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舷外机用正时皮带涨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56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舷外机用正时皮带涨紧机构,包含外转动部件、偏心轮、螺杆和涨紧器;所述外转动部件设置在偏心轮上,螺杆穿过偏心轮的转动中心孔和涨紧器;所述偏心轮中设置有预紧器,偏心轮上设置有第一摆杆,涨紧器上设置有第二摆杆、柱塞和摆臂;所述预紧器与第二摆杆配合,柱塞与第一摆杆配合,摆臂上设置有定位销;本方案的舷外机用正时皮带涨紧机构,通过偏心轮与涨紧器的双摆杆相互配合,可以在正时皮带有变松的趋势时,让偏心轮及时偏转,防止转动部件远离正时皮带;整体结构简单、稳定,可以适应舷外机的一些恶劣工作环境,能够满足舷外机的耐用性要求。够满足舷外机的耐用性要求。够满足舷外机的耐用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舷外机用正时皮带涨紧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舷外机用正时皮带涨紧机构,属于舷外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舷外机正时皮带一般采用弹性滚轮或轴承等部件进行涨紧,这些结构的应变性较差,当正时皮带松弛后,不能很好的跟进迫紧,并且稳定性较差,不能适应舷外机的一些恶劣工作环境,使用寿命也较差,不能满足舷外机的耐用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舷外机用正时皮带涨紧机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舷外机用正时皮带涨紧机构,包含外转动部件、偏心轮、螺杆和涨紧器;所述外转动部件设置在偏心轮上,螺杆穿过偏心轮的转动中心孔和涨紧器;所述偏心轮中设置有预紧器,偏心轮上设置有第一摆杆,涨紧器上设置有第二摆杆、柱塞和摆臂;所述预紧器与第二摆杆配合,柱塞与第一摆杆配合,摆臂上设置有定位销。
[0005]优选的,所述外转动部件为轴承部件。
[0006]优选的,所述偏心轮的转动中心孔上设置有轴套,螺杆与轴套配合。
[0007]优选的,所述预紧器包含预紧导套、预紧压柱和预紧弹簧,预紧弹簧设置在预紧导套中,预紧压柱与预紧弹簧和预紧导套配合,预紧压柱压住第二摆杆。
[000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09]本技术方案的舷外机用正时皮带涨紧机构,通过偏心轮与涨紧器的双摆杆相互配合,可以在正时皮带有变松的趋势时,让偏心轮及时偏转,防止转动部件远离正时皮带;整体结构简单、稳定,可以适应舷外机的一些恶劣工作环境,能够满足舷外机的耐用性要求。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1]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舷外机用正时皮带涨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舷外机用正时皮带涨紧机构移除涨紧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舷外机用正时皮带涨紧机构应用在舷外机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舷外机用正时皮带涨紧机构,包含外转动部件1、偏心轮2、螺杆3和涨紧器4;所述外转动部件1设置在偏心轮2上,外转动部件1为轴承部件,偏心轮2的转动中心孔为偏心孔,偏心轮2的转动中心孔上设置有轴套11,螺杆3与轴套11配合,螺杆3穿过偏心轮2的转动中心孔和涨紧器4的安装定位孔后,与舷外机的发动机箱体连接固定;所述涨紧器4上设置有摆臂8,摆臂8上设置有定位销9,定位销9也插在舷外机的发动机箱体上,涨紧器4通过螺杆3和定位销9两点固定。
[0016]所述偏心轮2中设置有预紧器,偏心轮2上设置有第一摆杆5,涨紧器4上设置有第二摆杆6和柱塞7;预紧器包含预紧导套12、预紧压柱13和预紧弹簧,预紧弹簧设置在预紧导套12中,预紧压柱13与预紧弹簧和预紧导套12配合,预紧压柱13顶住第二摆杆6,柱塞7顶住第一摆杆5。
[0017]本方案中,偏心轮2以螺杆3为转动中心,与涨紧器4可以相对转动,偏心轮2外圈的轴承在预紧器的作用下紧贴正时皮带10;当正时皮带10有变松的趋势时,偏心轮2上的第一摆杆5在涨紧器4的柱塞7的作用下,阻止轴承远离正时皮带10,保证涨紧效果。
[0018]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舷外机用正时皮带涨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外转动部件(1)、偏心轮(2)、螺杆(3)和涨紧器(4);所述外转动部件(1)设置在偏心轮(2)上,螺杆(3)穿过偏心轮(2)的转动中心孔和涨紧器(4);所述偏心轮(2)中设置有预紧器,偏心轮(2)上设置有第一摆杆(5),涨紧器(4)上设置有第二摆杆(6)、柱塞(7)和摆臂(8);所述预紧器与第二摆杆(6)配合,柱塞(7)与第一摆杆(5)配合,摆臂(8)上设置有定位销(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机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坚朱宇翔徐晓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百胜动力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