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含氟危废处理的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40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氟危废处理的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顶部设有出烟口,炉体底部设有炉床,炉床中部设有排灰口,炉床上设有竖直的旋转主轴,旋转主轴上设有以其为旋转轴旋转的旋转臂,旋转臂上设有向炉床延伸的搅拌杆,所述炉床内设有底部供氧管,所述炉床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通风盖和/或第二通风盖,所述第一通风盖和第二通风盖上均设有分别连通底部供氧管和炉体内部的供氧通道,所述炉床、第一通风盖和第二通风盖均由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旋转臂和搅拌杆表面覆盖有耐腐蚀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周期长,维护频率低,运行维护成本低。护成本低。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含氟危废处理的焚烧炉


[0001]本技术涉及危废物质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含氟危废处理的焚烧炉。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危废即危险废物的产生量急剧增加。鉴于其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危废已成为我国正在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焚烧可以有效破坏危废中的有毒有害有机废物,减少废物的体积和质量,有利于废物的最终安全处置,是实现危废减量化、无害化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技术。
[0003]现有的危废物质通常通过回转窑焚烧处理,利用回转窑的旋转振动对危废物质进行充分焚烧。然而危废中有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含氟危废,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强腐蚀性的酸性气体,尤其是HF等氟化物。若利用回转窑焚烧含氟危废,回转窑的耐火材料层、隔热层、保温层在旋转振动过程中容易松动,产生气孔和小的裂缝间隙,在高温中遇到强腐蚀气体,腐蚀速度极快,容易出现脱落。由于回转窑整个内部都与含氟危废接触,在极短时间内就需要对回转窑进行全面维护更换。这就使得回转窑使用周期短、维护频率高、运行维护成本高。
[0004]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危废回转窑焚烧工艺”,其公开号CN112361351A,危废回转窑包括筒体,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转动密封连接有窑头罩和窑尾罩,窑尾罩的下部设有出渣口,窑头罩呈圆筒形,窑头罩的侧壁上设有主风孔和副风孔,主风孔位于窑头罩的顶部,主风孔与副风孔不在窑头罩的同一周向线上,主风孔靠近筒体设置,副风孔远离筒体一侧设置;将危废投放至筒体内进行焚烧,当筒体内的温度上升至1000℃~1150℃后,再从主风孔和副风孔向窑头罩内供入空气,且两者的风速一致;待危废焚烧后,再从出渣口将灰渣导出。该专利技术利用回转窑焚烧危废,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回转窑是动态的旋转振动窑炉,在旋转振动过程中耐火材料层、隔热层、保温层容易松动、产生气孔和小的裂缝间隙,焚烧含氟危废时,窑炉极易受到气体的强烈腐蚀出现脱落,导致窑炉很快就无法继续使用,需要频繁维护更换,运行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危废焚烧装置使用周期短,维护频率高,运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含氟危废处理的焚烧炉,使用周期长,维护频率低,运行维护成本低。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适用于含氟危废处理的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底部设有炉床,炉床上设有竖直的旋转主轴,旋转主轴上设有以其为旋转轴旋转的旋转臂,旋转臂上设有向炉床延伸的搅拌杆,所述炉床内设有底部供氧管,所述炉床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通风盖和/或第二通风盖,所述第一通风盖和第二通风盖上均设有分别连通底部供氧管和炉体内部的供氧通道,
所述炉床、第一通风盖和第二通风盖均为耐腐蚀构件,所述旋转臂和搅拌杆表面覆盖有耐腐蚀层。
[0008]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将含氟危废焚烧炉设置为静态炉,炉体和底部供氧构件固定不动,在焚烧过程中不易松动或产生缝隙,延缓腐蚀速度,使用周期长,维护频率低、成本低;焚烧炉中设置旋转的旋转臂和搅拌杆用于推动含氟危废旋转,旋转臂沿径向延伸,底部设置多个搅拌杆推动含氟危废在炉床上从圆周向圆心螺旋移动,含氟危废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干化并热解焚烧成灰渣并从排灰口排出,而充分焚烧后的烟气从顶部出烟口排出;而助燃空气则从底部通入进行供氧,助燃空气先通入底部供氧管,然后通过多个通风盖在炉体底部进行均匀供氧,由于底部供氧管设置在炉床内,在焚烧过程中,底部供氧管不会受到腐蚀,只有炉床和通风盖表面接触含氟危废,炉床、通风盖作为耐腐蚀构件,腐蚀速度较慢,且由于通风盖可拆卸连接在炉床上,更换维护通风盖非常方便;炉床优选使用浇注料,当炉床在长时间使用后腐蚀变薄,只需再浇注至原有厚度即可。
