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水雾灭火消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32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履带式水雾灭火消防机器人,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的移动机构、水炮和进水管,进水管用于连通水炮和外部水源,移动机构包括驱动轮,驱动轮转动设置在机体上,从动轮转动设置在机体上,位于驱动轮的一侧,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设置在驱动轮的转轴上,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设置在从动轮的转轴上,中间支撑组件设置在机体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第一减震弹性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二连杆和中间支撑组件,履带绕设在从动轮和驱动轮外侧,驱动轮带动履带行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消防机器人行走不稳定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履带式水雾灭火消防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
,具体的,涉及履带式水雾灭火消防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石油化工、高层建筑、大型商场以及娱乐场所比较集中并且与日俱增,各种致灾因素也急剧增多,消防安全显得日益重要。城市环境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各种楼房砖块阻塞通道,大型消防设备难以抵达火灾现场,只能由消防队员亲自灭火。消防队员在灭火过程中,由于环境复杂多变,经常造成人员伤亡,损失巨大。
[0003]所以消防机器人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火灾现场。火灾现场情况复杂,设计到一些障碍物,现有的消防机器人不能平稳的通过,使得喷水机器人行走不稳定,过于颠簸会影响水炮的喷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履带式水雾灭火消防机器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消防机器人行走不稳定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履带式水雾灭火消防机器人,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移动机构、水炮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用于连通所述水炮和外部水源,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0007]驱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0008]从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位于所述驱动轮的一侧,
[0009]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轮的转轴上,
[0010]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从动轮的转轴上,
[0011]中间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
[0012]第一减震弹性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中间支撑组件,
[0013]履带,绕设在所述从动轮和所述驱动轮外侧,所述驱动轮带动所述履带行进。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5]齿牙,有若干个,沿着所述履带内侧有序均匀设置,
[0016]拨动件,有若干个,沿着所述驱动轮的圆周方向有序均匀设置,所述拨动件与所述齿牙啮合传动。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履带沿着宽度方向具有两个边缘压边,所述齿牙位于两个所述边缘压边之间,
[0018]所述从动轮有若干个,沿着履带的宽度方向分为两排,两排所述从动轮分别滚动在两侧所述边缘压边上。
[00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支撑组件包括
[0020]第三连杆,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上,转轴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0021]第四连杆,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上,转轴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上均具有安装部,所述第一减震弹性件连接两个所述安装部,
[0022]芯轴,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芯轴上,
[0023]第五连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芯轴上,
[0024]压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五连杆上,滚动设置在所述履带内侧。
[002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履带沿着宽度方向的中部具有中部压边,所述齿牙沿着所述履带的宽度方向具有两排,两排所述齿牙分别位于所述中部压边两侧,所述压轮滚动在所述中部压边上。
[002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五连杆有两个,还包括
[0027]第二减震弹性件,连接两个所述第五连杆。
[002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水炮包括
[0029]水平转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转轴方向垂直于所述机体表面,
[0030]上下转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水平转动件上,随着所述水平转动件转动,所述上下转动件的转轴方向平行于所述机体表面,
[0031]喷头,设置在所述上下转动件上,与所述上下转动件同步转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喷头连通。
[003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33]伸缩调节杆,设置在所述上下转动件上,伸缩端设置在所述喷头上,所述伸缩调节杆用于调节所述喷头的喷水状态。
[003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35]降温喷射头,设置在所述机体表面,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用于向所述机体喷水降温。
[003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37]本技术中,为了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消防机器人行走不稳定的问题,当履带式水雾灭火消防机器人行进时,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转动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轮转动,驱动轮设置在第二链轮上,随第二链轮同步转动。从动轮和驱动轮分别位于履带行进方向的两端,将履带撑起,一般从动轮在前,驱动轮在后起到后驱的作用,运动过程中,驱动轮转动带动绕设在驱动轮上的履带向前或者向后行进,从动轮随转起到支撑履带的作用。
[0038]运动的过程中难免有颠簸,当履带压到障碍物时,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相同重量的消防机器人,履带式的对地面的压强更小,能够适配不同的路况。进一步还能够通过如下结构实现减震的作用,驱动轮的转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连杆,从动轮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杆,中间支撑组件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减震效果通过在履带上设置第一减震弹性件来实现,第一减震弹性件可以为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杆和中间支撑组件。
[0039]前方碰到障碍物时,一般履带前进时,前方的从动轮一般先遇到障碍物,从动轮遇到障碍物后通过第二连杆压缩第一减震弹性件,第一减震弹性件给从动轮一个回弹力,使得履带依旧保持张紧状态。
[0040]当履带下方压到凸起时,由于第一减震弹性件与两端的第二连杆和中间支撑组件
是转动连接的,所以下方压到障碍物时,从动轮被支起,第一减震弹性件随转,并且转动后被拉伸,第一减震弹性件的回弹力给从动轮一个向下的压力,使通过障碍物后从动轮恢复到原始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4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43]图2为本技术中喷头转动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3为本技术中移动机构示意图;
[0045]图4为本技术中移动机构主视图;
[0046]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7]图6为本技术中的中间支撑组件示意图;
[0048]图7为本技术中的中间支撑组件主视图;
[0049]图中:1、机体,2、移动机构,3、水炮,4、进水管,5、驱动轮,6、从动轮,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中间支撑组件,10、第一减震弹性件,11、履带,12、齿牙,13、拨动件,14、边缘压边,15、第三连杆,16、第四连杆,17、安装部,18、芯轴,19、第五连杆,20、压轮,21、中部压边,22、第二减震弹性件,23、水平转动件,24、上下转动件,25、喷头,26、伸缩调节杆,27、降温喷射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履带式水雾灭火消防机器人,包括机体(1)和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移动机构(2)、水炮(3)和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用于连通所述水炮(3)和外部水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驱动轮(5),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从动轮(6),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位于所述驱动轮(5)的一侧,第一连杆(7),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轮(5)的转轴上,第二连杆(8),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从动轮(6)的转轴上,中间支撑组件(9),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7)和所述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第一减震弹性件(10),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8)和所述中间支撑组件(9),履带(11),绕设在所述从动轮(6)和所述驱动轮(5)外侧,所述驱动轮(5)带动所述履带(11)行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水雾灭火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牙(12),有若干个,沿着所述履带(11)内侧有序均匀设置,拨动件(13),有若干个,沿着所述驱动轮(5)的圆周方向有序均匀设置,所述拨动件(13)与所述齿牙(12)啮合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水雾灭火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11)沿着宽度方向具有两个边缘压边(14),所述齿牙(12)位于两个所述边缘压边(14)之间,所述从动轮(6)有若干个,沿着履带(11)的宽度方向分为两排,两排所述从动轮(6)分别滚动在两侧所述边缘压边(14)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水雾灭火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组件(9)包括第三连杆(15),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7)上,转轴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第四连杆(16),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8)上,转轴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所述第二连杆(8)和所述第四连杆(16)上均具有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明张阳卢保龙杨杨于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三安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