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平面光转换的少模模式转换放大的通信接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由空间激光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平面光转换的模式转换放大的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是利用激光作为载波在空间中实现通信的一种技术手段,与传统微波通信相比,具有传输速率快、通信容量大、抗电磁干扰性能强、保密性高等优点,且其通信终端体积小、功耗低、实用性极高,近年来逐渐成为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对增强空间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安全性以及未来深空探测意义重大。
[0003]现有的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在接收端的输入模块采用光纤接收激光光束。但是,我们在实际大气激光通信接收过程中,经常会有较大弥散光斑(~100μm量级),导致系统耦合效率极低,接收光功率微弱乃至通信中断。同时耦合过程中大气湍流将引起光强闪烁,也将导致耦合进光纤的能量产生时变抖动,这将打断通信的连续性。然而,用传统方法解决较大弥散光斑,效果并不理想。为此,进一步研究空间光到光纤耦合问题(特别是针对较大弥散光斑)是非常有意义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平面光转换的模式转换放大的接收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窄线宽激光器(1)、信号源(2)、电信号驱动器(3)、光调制器(4)、光功率放大器(5)、发射天线(6)、接收天线(7)、光纤传像束(8)、准直器一(9)、空间光调制器(10)、平面反射镜(11)、准直器二(12)、多芯少模光纤一(13)、多芯少模光纤前置光放大器(14)、多芯少模光纤二(15)、多个探测器(16)、多个数模转换器(17)和数字信号处理器(18);所述信号源(2)、电信号驱动器(3)与光调制器(4)依次通过电缆连接,窄线宽激光器(1)、光调制器(4)、光功率放大器(5)、发射天线(6)依次通过单模光纤连接,发射天线(6)经过大气湍流与接收天线(7)通信,接收天线(7)、光纤传像束(8)和准直器一(9)依次通过光纤连接,光纤准直器一(9)出射光轴以小于法线夹角5
°
的方式对准空间光调制器(10),空间光调制器(10)和平面反射镜(11)平行放置,准直器二(12)入射光轴以小于法线夹角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郭代芳,宫喜宇,程欣,佟首峰,姜会林,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