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专用车及其爬梯装置,爬梯装置包括:上部爬梯,位于专用车的一侧;上部爬梯的顶端与专用车的顶部可转动连接,使得上部爬梯可绕其自身顶端向外旋转张开;上部爬梯包括两间隔设置的第一竖梁;延伸爬梯,设置在上部爬梯的外侧;延伸爬梯包括与两第一竖梁平行设置的两第二竖梁;两第一滑移件,分别对应设置在两第二竖梁上;各第一滑移件均设有容纳第一竖梁的第一滑槽;在第一滑移件相对于第一竖梁上下滑动时,实现延伸爬梯相对于上部滑梯上下移动。在使用时,向外转动上部爬梯的底端,使得上部爬梯可绕其自身顶端向外旋转张开,此时上部爬梯相对其安装面呈倾斜状态,可便于作业人员攀爬且提高了安全系数。可便于作业人员攀爬且提高了安全系数。可便于作业人员攀爬且提高了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用车及其爬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专用车及其爬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根据国家标准GB/T 17350《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术语、代号和编制方法》,专用汽车(special purpose motor vehicle)定义为:“装置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以及其他专项用途的汽车。”[0003]专用车由于装载有如罐式集装箱或储罐或其他专用设备,在安装或检修时,通常需要作业人员攀爬至车辆顶部对载运的专业设备进行相关操作。部分专用车会在车辆的尾部配置一组爬梯,用于攀爬至车辆的顶部。由于法规要求,爬梯不得超过所载运专用设备本身外形尺寸,因此配置的爬梯一般固定竖直安装于车辆后端框架内,这种爬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面临以下问题:
[0004]1.因垂直安装,作业人员攀爬比较费力和危险。
[0005]2.如罐式集装箱车、槽罐车等专用车,在日常检验、维修、保养时,其装载的罐箱,一般放置于支架上,因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作业人员根本没有办法通过爬梯爬到罐箱顶部。
[0006]3.专用车的专用设备在运输、转运、装卸货程中一般固定于运输车辆上,受车辆高度影响,作业人员很难通过爬梯爬到罐顶;因操作不方便或无法使用,只能额外寻找其他爬梯或登高设备代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专用车的爬梯装置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0008]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爬梯装置的专用车。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专用车的爬梯装置,包括:上部爬梯,位于所述专用车的一侧;所述上部爬梯的顶端与所述专用车的顶部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上部爬梯可绕其自身顶端向外旋转张开;所述上部爬梯包括两间隔设置的第一竖梁;延伸爬梯,设置在所述上部爬梯的外侧;所述延伸爬梯包括与两所述第一竖梁平行设置的两第二竖梁;两第一滑移件,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所述第二竖梁上;各所述第一滑移件均设有容纳所述第一竖梁的第一滑槽;在所述第一滑移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竖梁上下滑动时,实现所述延伸爬梯相对于所述上部滑梯上下移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滑移件均包括:第一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二竖梁固定连接;第一凸伸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并向所述第一竖梁凸伸;所述第一凸伸部上开设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开口朝向所述上部爬梯内侧。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滑移件均包括:安装部,用于与所述第二竖梁连接;
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竖梁铰接连接,使所述延伸爬梯能够相对于所述上部爬梯转动;第一凸伸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并向所述第一竖梁凸伸;所述第一凸伸部上开设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开口朝向所述上部爬梯内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两第二滑移件,两第二滑移件与两第一滑移件上下间隔设置,且两所述第二滑移件均位于两所述第一滑移件的下方,两第二滑移件分别对应设置在两第一竖梁上,各所述第二滑移件均设有容纳所述第二竖梁的第二滑槽。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移件包括:第二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竖梁固定连接;第二凸伸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并向所述第二竖梁凸伸;所述第二凸伸部上开设有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延伸爬梯内侧。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销;
[0016]所述第一限位销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梁的侧面,所述第二竖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销配合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沿垂直所述第一竖梁延伸方向延伸;当所述延伸爬梯向上滑动至与所述上部爬梯齐平时,所述第一限位销可推入所述第一限位孔内。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限位销包括第一销体和第一把手;所述第一套筒固设于所述第二竖梁的侧面;所述第一套筒的筒壁上设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销体可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一把手安装在所述第一销体的周面上,且所述第一把手可沿所述第一开口滑动。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折叠框;所述折叠框位于所述上部爬梯内侧,所述折叠框能够沿垂直所述第一竖梁延伸方向折叠;所述折叠框的一端与所述专用车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上部爬梯铰接;当所述上部爬梯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折叠框处于折叠状态且与所述上部爬梯平行;当所述上部爬梯绕其自身顶端向外旋转张开时,所述折叠框处于张开状态。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框包括与所述专用车铰接的第一连接梁和与所述上部爬梯铰接的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铰接连接,使得所述折叠框能够沿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的铰接处旋转折叠。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专用车,包括车架和罐式集装箱,还包括上述爬梯装置,所述爬梯装置安装在所述罐式集装箱的前端或尾部或宽度方向的侧面。
