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使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可靠绝缘的线圈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89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线圈架,包括: 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 第二盘,它具有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二和第三盘内孔的第二和第三盘内表面; 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一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 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二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所述第二盘及所述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套环;及 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二套环及所述第三盘内孔,以及所述隔环夹放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一套环,所述隔环被焊在所述第一盘主表面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背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圈架及包括被考虑的该线圈架的变压器。传统的线圈架包括一个线圈筒,多个隔板及第一和第二端板。该线圈筒具有一个线圈筒内表面,它确定出一个线圈筒内孔。隔板连接在线圈筒上,使得在两个相邻的隔板之间留有间隔并且隔板垂直于线圈筒。第一及第二端板连接到线圈筒的侧端上,使得在一个隔板与第一及第二端板的每个之间留有间隔。一种传统的变压器包括线圈架,绕到线圈架中的初级及次级线圈,插入该线圈架中的一个磁芯及第一组及第二组连接端子。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环绕在隔板之间的线圈筒上。初级及次级线圈分别地接到第一组及第二组连接端子上。在该线圈架及变压器中,因为隔板未包围住初级线圈或次级线圈,故很难可靠地利用隔板使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相绝缘。同时,因为隔板与线圈筒垂直且高度高,故线圈架及变压器的高度也高。本专利技术的概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圈架或变压器,它能使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可靠绝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高度低的线圈架或变压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目的由以下进行的说明将会被阐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架,它包括(A)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B)第二盘,它具有与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二及第三盘内孔的第二和第三盘内表面;(C)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第一套环与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一套环内孔与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D)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第二套环与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二套环内孔与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盘及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第一套环;及(E)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隔环与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隔环包围着第二套环及第三盘内孔,以及隔环夹放在第一及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隔环包围着第一套环,隔环被焊在第一盘主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架,它包括(A)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B)第二盘,它具有与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二及第三盘内孔的第二和第三盘内表面;(C)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第一套环与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一套环内孔与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D)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第二套环与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二套环内孔与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盘及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第一套环;及(E)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隔环-->与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隔环包围着第二套环及第三盘内孔,以及隔环夹放在第一及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隔环包围着第一套环,隔环被粘在第一盘主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架,它包括(A)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B)第二盘,它具有与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二及第三盘内孔的第二和第三盘内表面;(C)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第一套环与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一套环内孔与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D)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第二套环与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二套环内孔与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盘及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第一套环;及(E)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隔环与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隔环包围着第一套环,以及隔环夹放在第一及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隔环包围着第二套环及第三盘内孔,隔环被焊在第二盘主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架,它包括(A)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B)第二盘,它具有与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二及第三盘内孔的第二和第三盘内表面;(C)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第一套环与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一套环内孔与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D)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第二套环与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二套环内孔与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盘及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第一套环;及(E)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隔环-->与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隔环包围着第一套环,以及隔环夹放在第一及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隔环包围着第二套环及第三盘内孔,隔环被粘在第二盘主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架,它包括(A)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B)第二盘,它具有与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第二盘副表面,及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盘内表面,它们限定了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盘内孔;(C)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第一套环与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一套环内孔与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D)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第二套环与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二套环内孔与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盘及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第一套环;(E)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隔环与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隔环包围着第二套环及第三盘内孔,以及隔环夹放在第一及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隔环包围着第一套环,隔环与第一盘主表面形成接触;及(F)第一及第二卡接臂,它们具有第一及第二卡接头部分,第一及第二卡接臂与第一盘是整体的,第一及第二卡接臂穿过第四及第五盘内孔,并用第一及第二卡接头部分与第二盘副表面形成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架,它包括(A)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B)第二盘,它具有与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第二盘副表面,及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盘内表面,它们限定了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盘内孔;(C)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第一套环与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一套环内孔与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D)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第二套环与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二套环内孔与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盘及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第一套环;(E)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隔环与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隔环包围着第一套环,以及隔环夹放在第一及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隔环包围着第二套环及第三盘内孔,隔环与第二盘主表面形成接触;及(F)第一及第二卡接臂,它们具有第一及第二卡接头部分,第一及第二卡接臂与第一盘是整体的,第一及第二卡接臂穿过第四及第五盘内孔,并用第一及第二卡接头部分与第二盘副表面形成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架,它包括(A)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B)第二盘,它具有与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第二盘副表面,及限定第二、第三盘内孔的第二、第三盘内表面,以及第一及第二槽表面,它们从第二盘主表面延伸到第二盘副表面并限定了第一及第二槽;(C)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第一套环与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一套环内孔与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D)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第二套环与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第二套环内孔与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盘及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架,包括: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第二盘,它具有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二和第三盘内孔的第二和第三盘内表面;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一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二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所述第二盘及所述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套环;及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二套环及所述第三盘内孔,以及所述隔环夹放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一套环,所述隔环被焊在所述第一盘主表面上。