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焚烧炉布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0393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焚烧炉布风系统,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中部为燃烧仓,其特征是,所述燃烧仓内设置有布风系统,所述燃烧仓的仓底设置有炉床,所述布风系统包括设置于炉床内的布风管组;所述布风管组包括若干设置于炉床内的环形布风管,所述环形布风管沿炉床径向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环形布风管上设置有延伸向燃烧仓中部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风帽。通过在炉床内设置布风管组,利用布风管组上设置的出风口对炉床上的危废物进行补氧,确保焚烧过程中燃烧仓内形成稳定气流,在提供氧气保证燃烧状态符合设计要求的同时,利用气流对危废物进行搅动,避免物料堆积停滞产生灰渣结块导致熄炉,进一步提升燃烧效果。进一步提升燃烧效果。进一步提升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焚烧炉布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危废物焚烧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焚烧炉布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焚烧炉是常用于医疗及生活废品、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煤、燃油、燃气等燃料的燃烧,将要处理的焚烧物进行高温的焚毁碳化,以达到消毒的目的;现有的焚烧炉基本采用单一的大管进风,存在烟气所含杂质燃烧不充分,处理有机物所需的焚烧时间长等缺点。同时由于废气的流动不定性,因此其间断性的浓度差异会比较大,这样在燃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瞬间的局部燃烧过高的情况发生
[0003]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环保型废气焚烧炉”,其公告号“CN110812951A”,焚烧炉的侧身上开设有环形开口;环形开口上设有进风管道;进风管道包括上挡板、下挡板、旋流板和过滤装置;上挡板和下挡板均呈圆形状;旋流板设于焚烧炉外部的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过滤装置设于焚烧炉内部的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进风管道的一侧还设有进气口;焚烧炉的顶端设有输气管道;输气管道下方设有燃气进气管;燃气进气管上设有喷头。这种装置通过机械设计采用物理过滤法,降低废气中颗粒杂质的含量;同时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在充分利用热交换能量的同时,降低设备的侵蚀情况,并更利于焚烧炉内废料的排出,但是这种焚烧炉在进行强腐蚀性污染物焚烧处理,例如进行含氟危废处理时,上述焚烧炉无法保证强腐蚀性环境下稳定焚烧环境,很难在燃烧过程中对危废进行持续翻动维持充足氧气供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焚烧过程中无法保证对强腐蚀危废维持充足氧气环境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焚烧炉布风系统,通过在炉床内设置布风管组,利用布风管组上设置的出风口对炉床上的危废物进行补氧,确保焚烧过程中燃烧仓内形成稳定气流,在提供氧气保证燃烧状态符合设计要求的同时,利用气流对危废物进行搅动,避免物料堆积停滞产生灰渣结块导致熄炉,进一步提升燃烧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焚烧炉布风系统,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中部为燃烧仓,其特征是,所述燃烧仓内设置有布风系统,所述燃烧仓的仓底设置有炉床,所述布风系统包括设置于炉床内的布风管组;所述布风管组包括若干设置于炉床内的环形布风管,所述环形布风管沿炉床径向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环形布风管上设置有延伸向燃烧仓中部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风帽。所述布风管组设置于炉床底部,通过出风口连通燃烧仓,并通过出风口上的风帽与炉床上的危废物料直接接触;由于危废物料可能具有较强腐蚀性,因此风帽一般采用耐腐蚀材料降低腐蚀性影响。若干环形布风管以炉床中心为圆心呈靶体状态均匀分布,风帽在环形布风管圆周上设置,用于保证焚烧过程中燃烧仓底可获得稳定且均匀的干燥空气,有效避免仓内燃烧不均匀的现象,稳定控制燃烧状态扰动。布风管组内的干燥空气携带
氧气经风帽进入燃烧仓,辅助燃烧工作进行,在保证燃烧过程氧气充足的同时,在燃烧仓内形成气体流动,引导火焰对危废物料燃烧,还能对烟气流动方向产生影响,进一步提升充分燃烧效果,以此减少烟气中的含尘量。
[0007]作为优选,所述燃烧仓内还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于焚烧炉炉底的联结主轴,所述联结主轴上设置有搅拌臂,所述布风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搅拌臂上的若干中空管,所述中空管上设置有若干补氧孔。所述联结主轴用于驱动搅拌臂对炉床上的危废物料进行搅拌,可使得炉内温度均匀稳定。搅拌臂上的中空管与布风管组作用相似,在搅拌物料的同时对物料进行补氧,确保其燃烧效果稳定且充分;其补氧孔持续向外输出干燥空气,既可避免阻塞,亦可保证干燥空气持续向危废物料内补充气体,优化燃烧条件,同时可冷却在燃烧完成后产生的灰渣。
