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视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020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8
固视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固视训练时不便对健侧眼避光处理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且弧形的主体和训练灯,主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腰形且前后贯通的通槽,主体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其对应侧通槽连通的矩形槽,矩形槽内设有可折叠且可遮挡其对应侧通槽的避光板,主体前侧开设有位于两个通槽之间且开口朝前的让位槽,让位槽内铰接有上下轴向且可伸出主体的伸缩杆,训练灯与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主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带动可折叠的避光布左右移动对患者左右眼单独避光遮挡,便于对患者单眼进行固视训练。固视训练。固视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视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眼科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固视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由于表面麻醉并不麻醉眼外肌,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有自主的眼球运动,手术中常常因为患者眼球的活动而影响手术的进行,甚至导致虹膜的脱出,后囊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对患者眼部术前都需要进行固视训练,目前患者进行固视训练都是通过一只手遮挡一只眼,另一只手伸在眼前进行固视训练,促使患者单眼盯着目标保持不动至4到5分钟的训练,这样不仅不便对眼部进行有效的遮光处理,也起不到很好固视训练,同时也容易增加患者的疲惫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固视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固视训练时不便对健侧眼避光处理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且弧形的主体和训练灯,主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腰形且前后贯通的通槽,主体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其对应侧通槽连通的矩形槽,矩形槽内设有可折叠且可遮挡其对应侧通槽的避光板,主体前侧开设有位于两个通槽之间且开口朝前的让位槽,让位槽内铰接有上下轴向且可伸出主体的伸缩杆,训练灯与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主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
[0005]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带动可折叠的避光布左右移动对患者左右眼单独避光遮挡,便于对患者单眼进行固视训练。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阶梯剖左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右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左右方向且弧形的主体1和训练灯2,主体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腰形且前后贯通的通槽3,主体1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其对应侧通槽3连通的矩形槽4,矩形槽4内设有可折叠且可遮挡其对应侧通槽3的避光板5,主体1前侧开设有位于两个通槽3之间且开口朝前的让位槽6,让位槽6内铰接有上下轴向且可伸出主体1的伸缩杆7,训练灯2与伸缩杆7上端固定连接,主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8。
[0012]为了便于使避光板5能够更好的对通槽3进行遮挡,所述的矩形槽4内滑动连接有
上下方向的连接杆9,两个避光板5的相对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连接杆9固定连接。
[0013]为了便于连接杆9的滑动,及对其定位,所述的主体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其对应侧矩形槽4连通且开口朝上的滑道10,连接杆9上端经上下轴向的推杆11与其对应侧的滑道10滑动连接,主体1上侧开设有多个多边形且与滑道10连通的限位槽12,推杆11上端伸出滑道10且同轴滑动连接有与限位槽12形状一致的限位帽13,限位帽13可插入限位槽12内。
[0014]为了便于将主体1固定在患者眼部,所述的右侧的固定带8自由端设有口字形的卡扣14,左侧的固定带8自由端可穿过卡扣14且设有第一魔术贴15,左侧的固定带8外侧设有可与第一魔术贴15粘合的第二魔术贴16。
[0015]为了便于提高患者眼部的舒适度,所述的通槽3内设有环形且后端伸出主体1的硅胶眼垫17。
[0016]为了便于将伸缩杆7从让位槽6内拉出,所述的伸缩杆7外侧设有位于主体1前侧的拉环18。
[0017]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主体1放置的患者的眼部,随之将固定带8缠绕在患者的头部,将左侧的固定带8自由端穿过卡扣14,调整好松紧程度后,将第一魔术贴15和第二魔术贴16粘合在一起,便于将主体1稳定固定在患者的眼部,便于患者进行固视训练,且设有的硅胶眼垫17,便于提高患者眼部的舒适度;
[0018]需要对患者左侧的眼睛进行训练时,首先向左推动右侧的限位帽13带动推杆11沿滑道10向左滑动,促使推杆11带动连接杆9沿矩形槽4向左滑动,连接杆9带动避光板5沿矩形槽4向左滑动对右侧的通槽3进行遮挡,且此时限位帽13滑动至限位槽12的正上方,随之向下推动限位帽13沿推杆11向下滑动插入至对应侧的限位槽12内,对连接杆9的滑动进行定位,便于使避光板5稳定遮挡对应侧的通槽3,便于对患者其中一只眼进行避光遮挡;
[0019]然后通过拉环18将伸缩杆7和训练灯2从让位槽6内摆出,且伸缩杆7与主体1紧密连接,且伸缩杆7自身也是紧密连接的,不受外力时,能够使伸缩杆7处于稳定位置,便于调节训练灯2与患者眼部之间的距离,对患者的单眼进行更好的固视训练,需要对患者右侧的眼睛进行训练时,首先向上拉动右侧的限位帽13从限位槽12内抽出,不再使右侧的避光板5对右侧的通槽3遮挡,随之重复上述操作,促使左侧的避光板5对左侧的通槽3遮挡,对患者的右眼进行固视训练,训练完毕后,首先推动伸缩杆7向后摆动至让位槽6内,随之将第一魔术贴15和第二魔术贴16解除粘合状态,将左侧的固定带8从卡扣14内抽出,不再将主体1固定在患者眼部,将主体1取出存放。
[0020]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的固定带、主体、通槽和硅胶眼垫,不仅便于将主体固定在患者的眼部,也便于提高患者眼部的舒适度,设有的避光板、连接杆、推杆、限位帽和限位槽,便于带动避光板的左右移动对通槽进行更好的遮挡,便于对患者眼部遮挡进行固视训练,设有的伸缩杆和训练灯,便于通过伸缩杆调节训练灯与患者眼部之间的距离,便于进行眼部术前的训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固视训练装置,包括左右方向且弧形的主体(1)和训练灯(2),其特征在于,主体(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腰形且前后贯通的通槽(3),主体(1)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其对应侧通槽(3)连通的矩形槽(4),矩形槽(4)内设有可折叠且可遮挡其对应侧通槽(3)的避光板(5),主体(1)前侧开设有位于两个通槽(3)之间且开口朝前的让位槽(6),让位槽(6)内铰接有上下轴向且可伸出主体(1)的伸缩杆(7),训练灯(2)与伸缩杆(7)上端固定连接,主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视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槽(4)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接杆(9),两个避光板(5)的相对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连接杆(9)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视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其对应侧矩形槽(4)连通且开口朝上的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