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977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包括储罐、用于支撑储罐的支架、连接在储罐上的进料管、与进料管可拆卸连接且用于密封进料管管口的密封机构、出料管、连接在储罐上的通气管及设置在储罐上的视镜,出料管的一端与储罐底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位于储罐的侧方,且出料管的另一端的管口为出料口,出料口朝下,出料管上设置阀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能够快速高效的对聚氨酯树脂进行包料、压料处理,为需要两种或更多种不同聚氨酯树脂进行混合操作的工序,大大节约包装时间、运送及投料时间,且储罐内残留树脂少,减少树脂品质的批间差异及降低树脂生产的人工成本等。且该压料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规模推广使用。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氨酯树脂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用于在聚氨酯树脂生产过程中,将高粘度聚氨酯树脂压入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合成革行业的蓬勃发展,原有风格的合成革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对聚氨酯树脂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合成革的差异化需求,需要合成出风格迥异的聚氨酯树脂,常用的方法有:(1)在聚氨酯树脂中掺杂某些特殊的添加剂;(2)某些特殊原料或者工艺制备出的聚氨酯树脂;(3)使用两种或三种不同物性的聚氨酯树脂混合均匀。其中,第(3)种方法成本最低,也是目前树脂厂最常用的方法。通常聚氨酯树脂厂的反应釜,每釜料可以生产12吨树脂,整个生产过程耗费的时间约为10~12h,做出的成品树脂粘度为20~24万(cps/℃)。
[0003]当需要将两种或三种树脂混合时,需要先对每种树脂进行包装,然后再将其倒入另一反应釜中。通常树脂厂采用的包装方法是将制备好的聚氨酯树脂包装进200kg不锈钢桶中,然后再运至反应釜,在叉车的帮助下倒入反应釜,继续搅拌均匀,该釜料才算最终完成。一釜12吨的树脂需要60只不锈钢桶包装,如果另一只反应釜需要6吨的不同树脂混合,则需要30只200kg不锈钢桶包装,并将其挨个倒入另一种反应釜,过程耗时费力。并且30只不锈钢桶中装有的树脂也不会完全倒干净,残留量也会较多,降低了树脂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包装耗时长、运送耗时费力、树脂残留过多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有效节约树脂的包装时间及投料时间,树脂残留少,减少树脂品质的批间差异及减少树脂生产的人工成本等。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包括储罐,所述压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储罐的支架、连接在所述储罐上的进料管、与所述进料管可拆卸连接且用于密封所述进料管管口的密封机构、出料管、连接在所述储罐上的通气管及设置在所述储罐上的视镜,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储罐底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位于所述储罐的侧方,且所述出料管的所述另一端的管口为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朝下,所述出料管上设置阀门。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出料管的所述一端连接在所述储罐底部的侧方,所述出料管为弯管。
[0008]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管包括一端与所述储罐连接的第一段及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为U型段,所述U型段的U型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出料管的所述出料口为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的管口。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与所述进料管可拆卸连接的管盖及位于所述管盖和进料管之间的密封圈。
[0010]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盖上对应所述进料管的位置开设通孔,所述进料管的端面对应所述管盖的通孔的位置开设螺纹孔,当所述管盖和进料管连接时,通过螺母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储罐底部的多个支撑脚,多个所述支撑脚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进料管连接在所述储罐顶部,所述通气管连接在所述储罐顶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视镜设置在所述储罐的侧部。
[0014]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视镜设置2个,2个所述视镜对称设置在所述储罐的相对二侧,所述视镜的材质为耐腐蚀树脂。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储罐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压料装置还包括静电夹。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7]采用本技术的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能够快速高效的对聚氨酯树脂进行包料、压料处理,为需要两种或更多种不同聚氨酯树脂进行混合操作的工序,大大节约包装时间、运送及投料时间,且储罐内残留树脂少,减少树脂品质的批间差异及降低树脂生产的人工成本等。且该压料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的进料管与管盖的连接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储罐;2、进料管;3、支撑脚;4、管盖;5、密封圈;6、出料管;6a、第一段;6b、第二段;7、视镜;8、阀门;9、通气管;10、通孔;1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2]如图1~2所示的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包括储罐1、用于支撑储罐1的支架、连接在储罐1上的进料管2、与进料管2可拆卸连接且用于密封进料管2管口的密封机构、出料管6、连接在储罐1上的通气管9及设置在储罐1上的视镜7,出料管6的一端与储罐1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位于储罐1的侧方,且该另一端的管口为出料口,出料口朝下设置。
[0023]出料管6的一端连接在储罐1底部的侧方,出料管6为弯管。如此设置便于将出料管6直接对准反应釜的进料口,而无需多余管路将出料管6与反应釜的进料口连接,方便快捷。本例中,出料管6包括一端与储罐1连接的第一段6a及一端与第一段6a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段6b,第二段6b为U型段,U型段的U型开口朝下设置,出料管6的出料口为第二段6b的管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段6a的一端也可连接在储罐1的底部,第一段6a采用弯管,使得第一段6a的另一端延伸出储罐1侧方。
[0024]参见图2,密封机构包括与进料管2可拆卸连接的管盖4及位于管盖4和进料管2之间的密封圈5,密封圈5的材质为橡胶材质。管盖4上对应进料管2的位置开设通孔10,进料管
2的端面对应通孔10的位置开设螺纹孔11,当管盖4和进料管2连接时,通过螺母的一端穿过通孔10后与螺纹孔11螺纹连接。通孔10也可设置为螺纹孔。
[0025]本例中,支架包括设置在储罐1底部的多个支撑脚3,多个支撑脚3在储罐1底部均匀分布,多个支撑脚3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如可以是4个支撑脚3,每个支撑脚3为空心闭合不锈钢结构,厚度为5mm左右,顶部焊接在储罐1底部,4个支撑脚3能够支撑储罐1盛满聚氨酯树脂时的重量,且还具有耐腐蚀性能。压料装置运送过程中,通过电动叉车的货叉放置于储罐1底部将储罐1抬升,然后经电梯运至需要添加树脂的反应釜的进料口。
[0026]本例中,进料管2连接在储罐1的顶部,进料管2的直径为30cm,当反应釜中的聚氨酯树脂合成完成时,使聚氨酯树脂经进料管2流入储罐1内部,较大口径的设置便于树脂的流入,避免树脂流至储罐1的罐壁上,造成污染。待树脂装满储罐1,垫上密封圈5,盖上管盖4,拧紧螺母。
[0027]通气管9连接在储罐1顶部,压料时,在通气管9上连接压缩空气管道,压缩空气通过通气管9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包括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储罐的支架、连接在所述储罐上的进料管、与所述进料管可拆卸连接且用于密封所述进料管管口的密封机构、出料管、连接在所述储罐上的通气管及设置在所述储罐上的视镜,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储罐底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位于所述储罐的侧方,且所述出料管的所述另一端的管口为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朝下,所述出料管上设置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的所述一端连接在所述储罐底部的侧方,所述出料管为弯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包括一端与所述储罐连接的第一段及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为U型段,所述U型段的U型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出料管的所述出料口为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的管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与所述进料管可拆卸连接的管盖及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琴李静窦超张涛唐雄谢恩朱文东徐少文严鹏
申请(专利权)人: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