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AN总线驱动芯片的滤波防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74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驱动芯片的滤波防护电路,属于航空电气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CAN总线隔离驱动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级防护电路,一级防护电路为浪涌防护,二级防护电路为静电防护,在此基础上增加片式共模电感以及共模电容进行防护,可大大提高电路抗干扰能力。其中,采用瞬态抑制二极管、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作为CAN总线接口防护器件,并通过串并联电阻限流增加电路的可靠性,通过绕线片式电感、共模电容对CAN总线进行滤波,形成两级防护电路;电路元器件数量少可靠性高,参数选择简单,适用范围广,环境适用性强,具有典型推广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AN总线驱动芯片的滤波防护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电气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驱动芯片的滤波防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CAN总线最早应用于汽车行业,采用差分信号传输,避免信号的反射和干扰。随着CAN总线的高性能和可靠性逐步被认可,因此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船舶、航空等行业。应用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更为恶劣的工作条件,尤其在应用于航空领域时,受机载复杂工况影响,可能在总线上引入较强浪涌干扰电压,对CAN总线模块内部芯片造成损坏,同时可能影响整个CAN通讯链路功能,影响系统任务完成,为提高系统可靠性,需在CAN总线通讯接口增加滤波防护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滤波防护电路,以防止外界较大能量干扰损坏内部模块,而且能够大大提高CAN总线数据抗干扰能力。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CAN总线驱动芯片的滤波防护电路,包括信号隔离芯片、CAN总线驱动芯片、内部二级防护滤波电路和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CAN总线信号经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进行浪涌防护,滤除总线干扰信号,再经过内部二级防护滤波电路进行静电防护和限流处理,最终经处理后的CAN总线信号经CAN总线驱动芯片完成电平转换、信号隔离芯片进行光电隔离后输出。
[0007]优选地,所述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V2、V3,共模电容C1、C2、C3、C4,其中,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4脚分别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V3的第1脚以及电容C3的一端进而输出至CAN总线CAN_L端,C3的另一端与C4的一端相连,C4的另一端连接机壳地,瞬态抑制二极管V3的第2脚连接机壳地;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3脚分别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V2的第1脚以及电容C1的一端进而输出至CAN总线CAN_H端,C1的另一端与C2的一端相连,C2的另一端连接机壳地,瞬态抑制二极管V2的第2脚连接机壳地。
[0008]优选地,所述共模电感L1为绕线片式电感。
[0009]优选地,所述内部二级防护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R2,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V1,其中,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1脚、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V1的第2脚相连,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2脚、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V1的第1脚相连,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V1的第3脚与5V电源地相连。
[0010]优选地,所述CAN总线驱动芯片U2的第1脚,即发送输入引脚和第4脚,即接收输入引脚与U1相连,U2的第2脚和第8脚接5V电源地,第3脚接+5V电源;U2的第6脚,即低电平CAN总线CAN_L,以及U2的第7脚,即高电平CAN总线CAN_H分别与电阻R1和R2的另一端相连。
[0011]优选地,所述信号隔离芯片U1的第2脚,即A通道输出和第3脚,即B通道输入与CPU连接,其中第2脚为信号隔离芯片输出信号至CPU,第3脚为CPU输出信号至信号隔离芯片;U1的第6脚,即B通道输出为其输出信号至CAN总线驱动芯片U2的第1脚;U1的第7脚,即A通道输入为U2的第4脚输出信号至信号隔离芯片,U1第1脚接+3.3V,第4脚接3.3V电源地,U1第8脚接+5V,第5脚接5V电源地。
[0012]优选地,所述滤波防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3,R3的一端与CAN总线CAN_L端相连,另一端与CAN总线CAN_H端相连,电阻R3用于实现CAN总线阻抗匹配。
[0013]优选地,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为(G)SMDJ24CA。
[0014]优选地,所述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为CYSOT12C

2。
[0015]优选地,所述绕线片式电感为(G)CMW2012

161T2。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在CAN总线隔离驱动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级防护电路,一级防护电路为浪涌防护,二级防护电路为静电防护,在此基础上增加片式共模电感以及共模电容进行防护,可大大提高电路抗干扰能力。其中,采用瞬态抑制二极管、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作为CAN总线接口防护器件,并通过串并联电阻限流增加电路的可靠性,通过绕线片式电感、共模电容对CAN总线进行滤波,形成两级防护电路;电路元器件数量少可靠性高,参数选择简单,适用范围广,环境适用性强,具有典型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某供电单元CAN总线接口的滤波防护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CAN总线驱动芯片的滤波防护电路,是一种应用于航空CAN总线通讯接口的滤波防护电路,使用光耦对数据进行光电隔离,提高CAN总线抗干扰能力,在CAN总线驱动芯片输出端设计两级防护电路,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由共模电容、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及片式共模电感组成,可用于总线外部接口浪涌防护,该电路不仅可用于总线外部接口浪涌防护,防止外界较大能量干扰损坏内部模块,而且通过提供干扰信号回流路径,滤除特定频率共模干扰,可大大提高CAN总线数据抗干扰能力;内部二级防护滤波电路由串联限流电阻、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组成,位于CAN总线驱动芯片附近,用于CAN模块内部静电防护,通过串联限流电阻,可滤除残余干扰能量。上述设计可大大提高模块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在CAN总线上串联片式共模电感,削减特定干扰频率的强度,两条信号线分别对地并联滤波电容,为干扰信号提供回流路径,上述设计可大大提高模块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整个电路设计具有通用性,简单可靠,具有典型推广价值。
[0021]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CAN总线驱动芯片的滤波防护电路包括信号隔离芯片、CAN总线驱动芯片、内部二级防护滤波电路和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CAN总线信号经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进行浪涌防护,防止强干扰信号击穿模块内部,经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滤除总线干扰信号,然后经过内部二级防护滤波电路进行静电防护
和限流处理,最终经处理后的CAN总线信号经CAN总线驱动芯片完成电平转换、信号隔离芯片进行光电隔离后输出。
[0022]如图1所示,所述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V2、V3,共模电容C1、C2、C3、C4,其中,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4脚分别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V3的第1脚以及电容C3的一端进而输出至CAN总线CAN_L端(CAN总线输出CAN_L信号),C3的另一端与C4的一端相连,C4的另一端连接机壳地,瞬态抑制二极管V3的第2脚连接机壳地;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3脚分别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V2的第1脚以及电容C1的一端进而输出至CAN总线CAN_H端(CAN总线输出CAN_H信号),C1的另一端与C2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AN总线驱动芯片的滤波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隔离芯片、CAN总线驱动芯片、内部二级防护滤波电路和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CAN总线信号经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进行浪涌防护,滤除总线干扰信号,再经过内部二级防护滤波电路进行静电防护和限流处理,最终经处理后的CAN总线信号经CAN总线驱动芯片完成电平转换、信号隔离芯片进行光电隔离后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V2、V3,共模电容C1、C2、C3、C4,其中,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4脚分别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V3的第1脚以及电容C3的一端进而输出至CAN总线CAN_L端,C3的另一端与C4的一端相连,C4的另一端连接机壳地,瞬态抑制二极管V3的第2脚连接机壳地;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3脚分别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V2的第1脚以及电容C1的一端进而输出至CAN总线CAN_H端,C1的另一端与C2的一端相连,C2的另一端连接机壳地,瞬态抑制二极管V2的第2脚连接机壳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L1为绕线片式电感。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二级防护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R2,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V1,其中,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1脚、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V1的第2脚相连,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2脚、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V1的第1脚相连,双向静电防护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新宇刘强王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