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柱式精密卧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254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控加工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动柱式精密卧加工装置,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侧外壁插接有电动伸缩杆A的一端,且所述电动伸缩杆A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A内部与支撑板A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A底面外壁与开设在凹槽A底面内壁的滑槽A内壁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装置采用双加工电机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加工且避免了任一加工电机损坏后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加工装置的加工速度以及加工寿命、避免了支撑板A和支撑板B在滑动过程中意外晃动以及消除了支撑板C在侧槽内部竖直方向上意外移动而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好处,装置结构简单且实用性较强,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被广泛推广和使用。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柱式精密卧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数控加工装置
,具体为一种动柱式精密卧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数控卧式加工装置采用自动化控制、机电一体化设计、外形美观、结构合理、用途广泛、操作方便,该机床可实现自动控制、能够车削加工多种零件的内外圆、端面、切槽、任意锥面、球面及公、英制螺纹、圆锥螺纹等工序,适合大批量生产;数控装置可配置标准RS232接口,因而机床可以进入DNC装置;数控卧式车床床身导轨采用超音频淬火、工艺、耐磨性强、精度高、主轴装置结构先进、转速平稳、具有较高的切削性能。
[0003]目前市场上的卧式加工装置普遍存在只有一个加工电机,导致加工电机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磨损严重,同时在加工电机意外损坏后需要维修时装置就处于停工状态,严重影响了加工装置的加工速度以及加工寿命;2、目前市场上的卧式加工装置大多存在移动加工不够稳定的情况,同时也工设备也没有二次防护意外滑动的情况,导致加工设备存在意外损坏和安全隐患的风险;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动柱式精密卧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动柱式精密卧加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柱式精密卧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侧外壁插接有电动伸缩杆A的一端,且所述电动伸缩杆A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A内部与支撑板A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A底面外壁与开设在凹槽A底面内壁的滑槽A内壁滑动连接,而所述支撑板A上表面开设有滑槽B与支撑板B底面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B上表面设置有转向电机,且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而所述转向轴的另一端与竖板底面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板外侧壁设置有电动伸缩杆C的一端,且所述电动伸缩杆C的另一端延伸至侧槽内部与支撑板C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C外侧壁与滑槽C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C外表面设置有加工电机,且所述加工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加工轴的一端,而所述加工轴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侧槽内侧壁设置有导轨,且所述导轨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A右侧外壁设置有电动伸缩杆B的一端,且所述电动伸缩杆B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B内部与支撑板B右侧外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右侧外壁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槽开口端外壁开设有连接孔。
[0008]优选的,所述导轨和电动滑块的数目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导轨对称分布在支撑板C外侧壁。
[0009]优选的,所述侧槽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槽对称分布在竖板外侧壁,而两个所述侧槽的内部结构相同。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外接电源
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而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A、电动伸缩杆B、电动伸缩杆C、转向电机、电动滑块和加工电机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在工作中,首先沿着卡槽可以放入加工轮并沿着连接孔配合紧固件从而可以加工轮与连接板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再通过接通电源并操控控制器,由电动伸缩杆C运行伸缩滑动从而可以带动支撑板C在侧槽内部沿着滑槽C竖直滑动,进而可以带动加工电机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接着通过加工电机驱动加工轴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加工轮转动,进行可以对工件进行加工,再通过转向电机运行驱动转向轴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竖板转动,进而可以调换侧槽的位置,这样就使得可以实时更换加工电机对工件进行加工作业,有效的实现了装置采用双加工电机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加工,同时也避免了任一加工电机损坏后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卧式加工装置由于普遍存在只有一个加工电机,从而导致加工电机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磨损严重,同时在加工电机意外损坏后需要维修时装置就处于停工状态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加工装置的加工速度以及加工寿命。
[0013]2)在工作中,首先接通电源并操控控制器,由电动伸缩杆A运行伸缩滑动从而可以带动支撑板A在凹槽A内部沿着滑槽A水平滑动,再通过电动伸缩杆B运行伸缩滑动从而可以带动支撑板B在凹槽B内部沿着滑槽B水平滑动,有效的实现了加工电机的横向和纵向移动便捷,同时采用倒梯形的设计使得滑槽A与支撑板A之间以及滑槽B与支撑板B之间的滑动更加稳固,避免了支撑板A和支撑板B在滑动过程中意外晃动,接着通过电动滑块沿着导轨竖直滑动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对支撑板C的防护作用,消除了支撑板C在侧槽内部竖直方向上意外移动而存在的安全隐患,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卧式加工装置由于大多存在移动加工不够稳定的情况,同时也工设备也没有二次防护意外滑动的情况,从而导致加工设备存在意外损坏和安全隐患的风险的问题,装置结构简单且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凹槽B外侧壁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竖板B外侧壁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电动伸缩杆A;3、控制器;4、凹槽A;5、支撑板A;6、滑槽B;7、支撑板C;8、竖板;9、电动伸缩杆C;10、导轨;11、电动滑块;12、支撑板B;13、滑槽A;14、加工电机;15、加工轴;16、滑槽C;17、侧槽;18、电动伸缩杆B;19、凹槽B;20、转向电机;21、转向轴;22、连接板;23、连接孔;2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一,由图1~4给出,本技术一种动柱式精密卧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左侧外壁插接有电动伸缩杆A2的一端,且所述电动伸缩杆A2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A4内部与支撑板A5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A5底面外壁与开设在凹槽A4底面内壁的滑槽A13内壁滑动连接,而所述支撑板A5上表面开设有滑槽B6与支撑板B12底面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B12上表面设置有转向电机20,且所述转向电机20的输出轴与转向轴21的一端固定连接,而所述转向轴21的另一端与竖板8底面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板8外侧壁设置有电动伸缩杆C9的一端,且所述电动伸缩杆C9的另一端延伸至侧槽17内部与支撑板C7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C7外侧壁与滑槽C16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C7外表面设置有加工电机14,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柱式精密卧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侧外壁插接有电动伸缩杆A(2)的一端,且所述电动伸缩杆A(2)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A(4)内部与支撑板A(5)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A(5)底面外壁与开设在凹槽A(4)底面内壁的滑槽A(13)内壁滑动连接,而所述支撑板A(5)上表面开设有滑槽B(6)与支撑板B(12)底面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B(12)上表面设置有转向电机(20),且所述转向电机(20)的输出轴与转向轴(21)的一端固定连接,而所述转向轴(21)的另一端与竖板(8)底面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板(8)外侧壁设置有电动伸缩杆C(9)的一端,且所述电动伸缩杆C(9)的另一端延伸至侧槽(17)内部与支撑板C(7)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C(7)外侧壁与滑槽C(16)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C(7)外表面设置有加工电机(14),且所述加工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加工轴(15)的一端,而所述加工轴(15)的另一端与连接板(22)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侧槽(17)内侧壁设置有导轨(10),且所述导轨(10)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柱式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彬刘宗际李刚勇朱守影郭俊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华都精工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