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消除进水时自带气泡和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972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消除进水时自带气泡和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包括内部设有五通结构的腔体,五通结构上形成了五个连接口和中心腔室,五个连接口包括:与腔体顶部内壁连接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分别安装连通中心腔室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中心腔室的顶壁设置成具有预设倾斜角度的导气斜坡;与腔体底部内壁连接的第五连接口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进水时附带的气泡不会残留在检测装置内部,消除内壁析出的气泡,解决因气泡遮挡紫外光或红外光而影响水质指标检测数值的问题,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第五连接口处添加红外装置检测浊度或者排空接头,排空的时候,可以完全去除析出的气泡,下次进水检测的准确率会大幅提高,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消除进水时自带气泡和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消除析出气泡以及进水时水中自带的气泡的水质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数水源的水质都不达标,溶入了大量的矿物质,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必须对水源的水质进行检测,掌握各项水质指标变化情况,保证水质安全。针对城市管网的水质问题申请号为CN201720119647.5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余氯检测流通池,水质监测器的流通池,孔道与容纳腔均呈45
°
角依次升高连接进行有效的消泡,保证传感器测量不堆积气泡,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申请号CN202010782300.5,则提供了透明度、酸碱度、气味以及颗粒物4种水质监测,通过消泡器和缓速器的配合一级一级把气排出,可以有效减小水流中气泡或流速对监测器的干扰有效提高监测的精度;申请号 CN201720791553.2,水流入消泡缸体后,会在消泡缸体内缓慢流动,充分消除水中气泡,然后流入下方的测量缸体,同时传感器探头与检测水体呈45
°
,不易积累气泡和污物,使检测数据更加稳定精确。
[0003]日常生活使用的水中一般都有溶于水的气体,由于温度的变化和时间的延长,溶于水的气体会慢慢的释放,水与容器壁接触的地方就会出现很多小气泡,这些析出气泡会直接导致水质检测的数据不准确,以上这些水质监测装置均未考虑到这个因素,因此有必要设置一种利于消除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利于消除进水时自带气泡和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能够排除进水时产生的气泡,还能够消除内壁析出的气泡,可以解决因气泡遮挡紫外光或红外光而影响水质指标检测数值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利于消除进水时自带气泡和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腔体的内部设有五通结构,五通结构上形成了五个连接口和中心腔室,腔体对应五个连接口的位置上开设贯穿腔体的安装口,各连接口与对应的安装口位于同一条中心线上;五个连接口包括:
[0007]与腔体顶部内壁连接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且在第一连接口处安装进水口、在第二连接口处安装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平行设置且连通中心腔室;
[0008]与腔体底部内壁连接的第五连接口,在第五连接口处安装红外装置和红外窗口、或安装排空接头;
[0009]分别与腔体相对侧壁连接的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且在第三连接口处安装PD 接收窗口和PD接收装置、在第四连接口处安装紫外窗口和紫外装置。
[0010]具体地,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中心腔室的顶壁设置成具有预设倾斜角度的导气斜坡,导气斜坡的角度范围为0
°
~15
°