[0009]作为优选,所述底部供氧管包括若干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环形管,每个环形管上均分布有若干第一通风盖和/或第二通风盖。
[0010]环形管保证炉床周向上的充分布氧,多重环形管保证炉床径向上的充分布氧,且为在不同区域独立供氧提供保障。
[0011]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杆对应设置在相邻的环形管之间。
[0012]避免搅拌杆转动时与环形管上方凸出的通风盖互相干涉,避免损坏。
[0013]作为优选,炉体底部若干风箱,每个环形管底部分别通过风管连接一个风箱,风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0014]通过对应每个环形管单独设置流量控制阀对每个环形管独立供氧,方便调节不同径向位置的供氧量,例如靠近外周的热解区需氧量较少,可调低外侧环形管的氧气含量,而靠近中心的焚烧区需氧量较多,则调高内侧环形管的氧含量。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风盖为顶部封口的筒体,筒体筒壁上设有第一供氧孔。
[0016]通风盖可有多种形式,第一通风盖主要起到布氧作用,助燃空气从环形管出气后经筒内并通过第一供氧孔向含氟危废供氧,第一供氧孔可沿周向均布多组,保证通风盖周围的含氟危废均能得到充分燃烧。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供氧孔自内而外向下倾斜。
[0018]避免含氟危废倒灌入底部供氧管内,且保证向贴合在炉床上的危废进行有效供氧。
[001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风盖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通风盖中设有与底部供氧管连通的第二供氧管,所述第二通风盖中设有分别连通第二供氧管和炉体内部的第二供氧孔,所述第二通风盖中还设有分别连通第二供氧管和通孔的第三供氧孔。
[0020]虽然含氟危废的移动轨迹为螺旋状,通风盖对含氟危废的阻碍较小,但在某些位置仍然存在阻碍,可能会导致含氟危废被通风盖阻挡无法继续移动,在这些位置上设置第二通风盖,含氟危废在旋转臂推动下横向穿过通孔继续前移,通孔轴向优选与危废移动方向一致;而助燃空气则通过第二供氧管,一部分空气通过第二供氧孔向通风盖外部的含氟危废供氧,另一部分空气通过第三通风盖向通风盖通孔内的含氟危废供氧。第二供氧孔和第三供氧孔优选为斜向下设置,作用与第一供氧孔相同,另外,倾斜的第三供氧孔还有帮助
危废从通孔内推出的作用。对于燃烧需氧量较低的含氟危废也可以全部布置第二通风盖。
[0021]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底面为向通孔两端下倾的斜坡。
[0022]避免危废堆积在通孔内,及时向外排出。
[0023]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臂和搅拌杆中设有连通炉体内部的第二供氧通道。
[0024]通过设置第二供氧通道在危废上方增加一路供氧,进一步提升供氧能力,燃烧更为充分。
[0025]作为优选,所述炉体侧壁上设置有回旋供氧口,所述回旋供氧口围绕炉体侧壁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回旋供氧口的轴向与炉体侧壁切向形成夹角。
[0026]回旋供氧口沿着燃烧通道旋转方向供氧,使炉内的燃烧火焰形成旋转回流火焰,保证炉体内气相的充分燃烧。
[0027]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静态焚烧炉延缓腐蚀速度,使用周期长,维护频率低,运行维护成本低;(2)底部供氧布氧均匀,保证充分燃烧,且耐腐蚀性强,维护方便,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含氟危废处理的焚烧炉,包括炉体(1),炉体(1)底部设有炉床(2),炉床(2)上设有竖直的旋转主轴(3),旋转主轴(3)上设有以其为旋转轴旋转的旋转臂(4),旋转臂(4)上设有向炉床(2)延伸的搅拌杆(41),其特征是,所述炉床(2)内设有底部供氧管(5),所述炉床(2)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通风盖(6)和/或第二通风盖(7),所述第一通风盖(6)和第二通风盖(7)上均设有分别连通底部供氧管(5)和炉体(1)内部的供氧通道,所述炉床(2)、第一通风盖(6)和第二通风盖(7)均为耐腐蚀构件,所述旋转臂(4)和搅拌杆(41)表面覆盖有耐腐蚀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氟危废处理的焚烧炉,其特征是,所述底部供氧管(5)包括若干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环形管,每个环形管上均分布有若干第一通风盖(6)和/或第二通风盖(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氟危废处理的焚烧炉,其特征是,所述搅拌杆(41)对应设置在相邻的环形管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氟危废处理的焚烧炉,其特征是,炉体(1)底部设有风箱,每个环形管底部分别通过风管连接风箱,风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氟危废处理的焚烧炉,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军纪伟勇蓝丽梅李秀朝项乐群黎梦薇张家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