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筱军专利>正文

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81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绕线机,它包括绕线机构、排线机构、电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线机构(B)主要由步进电机(12)、传动部分(Ⅰ)、移位部分(Ⅱ)、行程控制机械部分(Ⅲ)和排线架(1)构成,步进电机(12)带动传动部分(Ⅰ),传动部分(Ⅰ)带动移位部分(Ⅱ),接收移位部分(Ⅱ)信息、控制排线架(1)的行程控制机械部分(Ⅲ)的位置对应于移位部分(Ⅱ),该行程控制机械部分(Ⅲ)包含有光耦座(6)、光耦(2)、调节丝杆(3),光耦(2)装在光耦座(6)上,光耦座(6)穿在调节丝杆(3)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电器行业规模化绕制线圈的设备,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绕制变压器、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线绕电阻、电感、仪器仪表等线圈的绕线机
技术介绍
绕线机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设备,现有的绕线机主要由电机、机械传动和电器控制箱42组成。机械传动包括绕线机构和排线机构,机械传动由电机46、皮带轮44、三角皮带45、旋转主轴39、放线架35、贮线筒36、涡轮蜗杆箱41、心形凸轮40、轴机箱37、座壳38、排线机构43构成,参见图9-图12。电器控制箱42采用单片机控制。这种绕线机使用中有以下缺点1、由于用心形凸轮推动排线架排线,排线架本身有间隙这样排线不整齐。2、由于用机械结构排线,漆包线不能间绕与自动跳槽绕制线圈。3、排线架原点调整不方便。4、由于交流电机控制没有慢启动,慢停止功能,绕制线圈的圈数精度不是很精确,交流电机转动惯性无规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排线整齐、绕线圈数准确,能实现自动跳槽绕线,操作及调整比较方便的绕线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绕线机,它包括绕线机构、排线机构、电器控制器,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机,它包括绕线机构、排线机构、电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线机构(B)主要由步进电机(12)、传动部分(I)、移位部分(II)、行程控制机械部分(III)和排线架(1)构成,步进电机(12)带动传动部分(I),传动部分(I)带动移位部分(II),接收移位部分(II)信息、控制排线架(1)的行程控制机械部分(III)的位置对应于移位部分(II),该行程控制机械部分(III)包含有光耦座(6)、光耦(2)、调节丝杆(3),光耦(2)装在光耦座(6)上,光耦座(6)穿在调节丝杆(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电器控制器(C)包括电源部分(IV)、单片机(V)、键盘显示部分(VI)、变频器控制交流电机部分(VII)、步进电机同步跟踪部分(VIII)、计数部分(IX)、行程控制部分(X)和电池保护部分(XI),电源部分(IV)与单片机(V)相联,单片机(V)分别与键盘显示部分(VI)、变频器控制交流电机部分(VII)、步进电机同步跟踪部分(VIII)、计数部分(IX)、行程控制部分(X)、电池保护部分(XI)相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部分(I)包含有同步带轮(11)和同步带(10),移位部分(II)包含有滚珠丝杆(20)、螺母移动块(17)、限位档片(18)和移动杆(7),同步带轮(11)的主动轮紧固在步进电机(12)的转轴上、其从动轮与滚珠丝杆(20)同轴,螺母移动块(17)与滚珠丝杆(20)啮合,螺母移动块(17)的两边垂直固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筱军
申请(专利权)人:程筱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