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道结构、发动机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35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进气道结构、发动机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进气道结构包括进气道主体,进气道主体的下端设有气道喉口,进气道主体上设有气道导管,进气道主体的纵断面具备气道上沿线和气道下沿线,气道下沿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下沿线下段和下沿线上段,气道上沿线和下沿线上段均为弧形段,且气道上沿线的弧形段自上至下弧形曲率均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进气道结构,在气道喉口位置没有做出调整,气道最小截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滚流比的同时不会降低进气道的流量系数。数。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气道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进气道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汽油机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气缸轴线垂直线旋转的有组织的旋流称为滚流。提高缸内气体的滚动强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进气道的滚流比,滚流比是燃烧室内滚动的混合气转动速率和发动机的转速的比率,数值越大说明燃烧效果越好,发动机动力越强。
[0003]常规气道设计过程中经常通过调整气道下沿线喉口位置结构来改变气流流动方向,以提高滚流比,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会导致气道最小截面积减小,流量系数降低严重,进而影响发动机的进气量,导致发动机功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道结构,旨在解决通过调整气道下沿线喉口位置结构来改变气流流动方向以提高滚流比的方式,会导致气道最小截面积减少,而导致流量系数降低严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进气道结构,包括进气道主体,所述进气道主体的下端设有气道喉口,所述进气道主体上设有气道导管,所述进气道主体的纵断面具备气道上沿线和气道下沿线,所述气道下沿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下沿线下段和下沿线上段,所述气道上沿线和所述下沿线上段均为弧形段,且所述气道上沿线的弧形段自上至下弧形曲率均逐渐减小。
[0006]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下沿线上段进口端的切线与所述气道上沿线交汇于所述气道导管和所述气道喉口之间。
[0007]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气道上沿线和所述下沿线上段的弧形圆心均位于所述进气道主体的下方。
[000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下沿线下段为直线段,且与所述下沿线上段圆滑过渡。
[000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进气道主体、所述气道喉口和所述气道导管一体成型。
[00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进气道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进气道主体的纵断面具备气道上沿线和气道下沿线,气道下沿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下沿线下段和下沿线上段,气道上沿线和下沿线上段均为弧形段,气道上沿线的弧形段自上至下弧形曲率均逐渐减小。气道上沿线和下沿线上段均为弧形段,可以形成对气流的导向结构,下沿线上段的弧形段可以使部分进气道本体底部的气流被导向气道上沿线,增加了正向气流流场强度,提高气道滚流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进气道结构,在气道喉口位置没有做出
调整,气道最小截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滚流比的同时不会降低进气道的流量系数。
[00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所述的进气道结构。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使用了该进气道结构,因此具备与进气道结构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进气道结构。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使用了该进气道结构,因此具备与进气道结构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气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气道结构的气道流向示意图。
[0018]图中:1、气道上沿线;2、下沿线上段;3、下沿线下段;4、气道导管;5、气道喉口;6、气道座圈;7、气缸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进气道结构进行说明。一种进气道结构,包括进气道主体,进气道主体的下端设有气道喉口5,进气道主体上设有气道导管4,进气道主体的纵断面具备气道上沿线1和气道下沿线,气道下沿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下沿线下段3和下沿线上段2,气道上沿线1和下沿线上段2均为弧形段,且气道上沿线1的弧形段自上至下弧形曲率均逐渐减小。
[0021]其中,进气道主体的下端通过气道座圈6连接在气缸盖7上,气道喉口5靠近于气道座圈6。
[00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进气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进气道主体的纵断面具备气道上沿线1和气道下沿线,气道下沿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下沿线下段3和下沿线上段2,气道上沿线1和下沿线上段2均为弧形段,气道上沿线1的弧形段自上至下弧形曲率均逐渐减小。气道上沿线1和下沿线上段2均为弧形段,可以形成对气流的导向结构,下沿线上段2的弧形段可以使部分进气道本体底部的气流被导向气道上沿线1,增加了正向气流流场强度,提高气道滚流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进气道结构,在气道喉口5位置没有做出调整,气道最小截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滚流比的同时不会降低进气道的流量系数。
[002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进气道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下沿线上段2进口端的切线与气道上沿线1交汇于气道导管4和气道喉口5之间。
[0024]本实施例中,气道下沿线的结构设计,不会降低流量系数,能够很好的提高滚流
比。因为如果交汇点过于靠上会增加气流流动过程中的阻力,降低气道流量系数;而如果交汇点过于靠下则不能起到将气道底部气流导向为正向气流的作用,不能很好地起到提升滚流比的效果。
[002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进气道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气道上沿线1和下沿线上段2的弧形圆心均位于进气道主体的下方。
[0026]本实施例中,气道上沿线1和下沿线上段2的弯曲方向一致,进气道主体形成自上端向下端逐渐缩颈的结构,便于气体通过进气道主体通过气道喉口5进入。
[0027]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进气道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下沿线下段3为直线段,且与下沿线上段2圆滑过渡下沿线上段2下沿线上段2下沿线上段2。
[0028]本实施例中,下沿线上段2和下沿线下段3圆滑过渡,也使得气流流动更加顺畅,减少流动阻力,有利于流量系数的提升。
[002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进气道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气道主体、气道喉口5和气道导管4一体成型。
[0030]本实施例中,进气道主体、气道喉口5和气道导管4一体铸造成型,且与气道座圈6和气缸盖7同时铸造而成,可应用性强且无需增加专用零部件,对内燃机的生产制造无影响。
[003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使用了上述的进气道结构。
[003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道结构,包括进气道主体,所述进气道主体的下端设有气道喉口,所述进气道主体上设有气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主体的纵断面具备气道上沿线和气道下沿线,所述气道下沿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下沿线下段和下沿线上段,所述气道上沿线和所述下沿线上段均为弧形段,且所述气道上沿线的弧形段自上至下弧形曲率均逐渐减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沿线上段进口端的切线与所述气道上沿线交汇于所述气道导管和所述气道喉口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道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孚干传巍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