[0011]具体地,所述五个连接口的剖面均设置为阶梯式凹槽结构,阶梯式凹槽结构的形状为:与腔体内壁连接的一侧直径大于与中心腔室连接的一侧直径。
[0012]具体地,所述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和第五连接口处均设有T形结构的实心石英, T形结构包括头部和连接块;头部位于阶梯式凹槽结构与腔体内壁连接一侧,连接块穿过阶梯式凹槽结构连接到中心腔室,连接块与阶梯式凹槽结构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漏水的密封圈。
[0013]具体地,所述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和第五连接口处的阶梯式凹槽结构内设置位于实心石英外侧的结构件,结构件用于固定实心石英、安装和固定PD接收装置、紫外装置或红外装置。
[0014]具体地,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壁与阶梯式凹槽结构之间均设有一组用于加固的注塑件和用于防止漏水的密封圈,注塑件位于阶梯式凹槽结构与腔体内壁连接的一侧,密封圈位于阶梯式凹槽结构与中心腔室连接的一侧。
[0015]具体地,所述水质监测装置还包括设有数据处理装置的用户终端,中心腔室用于存储待检测的水体,PD接收装置通过接收对面侧壁上的紫外装置从紫外窗口发出的紫外光线数值,实现水体TOC检测;PD接收装置通过接收红外装置从红外窗口向中心腔室内发出的红外光线数据,实现水体浊度检测;PD接收装置将检测到的数值传送至用户终端。
[0016]具体地,进水管、出水管和排空接头采用2分PE管、3分PE管或6分PE管中任意一种。
[0017]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8](1)本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竖直安装。
[0019](2)本技术的装置通水时不产生气泡,通过导气斜坡可以排除随着水流进来的气泡,装置内部无死角,利于排出水体自带气泡,通过排空接头有效去除内壁析出气泡,使水质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0020](3)本技术的装置创新性地采用五通结构和相同的五个阶梯式凹槽,通水口与检测口采用不同的固件加以区分,紫外装置与传感器装置可根据需求调换位置,进出水口也不必明确区分,在检测TOC的同时,可以选择添加红外装置检测浊度或者添加排空接头更好地消除析出气泡,在检测结束后排出腔体内部液体,延长腔体使用寿命。
[0021](4)本技术中腔体和阶梯式凹槽结构可采用一体式结构,通过可以制作模具,前后模直接脱模、四面抽芯后制得,简化了制造工艺和成本。
[0022](5)本技术的装置为全封闭装置,可耐爆破压力3.5MPa,静压1.6MPa,持续时间达15min。
附图说明
[0023]附图1为一种利于消除进水时自带气泡和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第五接口连接红外装置的剖视图;
[0024]附图2为一种利于消除进水时自带气泡和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第五接口连接排空接头的剖视图;
[0025]附图3为一种利于消除进水时自带气泡和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第五接口连接红外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26]附图4为一种一种利于消除进水时自带气泡和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第五接
口连接排空接头的整体结构图;
[0027]其中,1

进水口、2

出水口、3

PD接收装置、4

紫外装置、5

排空接头、6

腔体、7
‑ꢀ
中心腔室、71

第一连接口、72

第二连接口、73

第三连接口、74

第四连接口、75

第五连接口、9

密封圈、10

注塑件、11

实心石英、12

结构件、13

导气斜坡、14

紫外窗口、 15

PD接收窗口、16

红外装置、17

红外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消除进水时自带气泡和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6),腔体(6)的内部设有五通结构,五通结构上形成了五个连接口和中心腔室(7),腔体(6)对应五个连接口的位置上开设贯穿腔体(6)的安装口,各连接口与对应的安装口位于同一条中心线上;五个连接口包括:与腔体(6)顶部内壁连接的第一连接口(71)和第二连接口(72),且在第一连接口(71)处安装进水口(1)、在第二连接口(72)处安装出水口(2),进水口(1)和出水口(2)平行设置且连通中心腔室(7);与腔体(6)底部内壁连接的第五连接口(75),在第五连接口(75)处安装红外装置(16)和红外窗口(17)、或安装排空接头(5);分别与腔体(6)相对侧壁连接的第三连接口(73)和第四连接口(74),且在第三连接口(73)处安装PD接收窗口(15)和PD接收装置(3)、在第四连接口(74)处安装紫外窗口(14)和紫外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消除进水时自带气泡和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进水口(1)和出水口(2)之间的中心腔室(7)的顶壁设置成具有预设倾斜角度的导气斜坡(13),导气斜坡(13)的角度范围为0
°
~1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消除进水时自带气泡和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连接口的剖面均设置为阶梯式凹槽结构,阶梯式凹槽结构的形状为:与腔体(6)内壁连接的一侧直径大于与中心腔室(7)连接的一侧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于消除进水时自带气泡和析出气泡的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口(73)、第四连接口(74)和第五连接口(75)处均设有T形结构的实心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强李宏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一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