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介入,特别是一种介入术后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1、脑血管介入手术一般通过股动脉进行穿刺,介入手术后需要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固定。
2、目前,一般用沙袋及绷带对穿刺点进行缠绕式加压止血固定,固定后沙袋内的沙子易因患者腿部的活动而向一侧聚集,进而导致沙袋的重心偏移,使沙袋对穿刺点的压迫效果减弱,最终导致穿刺点出血,因而,需要患者穿刺侧腿部长时间保持不动。
3、由于现有方式只对穿刺点进行加压止血固定而未固定患者腿部,因而患者需要靠毅力保持穿刺侧腿部不动,这不仅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不适,而且患者在睡眠时还易发生无意识地腿部活动,进而易造成穿刺点出血,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介入术后固定支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压迫止血方式不能制动患者腿部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的顶板,顶板左下端设有l形板,l形板上设有位于l形板上阶梯面与顶板之间的压板,压板可上下移动,顶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术后固定支架,包括左右方向的顶板(1),其特征在于,顶板(1)左下端设有L形板(2),L形板(2)上设有位于L形板(2)上阶梯面与顶板(1)之间的压板(3),压板(3)可上下移动,顶板(1)右端面为弧口朝右下的弧形面,顶板(1)右侧下端设有固定带(4),固定带(4)上套装有左右贯通的滑套(5),滑套(5)下端设有气囊(6),气囊(6)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胶布(7),顶板(1)右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避让槽(8),避让槽(8)底部设有固定环(9),顶板(1)下侧开设有开口朝右且左侧与避让槽(8)连通的连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固定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术后固定支架,包括左右方向的顶板(1),其特征在于,顶板(1)左下端设有l形板(2),l形板(2)上设有位于l形板(2)上阶梯面与顶板(1)之间的压板(3),压板(3)可上下移动,顶板(1)右端面为弧口朝右下的弧形面,顶板(1)右侧下端设有固定带(4),固定带(4)上套装有左右贯通的滑套(5),滑套(5)下端设有气囊(6),气囊(6)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胶布(7),顶板(1)右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避让槽(8),避让槽(8)底部设有固定环(9),顶板(1)下侧开设有开口朝右且左侧与避让槽(8)连通的连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板(2)左侧壁上开设有左右贯通且上下方向的滑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