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分泌代谢护理上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070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9
一种内分泌代谢护理上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不便对患处均匀涂药,及医护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且T形的箱体,箱体内设有上下轴向的导向杆,导向杆上同轴转动连接有槽轮,箱体内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且可转动的摆杆,槽轮位于两个摆杆之间,摆杆前端设有上下轴向且可与槽轮配合的推杆,箱体内转动连接有与导向杆同轴且轴向截面为倒T形的导向管,导向管上端与槽轮固定连接,导向管和导向杆下端均贯穿箱体,导向管下端同轴设有涂抹块,箱体左侧开设有左右轴向的储液腔,储液腔右侧设有出液管,出液管自由端依次贯穿导向杆和涂抹块且与涂抹块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分泌代谢护理上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内分泌治疗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护理上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上内分泌治疗又分为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及药物治疗,前者是手术切除卵巢、肾上腺、脑垂体等内分泌腺体,放射治疗是指用放射线照射破坏内分泌腺体,药物治疗是指补充某些激素、用药物消除某些激素及用某些药物抵消某种激素的效应,在皮肤表面涂抹药物是常规的一种治疗内分泌失调的方式,现有的涂抹方式都是手工涂抹或者手工用药棉蘸取药膏对患处进行涂抹,不仅无法将药液均匀涂抹在患者的患处,不能对患处形成均匀的按压力,不利于药膏的吸收力,也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内分泌代谢护理上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不便对患处均匀涂药,及医护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且T形的箱体,箱体内设有上下轴向的导向杆,导向杆上同轴转动连接有槽轮,箱体内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且可转动的摆杆,槽轮位于两个摆杆之间,摆杆前端设有上下轴向且可与槽轮配合的推杆,箱体内转动连接有与导向杆同轴且轴向截面为倒T形的导向管,导向管上端与槽轮固定连接,导向管和导向杆下端均贯穿箱体,导向管下端同轴设有涂抹块,箱体左侧开设有左右轴向的储液腔,储液腔右侧设有出液管,出液管自由端依次贯穿导向杆和涂抹块且与涂抹块转动连接。
[0005]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启动电机能够带动涂抹块顺逆交替转动对患者患处均匀涂药。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右视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左右方向且T形的箱体1,箱体1内设有上下轴向的导向杆2,导向杆2上同轴转动连接有槽轮3,箱体1内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且可转动的摆杆4,槽轮3位于两个摆杆4之间,摆杆4前端设有上下轴向且可与槽轮3配合的推杆5,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导向杆2同轴且轴向截面为倒T形的导向管6,导向管6上端与槽轮3固定连接,导
向管6和导向杆2下端均贯穿箱体1,导向管6下端同轴设有涂抹块7,箱体1左侧开设有左右轴向的储液腔8,储液腔8右侧设有出液管9,出液管9自由端依次贯穿导向杆2和涂抹块7且与涂抹块7转动连接。
[0012]为了使两个摆杆4能够同时转动,所述的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两个与摆杆4一一对应且上下轴向的转轴10,转轴10下端与其对应侧的摆杆4后端固定连接,转轴10上同轴设有带轮11,两个带轮11之间经皮带12连接。
[0013]为了使转轴10能够持续转动,所述的箱体1内设有上下轴向的电机13,电机13输出端与后侧的转轴10同轴固定连接。
[0014]为了便于向储液腔8内添加药液,所述的箱体1上开设有上下轴向且与储液腔8连通的进液孔14,进液孔14内同轴设有橡胶堵头15。
[0015]为了便于将储液腔8内的药液经出液管9挤出,所述的储液腔8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推板16,进液孔14位于推板16的右方,推板16左侧同轴设有轴向截面为T形的辅助杆17,辅助杆17左端贯穿箱体1且与箱体1滑动连接。
[0016]为了避免经出液管9抽吸外界气体至储液腔8内,所述的出液管9内设有开口朝向涂抹块7的出液单向阀18。
[0017]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橡胶堵头15从进液孔14内抽出,将药液经进液孔14添加至储液腔8内,随之将橡胶堵头15再次插入至进液孔14内,然后将手持箱体1带动涂抹块7位于患者患处的上侧,推动辅助杆17沿箱体1向右滑动,辅助杆17带动推板16沿储液腔8向右滑动,促使推板16带动储液腔8内的药液经出液管9挤出至患者的患处,且在出液管9内出液单向阀18,避免向左推动辅助杆17时,促使出液管9抽吸外界气体对患者患处造成伤害;
[0018]药液挤入完毕后,首先启动电机13,电机13转动经后侧的转轴10带动后侧的摆杆4顺时针转动,后侧的转轴10经带轮11和皮带12带动前侧的转轴10转动,前侧的转轴10带动前侧的摆杆4顺时针,此时后侧的摆杆4经推杆5带动槽轮3沿导向杆2逆时针转动,槽轮3经导向管6带动涂抹块7逆时针转动,促使涂抹块7将药液均匀涂抹在患者的患处;
[0019]当后侧的摆杆4带动推杆5与槽轮3脱离配合时,前侧的摆杆4带动推杆5与槽轮3配合,促使前侧的摆杆4经推杆5带动槽轮3顺时针转动,槽轮3经导向管6带动涂抹块7顺时针转动,且在电机13的持续转动,能够带动涂抹块7顺逆交替转动,便于将药液均匀涂抹在患者的患处,药液涂抹完毕后,首先关闭电机13,随之对涂抹块7进行消毒处理,便于下次使用。
[0020]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的导向杆、出液管、储液腔和推板,便于将储液腔内的药液经出液管挤出至患者的患处进行上药,设有的槽轮、摆杆、推杆、导向管和涂抹块,不仅便于经导向管带动涂抹块顺逆交替转动,便于将药液均布的涂抹在患者的患处,也避免了患者患处造成伤害,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分泌代谢护理上药装置,包括左右方向且T形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设有上下轴向的导向杆(2),导向杆(2)上同轴转动连接有槽轮(3),箱体(1)内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且可转动的摆杆(4),槽轮(3)位于两个摆杆(4)之间,摆杆(4)前端设有上下轴向且可与槽轮(3)配合的推杆(5),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导向杆(2)同轴且轴向截面为倒T形的导向管(6),导向管(6)上端与槽轮(3)固定连接,导向管(6)和导向杆(2)下端均贯穿箱体(1),导向管(6)下端同轴设有涂抹块(7),箱体(1)左侧开设有左右轴向的储液腔(8),储液腔(8)右侧设有出液管(9),出液管(9)自由端依次贯穿导向杆(2)和涂抹块(7)且与涂抹块(7)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护理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两个与摆杆(4)一一对应且上下轴向的转轴(10),转轴(10)下端与其对应侧的摆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淑青张亚伟刘津涵孙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