[0008]作为优选,所述布风系统还包括助燃空气风箱,所述助燃空气风箱与搅拌臂上的中空管连通。所述助燃空气风箱在鼓风装置的驱动下产生持续风力,确保布风系统获得稳定干燥空气。
[0009]作为优选,焚烧炉炉壁上设置有辅助燃烧器,辅助燃烧器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辅助热量,进一步提升燃烧效果。
[0010]作为优选,所述风帽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排风口倾斜向炉床方向出风,与水平倾角在0~30
°
之间,用于保证干燥空气进入危废物料底部,以此起到翻动物料的作用,使得远离搅拌臂的底层危废物料得到充分搅动和充足氧气,以此保证上下层燃烧的均匀性。
[0011]作为优选,所述风帽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以风帽中心为轴心螺旋向下分布。螺旋结构的排风口与直线型排风口不同,在排出干燥空气的同时,还能在风帽周围形成小型涡流,用于汇集燃烧过程产生的未充分燃烧颗粒物,避免其直接排出焚烧炉,而是继续在炉床上进行燃烧,配合搅动壁即回旋气道产生的炉内涡流提高物料翻转频率,以此实现物料充分燃烧,避免未燃烧物的生成程度。
[0012]作为优选,所述风帽可拆卸连接于出风口。由于危废物料具备较强腐蚀性,因此在焚烧过程中与物料直接接触的风帽会不可避免的遭到腐蚀,改为可拆卸设置的风帽便于对布风系统进行维护,延长了焚烧炉的使用周期,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中空管竖直设置于搅拌臂下方,中空管沿搅拌臂长度方向延伸排列,搅拌臂距连接主轴远端的中空管上的补氧孔数目多于距连接主轴近端的中空管上的补氧孔数目。由于由内向外的中空管线速度逐步增加,为保证燃烧仓各区域补氧量均匀,由内向外的中空管上的补氧孔数目逐步增加,使得补充进入燃烧仓内的空气流量由内向外逐步提升,有效保证固相和气相危废的燃烧均匀性。
[0014]作为优选,补氧孔由上至下排列在中空管的管壁上,且孔径逐渐变大。由于搅拌臂设置于炉床上方,因此炉床上的危废物料由上至下所接触的空气含量呈降低趋势,尤其是处于底层的贴合于炉床的危废物料所获得氧气是最少的,因此中空管上的补氧孔孔径随着深入危废物料的过程逐步增大,以此保证氧气的充分提供。
[0015]作为优选,所述燃烧仓侧壁上环设有回旋气道,所述回旋气道上设置有连通于燃烧仓的切向进气管。回旋气道为焚烧炉提供旋转动力空气;回旋气道的风道类型可以多样,可以是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等,设置方式可以是炉体外侧或嵌入炉体壁内;风道与焚
烧炉壁上设置有切向进气管,进气管与炉壁切向角度范围在0

30
°
;自回旋气道进入的空气沿炉壁切向运动,使炉内燃烧火焰形成旋转状态,使悬浮物料在炉膛上部完全燃烧。
[0016]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炉床内设置布风管组,利用布风管组上设置的出风口对炉床上的危废物进行补氧,确保焚烧过程中燃烧仓内形成稳定气流,在提供氧气保证燃烧状态符合设计要求的同时,利用气流对危废物进行搅动,避免物料堆积停滞产生灰渣结块导致熄炉,进一步提升燃烧效果;(2)搅拌臂上的中空管与布风管组作用相似,在搅拌物料的同时对物料进行补氧,确保其燃烧效果稳定且充分;其补氧孔持续向外输出干燥空气,既可避免阻塞,亦可保证干燥空气持续向危废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焚烧炉布风系统,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中部为燃烧仓,其特征是,所述燃烧仓内设置有布风系统,所述燃烧仓的仓底设置有炉床,所述布风系统包括设置于炉床内的布风管组;所述布风管组包括若干设置于炉床内的环形布风管,所述环形布风管沿炉床径向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环形布风管上设置有延伸向燃烧仓中部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风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布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燃烧仓内还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于焚烧炉炉底的联结主轴,所述联结主轴上设置有搅拌臂,所述布风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搅拌臂上的若干中空管,所述中空管上设置有若干补氧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布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布风系统还包括助燃空气风箱,所述助燃空气风箱与搅拌臂上的中空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布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焚烧炉炉壁上设置有辅助燃烧器,所述辅助燃烧器与燃烧仓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伟勇马晓军黎梦薇李秀朝项乐群蓝丽梅雷益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