[002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2]本技术中,上部爬梯的顶端与专用车可转动连接,在使用时,向外转动上部爬梯的底端,使得上部爬梯可绕其自身顶端向外旋转张开,此时上部爬梯相对其安装面呈倾斜状态,可便于作业人员攀爬且提高了安全系数。延伸爬梯平行设置在上部爬梯的外侧,两第一滑移件的第一滑槽均容纳有第一竖梁,且两第一滑移件均可相对第一竖梁上下滑动。两第一滑移件分别对应安装在两第二竖梁上,使得延伸爬梯可沿上部爬梯向下滑动,以起到调节爬梯装置总长的作用。当专用车所运输的专用设备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时,向下滑动延伸爬梯,可使延伸爬梯的底部接触地面,可便于作业人员攀爬。使用完后,向上滑动延伸爬梯,使延伸爬梯与上部爬梯重叠,并绕上部爬梯的顶部向内旋转上部爬梯,使整个爬梯装置被收纳在安装面上。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专用车的爬梯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专用车的爬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示意了爬梯装置的折叠状态。
[0026]图4是图3的侧视图。
[0027]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专用车的爬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示意了爬梯装置的使用状态。
[0028]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专用车的爬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示意了爬梯装置的使用状态。
[0029]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8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专用车的爬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示意了折叠框展开时的状态。
[0031]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专用车的爬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示意了爬梯装置的使用状态。
[0032]图10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车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爬梯,位于所述专用车的一侧;所述上部爬梯的顶端与所述专用车的顶部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上部爬梯可绕其自身顶端向外旋转张开;所述上部爬梯包括两间隔设置的第一竖梁;延伸爬梯,设置在所述上部爬梯的外侧;所述延伸爬梯包括与两所述第一竖梁平行设置的两第二竖梁;两第一滑移件,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所述第二竖梁上;各所述第一滑移件均设有容纳所述第一竖梁的第一滑槽;在所述第一滑移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竖梁上下滑动时,实现所述延伸爬梯相对于所述上部滑梯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车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滑移件均包括:第一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二竖梁固定连接;第一凸伸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并向所述第一竖梁凸伸;所述第一凸伸部上开设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开口朝向所述上部爬梯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车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滑移件均包括:安装部,用于与所述第二竖梁连接;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竖梁铰接连接,使所述延伸爬梯能够相对于所述上部爬梯转动;第一凸伸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并向所述第一竖梁凸伸;所述第一凸伸部上开设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开口朝向所述上部爬梯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车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两第二滑移件,两第二滑移件与两第一滑移件上下间隔设置,且两所述第二滑移件均位于两所述第一滑移件的下方,两第二滑移件分别对应设置在两第一竖梁上,各所述第二滑移件均设有容纳所述第二竖梁的第二滑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用车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移件包括:第二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竖梁固定连接;第二凸伸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并向所述第二竖梁凸伸;所述第二凸伸部上开设有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钧成,朱红军,查爱萍,申凡晶,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