2、一种线圈架,包括: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第二盘,它具有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二和第三盘内孔的第二和第三盘内表面;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一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二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所述第二盘及所述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套环;及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二套环及所述第三盘内孔,以及所述隔环夹放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一套环,所述隔环被粘在所述第一盘主表面上。3、一种线圈架,包括: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第二盘,它具有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二和第三盘内孔的第二和第三盘内表面;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一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二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所述第二盘及所述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套环;及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一套环,以及所述隔环夹放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二套环及所述第三盘内孔,所述隔环被焊在所述第二盘主表面上。4、一种线圈架,包括: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第二盘,它具有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二和第三盘内孔的第二和第三盘内表面;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一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二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所述第二盘及所述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套环;及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一套环,以及所述隔环夹放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二套环及所述第三盘内孔,所述隔环被粘在所述第二盘主表面上。5、一种线圈架,包括: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第二盘,它具有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第二盘副表面,及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盘内表面,它们限定了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盘内孔;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一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二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所述第二盘及所述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套环;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二套环及所述第三盘内孔,以及所述隔环夹放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一套环,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形成接触;及第一及第二卡接臂,它们具有第一及第二卡接头部分,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卡接臂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卡接臂穿过所述第四及所述第五盘内孔,并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卡接头部分与所述第二盘副表面形成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架,所述隔环还具有接触顶端部分,该接触顶端部分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形成接触。7、一种线圈架,包括: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第二盘,它具有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第二盘副表面,及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盘内表面,它们限定了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盘内孔;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一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二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所述第二盘及所述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套环;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一套环,以及所述隔环夹放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二套环及所述第三盘内孔,并且与所述第二盘主表面形成接触;及第一及第二卡接臂,它们具有第一及第二卡接头部分,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卡接臂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卡接臂穿过所述第四及所述第五盘内孔,并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卡接头部分与所述第二盘副表面形成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架,所述隔环还具有接触顶端部分,该接触顶端部分与所述第二盘主表面形成接触。9、一种线圈架,包括: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第二盘,它具有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第二盘副表面,及限定第二、第三盘内孔的第二、第三盘内表面,以及第一及第二槽表面,它们从所述第二盘主表面延伸到所述第二盘副表面并限定了第一及第二槽;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一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二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所述第二盘及所述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套环;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二套环及所述第三盘内孔,以及所述隔环夹放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一套环,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形成接触;及第一及第二卡接臂,它们具有第一及第二卡接头部分,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卡接臂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卡接臂穿过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槽,并用所述第一及第二卡接头部分与所述第二盘副表面形成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架,所述隔环还具有接触顶端部分,该接触顶端部分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形成接触。11、一种线圈架,包括: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第二盘,它具有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第二盘副表面,及限定第二、第三盘内孔的第二、第三盘内表面,以及第一及第二槽表面,它们从所述第二盘主表面延伸到所述第二盘副表面并限定了第一及第二槽;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一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二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所述第二盘及所述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套环;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一套环,以及所述隔环夹放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二套环及所述第三盘内孔,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二盘主表面形成接触;及第一及第二卡接臂,它们具有第一及第二卡接头部分,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卡接臂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卡接臂穿过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槽,并用所述第一及第二卡接头部分与所述第二盘副表面形成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架,所述隔环还具有接触顶端部分,该接触顶端部分与所述第二盘主表面形成接触。13、一种变压器,包括一个线圈架,放置在所述线圈架上的初级及次级线圈,放置在所述线圈架上的第一及第二磁芯,及固定在所述线圈架上的第一组及第二组连接端子,其中:所述线圈架包括: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第一盘副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第二盘,它具有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第二盘副表面,及限定第二和第三盘内孔的第二和第三盘内表面;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一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二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所述第二盘及所述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套环;及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二套环及所述第三盘内孔,以及所述隔环夹放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一套环,所述隔环被焊在所述第一盘主表面上;所述初级线圈围绕着所述隔环放置并连接到所述第一组连接端子上,所述次级线圈围绕着所述第二套环放置并通过所述第三盘内孔连接到所述第二组连接端子上;所述第一磁芯具有第一柱,利用将所述第一柱插入到所述第一套环内孔中使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一盘副表面形成接触,所述第二磁芯具有第二柱,利用将所述第二柱插入到所述第一套环内孔中并与所述第一柱相接触使所述第二磁芯与所述第二盘副表面形成接触。14、一种变压器,包括一个线圈架,放置在所述线圈架上的初级及次级线圈,放置在所述线圈架上的第一及第二磁芯,及固定在所述线圈架上的第一组及第二组连接端子,其中:所述线圈架包括:第一盘,它具有第一盘主表面,第一盘副表面,及限定第一盘内孔的第一盘内表面;第二盘,它具有与所述第一盘主表面对着的第二盘主表面,第二盘副表面,及限定第二和第三盘内孔的第二和第三盘内表面;第一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一套环内孔的第一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一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一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一盘内孔连在一起;第二套环,它具有限定第二套环内孔的第二套环内表面,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第二套环内孔与所述第二盘内孔连在一起,所述第二盘及所述第二套环内孔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套环;及隔环,它具有限定隔环内槽的隔环内表面,所述隔环与所述第二盘是整体的,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二套环及所述第三盘内孔,以及所述隔环夹放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盘主表面之间,以致所述隔环包围着所述第一套环,所述隔环被粘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槻英二
申请(专利权)人:NEC东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