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42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3
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属于模具脱模机构技术领域。它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复板、上模框、下模框、顶针板、顶针固定板、下复板,上模框安装在上复板上,顶针板安装在顶针固定板上,下模框与下复板之间设置有模脚;上模组件的侧部安装有拉杆A,顶针组件的侧部设有限位装置块A,限位装置块A上活动安装有拉杆B,拉杆A与拉杆B之间对应设置,下模框上设置有与拉杆B上端部相配合的撞击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拉杆A及拉杆B,利用两个拉杆的配合结构,将制品安全顶出;通过设置拉杆B及撞击块,利用拉杆B及撞击块之间的配合结构及拉杆B与限位装置块A之间的铰接连接结构,及复位弹簧,实现顶针组件的自动复位。自动复位。自动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脱模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从模具中取出制品,一般的顶出机构有两种:一、注塑机顶出棍顶顶针板使得制品脱落,二、推料板上装有拉杆机构使得制品脱落。其中,第一种顶出方式中,顶出加复位时间较长,第二种顶出方式中,推料板拉杆机构不能自动复位,增加了顶出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开模并同步脱模的模具脱模机构。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复板、上模框、下模框、顶针板、顶针固定板、下复板,所述上模框安装在上复板上,两者组成上模组件,所述顶针板安装在顶针固定板上,两者组成顶针组件,所述下模框与下复板之间设置有模脚;
[000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的侧部安装有拉杆A,所述顶针组件的侧部设有限位装置块A,限位装置块A上活动安装有拉杆B,所述拉杆A与拉杆B之间对应设置,所述下模框上设置有与拉杆B上端部相配合的撞击块。
[000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B的下部插入限位装置块A中,并通过导套与限位装置块A铰接连接。
[0007]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B下部的侧面设有翻转凸起,所述翻转凸起与限位装置块A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
[0008]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B的上部设有上顶起凸块,上顶起凸块的上端为楔形结构。
[0009]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A为长杆件,其下部设有与上顶起凸块相配合的下顶起凸块。
[0010]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块的下部设有与上顶起凸块上端相配合的楔形结构。
[001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框与顶针板之间设有若干根复位弹簧。
[001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块A上设有便于拉杆B安装的凹槽,所述拉杆B的下部与凹槽侧壁之间留有旋转间隙。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拉杆A及拉杆B,利用两个拉杆之间的上顶起凸块与下顶起凸块之间的配合,移动上模组件,即可在拉杆A的作用下带动拉杆B移动,进而带动顶针组件移动,将制品顶出;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拉杆B及撞击块,利用拉杆B及撞击块之间的楔形配合结构,及拉杆B与限位装置块A之间的铰接连接结构,当拉杆B在拉杆A的带动下移动与撞击块接触时,在撞击块的碰撞作用下,拉杆B在限位装置块A上沿着导套做旋转运动,使得拉杆A与拉杆B相脱离,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实现顶针组件的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模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本专利技术的下模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专利技术的拉杆B与限位装置块A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本专利技术的拉杆B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块A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本专利技术模具开模过程中拉杆A与拉杆B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本专利技术模具开模过程中撞击块与拉杆B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本专利技术模具开模过程中拉杆B翻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上复板;2、拉杆A;3、撞击块;4、拉杆B;5、限位装置块A;6、下复板;7、顶针板;8、顶针固定板;9、上模框;10、下模框;11、模脚;12、上型腔;13、斜导柱;14、复位弹簧;15、导套;16、弹簧;18、限位面;19、下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相反,本专利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专利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专利技术。
[0028]请参阅图1

9,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复板1、上模框9、下模框10、顶针板7、顶针固定板8、下复板6。
[0029]上模框9上设置有上型腔12,上型腔12内设置有斜导柱13,上模框9安装在上复板1上,两者组成上模组件,顶针板7安装在顶针固定板8上,两者组成顶针组件。
[0030]下模框10上设有下型腔19,下模框10与下复板6之间设置有模脚11,下模框10与顶针板7之间设有若干根复位弹簧14,顶针板7上布置有多个顶杆。
[0031]上模组件两侧的侧部均安装有拉杆A2,两个拉杆A2成对角安装,拉杆A2的下部长杆件,其下部设有下顶起凸块21。
[0032]顶针组件的侧部设有限位装置块A5上,限位装置块A5上设有与拉杆A2相对应的拉杆B4,拉杆B4的上部设有上顶起凸块41,上顶起凸块41的上端为楔形结构。限位装置块A5上开设有凹槽,拉杆B4的下部通过导套15铰接设置在限位装置块A5上的凹槽内,拉杆B4下部一侧设有翻转凸起,所述翻转凸起与限位装置块A5上凹槽的底部之间通过弹簧16相连接,
凹槽与拉杆B4下部之间留有旋转间隙A,凹槽内设有便于拉杆B4下部安装的限位面18。
[0033]下模框10上设置有撞击块3,撞击块3的下部设有与上顶起凸块41上端相配合的楔形结构。
[0034]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该模具工作时水平放置,开模时,下模框10和下复板6组成的整体结构在外部设备的驱动下向外运动,与上模组件分离,分离时,在斜导柱13的驱动下使得模具中的直抽芯子20移动到安全距离,此时,拉杆A2与拉杆B3不接触,分离后,下模框10和下复板6组成的整体结构继续向外运动,当拉杆A2上的下顶起凸块21与拉杆B4上的上顶起凸块41接触时,由于拉杆A2的阻挡作用,使得拉杆B4与下模框10反向运动,进而带动顶针组件顶出放置在下型腔19中的制品,使其安全脱落,拉杆B4与下模框10继续反向运动时,拉杆B4与撞击块3之间的楔形接触面相抵,使得拉杆B4沿着导套15旋转摆动,拉杆A2与拉杆B4之间脱钩,然后,顶针板7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复位。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复板(1)、上模框(9)、下模框(10)、顶针板(7)、顶针固定板(8)、下复板(6),所述上模框(9)安装在上复板(1)上,两者组成上模组件,所述顶针板(7)安装在顶针固定板(8)上,两者组成顶针组件,所述下模框(10)与下复板(6)之间设置有模脚(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的侧部安装有拉杆A(2),所述顶针组件的侧部设有限位装置块A(5),限位装置块A(5)上活动安装有拉杆B(4),所述拉杆A(2)与拉杆B(4)之间对应设置,所述下模框(10)上设置有与拉杆B(4)上端部相配合的撞击块(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B(4)的下部插入限位装置块A(5)中,并通过导套(15)与限位装置块A(5)铰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开模同步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B(4)下部的侧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胜饶攀孙宽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