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台后锚固结构的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砟轨道
,具体涉及一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台后锚固结构的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无砟轨道结构被广泛地应用。我国高铁板式无砟轨道分为单元和纵连两种结构类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与其他无砟轨道相比,其主要特征为路基区段轨道板和桥梁区段底座与轨道板均纵向连续铺设,轨道板板间采用精轧螺纹钢筋纵向连接、并浇筑微膨胀混凝土。轨道结构特征决定了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在温度变化、列车制动荷载、下部基础变形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纵向附加力比其他砟轨道显著增加。
[0003]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在温度力、制动力等荷载共同作用下结构内部会产生明显的纵向力,从而发生位移。在高速铁路长大桥梁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的桥梁两端设置摩擦板及端刺结构组成的锚固体系,严格控制台后锚固体系中端刺结构的纵向位移,可以实现底座板和轨道板跨梁缝连续铺设。
[0004]随着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服役时间的延长,会出现个别台后锚固体系与路基土体间的作用力不足以平衡温度力、制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台后锚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固结构包括摩擦板和端刺;所述的加固方法包括:摩擦板下加固方法和端刺周围加固方法;其中,所述的摩擦板下加固方法包括:打注浆孔,装注浆管,注浆;在摩擦板下脱空以及摩擦板下松散土体内形成充填浆液、挤密浆液和渗透浆液;所述的端刺周围加固方法包括:打注浆孔,插设注浆管,注浆,提管,循环注浆;在端刺侧面和底部的脱空以及端刺侧面和底部松散土体内形成充填浆液、挤密浆液和渗透浆液;所述摩擦板下的充填浆液、挤密浆液和渗透浆液与端刺周围的充填浆液、挤密浆液和渗透浆液连接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台后锚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板下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摩擦板的上表面标记注浆孔位置,竖直向下钻孔;B.在注浆孔内安装套封注浆管,注浆管通过密封套密封并将注浆管固定在摩擦板上;C.使用注浆设备进行注浆;D.当摩擦板高程增长超过0.2mm时停止浆液的注入;E.全部摩擦板的注浆孔完成注浆加固后,采用封孔材料对注浆孔进行封堵;F.浆液在摩擦板下脱空进行充填形成充填浆液,浆液在摩擦板下松散土体进行劈裂挤入形成挤密浆液,浆液在摩擦板下松散土体进行渗透形成渗透浆液;G.充填浆液、挤密浆液、渗透浆液在凝结硬化后实现摩擦板下充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台后锚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注浆孔直径为30mm
‑
200mm,打孔深度为400mm
‑
600mm,注浆孔之间横向间距为1m
‑
6m,注浆孔之间纵向间距为1m
‑
6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台后锚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注浆管的安装深度为400mm
‑
600mm,注浆管外径为20mm
‑
15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台后锚固结构的加固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新国,李书明,刘竞,潘永健,杨怀志,黄安宁,蔡德钩,谷永磊,刘克飞,朱星盛,张驰,王健,杨德军,姜子清,刘浩,熊亮,谢良瑾,谢永江,姚建平,楼梁伟,柴金川,王有能,洪剑,郭超,李康,石越峰,赵康云,刘相会,王月华,李颖,张旭,郁培云,郑新华,胡家林,周骏,刘博影,王伟唯,饶云兵,窦东斌,丁威,郭飞翔,李诗卉,张也,
申请(专利权)人: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