动部、以及设于所述主体外侧的操作部。
[0009]本技术所提供的内沟槽径测量器,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两个所述测子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上宽下窄,使得两个所述测子的测量部之间的距离变化能够与所述测量杆的上下位置变化相互同步转化。进行测量时,通过控制所述操作部,所述把手的驱动部能够带动所述测量杆上下滑动,两个所述测子随之而相向靠近或相互远离。通过测量表读出所述测量杆的位置变化,能够得出两个测子的测量部的距离变化,从而得出对应的内沟槽径尺寸。本技术内沟槽径测量器,通过两个测子往左右伸出的测量部对内沟槽进行测量,测量的适应性更强;通过测量表读数得出测量数值,测量误差小,操作门槛低,无需依赖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操作经验。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呈圆锥体形状,所述测子的连接端为与所述连接部相对应的斜面,两个所述测子相互弹性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端弹性抵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左右两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测子通过拉簧将所述连接段抵紧在所述连接部上,使得测子能够与所述测量杆同步运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包括量表连接件、主套筒和测套,所述量表连接件、主套筒和测套由上往下依次相互连接,所述测量杆沿上下方向滑动穿设于所述主套筒的内侧,所述测量表安装于所述量表连接件的上端,所述把手设于所述量表连接件的侧面,所述测子设于所述测套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量表连接件能够将测量表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主套筒为测量杆的滑动安装提供基础,测量时,操作人员能够握持所述主套筒进行操作。所述测套和主套筒能够分别安装测量杆和测子,方便组装,降低零件生产的加工难度和成本。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套包括定位套和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定位套的下侧,所述定位套的底部设有左右朝向的滑槽,两个所述测子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所述端盖的顶部设有左右走向的凹槽,所述测子的下端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于所述凹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测子能够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实现左右方向的滑动安装,所述端盖能够将测子限制在滑槽内,所述端盖的凹槽还能够限制所述测子的限位柱,从而限制所述测子的活动范围。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拉簧,所述拉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柱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拉簧将两个限位柱相向拉紧,使得两个所述测子能够实现相向弹性连接,从而使两个连接端抵在所述连接部的左右两侧。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量杆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和测量杆连接、并使所述测量杆相对所述主体往下弹性抵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测量杆能够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主体实现弹性连接,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所述测量杆保持往下的趋势,使得所述连接部往下抵紧两个所述测子,消除测量杆和测子之间的间隙,保证测量的连贯性。松开把手时,所述测量杆能够自动复位,所述连接部能够将两个所述测子往左右两侧顶开,使得两个测量部能够抵紧在被测量内沟槽的内壁上。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量杆包括测销和球头测杆,所述测销和球头测杆均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球头测杆的下端与所述测销的上端抵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球头测杆相连接,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测销的下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测量杆包括测销和球头测杆,使得所述测量杆的加工难度大大降低;所述测销能够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下部与所述测子相接触,所述球头测杆能够滑动安装于所述测销上侧与所述检测端相连接。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量杆设有卡接部,所述把手设有铰接于所述主体的外侧的铰接部,所述把手的驱动部卡设于所述卡接部,所述操作部到铰接部的距离大于所述驱动部到铰接部的距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部卡设于所述卡接部,使得所述测量杆能够与所述驱动部沿上下方向同步运动;所述把手铰接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外侧,通过按压或提起所述操作部,能够使得所述驱动部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测量杆上下运动。所述驱动部、铰接部和操作部形成杠杆,而所述操作部到铰接部的距离大于所述驱动部到铰接部的距离,使得操作人员能够轻松地通过所述把手带动所述测量杆克服阻力上下滑动。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部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调节螺钉,所
述调节螺钉螺纹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外侧,所述调节螺钉的轴向沿所述操作部与所述主体的连线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螺钉能够对所述操作部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从而限制所述测量杆的上下滑动范围。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沟槽径测量器还包括外设的标准孔件,所述标准孔件设有圆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测量表在测量前通过所述标准孔件的圆孔来校准调零,然后再通过对比测量,得出测量数据,大大减少了误差影响。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内沟槽径测量器,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内沟槽径测量器,其一实施例的前视剖切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内沟槽径测量器,其一实施例的前视分解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沟槽径测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测量表(200)、把手(300)、测量杆(400)和两个测子(500);所述测量表(200)具有检测端,所述测量表(200)和测子(500)分别设于所述主体(100)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测量杆(400)设于所述测量表(200)和所述测子(500)之间并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主体(100),所述测量杆(400)与所述检测端相连接,所述测量杆(400)的下端设有上宽下窄的连接部(410);所述测子(500)包括测量部(510)和连接端(520),两个所述测子(500)沿左右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主体(100),两个所述测子(500)的连接端(520)左右相向设置,两个所述测量部(510)左右相背设置,两个所述连接端(520)分别与所述连接部(410)的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把手(300)安装于所述主体(100),所述把手(300)包括:与所述测量杆(400)传动连接的驱动部(310)、以及设于所述主体(100)外侧的操作部(3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沟槽径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10)呈圆锥体形状,所述测子(500)的连接端(520)为与所述连接部(410)相对应的斜面,两个所述测子(500)对称设置并相互弹性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端(520)弹性抵接于所述连接部(410)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沟槽径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包括量表连接件(110)、主套筒(120)和测套(130),所述量表连接件(110)、主套筒(120)和测套(130)由上往下依次相互连接,所述测量杆(400)沿上下方向滑动穿设于所述主套筒(120)的内侧,所述测量表(200)安装于所述量表连接件(110)的上端,所述把手(300)设于所述量表连接件(110)的侧面,所述测子(500)设于所述测套(130)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沟槽径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套(130)包括定位套(131)和端盖(132),所述端盖(132)设于所述定位套(131)的下侧,所述定位套(131)的底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浩瑞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