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背光区域的车身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01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上漆的塑料材料制成的车身零件(1),该车身零件由单一塑料材料一体地制成,它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区域和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以使得所述第二区域的透射率高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射率。第一区域的透射率。第一区域的透射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括背光区域的车身零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辆工业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包括透明或半透明元件的机动车辆车身零件。

技术介绍

[0002]当元件让可见光域中的光穿过时,将该元件被称为是透明的。将透射率高于70%的元件视为是透明的。当元件让可见光域中的光穿过但不能够清楚地辨识物体时,该元件被称为是半透明的。将透射率为50%至70%的元件视为是半透明的,并将透射率为0%的元件视为不透明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不透明的元件”是透射率小于5%、优选地等于0%的不透明或半不透明的元件。
[0003]材料的透射率是指穿过它的光通量的比例。由此,透射率表示材料传输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比值。这涉及用分光光度计(spectrophotom
è
tre)(例如CL

500A Konica Minolta型号的)在425nm至725nm之间测量的材料光通量曲线的平均值。
[0004]已知附接在车身零件上的元件,其目的尤其在于突显车辆的风格,像出于增强生产商所期望关联到其车型的形象的目的的线条或形状。已知例如布置在零件或设备边缘上的铬条或条纹装饰。出于增强由这些车身元件产生的美观效果的目的,已提出将光源布置在车身元件的透明表面后方。
[0005]作为示例,沿着车辆侧部延伸的镀铬带、门槛保护罩、车辆品牌的徽标、门把手装饰件、后视镜壳体是这些风格(时尚)部件,车辆设计者对这些风格零件尤为关注。通过扩展,所有从外部可见并参与车辆整体外观的车身零件(例如关闭件、保险杠、格栅)也可视为车身元件。
[0006]已知由塑料材料模制而成的车身零件,在该部件上,透明元件附接在为此目的设置的容置部(也称为壳体)中。
[0007]这些透明元件的缺陷在于必须完美地适配于设置在车身零件中的容置部。而且,这样的光学元件在车身零件上的组装具有缺点,即组装间隙和平齐的视觉质量低于机动车辆所要求的视觉质量效果。最后,这样的附接元件造成对例如水(雨水、清洗等)的液体的密封性管理的复杂性。
[0008]另一解决方案可在于制造完全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车身零件,并用漆料覆盖必须不透明的区域,或相反地,对整个零件上漆并刮擦必须透明/半透明的区域。然而,这样的解决方案包括以下缺陷:
[0009]‑
在(上漆的)不透明区域和透明/半透明区域的边界处,少量光穿过上漆区域的前几毫米,由此造成不可接受的“光晕”效果;
[0010]‑
根据完全半透明或透明的车身零件的厚度,要用于使得车身零件的区域不透明的漆料的量可能会大;这产生成本、周期时间、和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尤其在于通过提出一种由上漆的塑料材料制成的车身零件,弥补这些缺陷,该车身零件包括实心的并对流体密封的透明区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一种包括透明区域的由上漆的塑料材料制成的车身零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且成本不高。
[0012]为了该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在于一种由上漆的塑料材料制成的车身零件,该车身零件由单一塑料材料构成,并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区域和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区域,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以使得第二区域的透射率高于第一区域的透射率。
[0013]该车身零件一体地制成、特别的坚固,且不具有由两个部件组装而形成的间隙或不平齐,这些间隙或不平齐会损害零件的外观和密封性。而且,不透明区域与半透明/透明区域之间的边界是清晰的。
[0014]此外,车身零件是一体式的使得不存在组装,因此整体上对流体(尤其是对于水)具有密封性,无需使用额外装置。
[0015]通过实现厚度小于第一区域的厚度的减薄区域来获得第二透明区域。因此可使用单一材料来制造包括具有不同外观的区域的车身零件。这允许使用与已知的工业装置兼容的制造方法。因此无需任何特别的投资。
[0016]而且,车身零件由于较大的材料厚度而具有不透明区域,因此与完全半透明或透明的零件比,它能够限制(在上漆生产线期间)要施加在零件上的底漆的量。
[0017]可单独或组合地采用以下可选的所述车身零件的其它特征:
[0018]‑
第一区域是不透明或半不透明的,并且第二区域是透明或半透明的;
[0019]‑
所述材料选自:半透明的天然聚丙烯、环烯烃共聚物(COC)、聚乙烯(PE)、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ABS)、聚碳酸酯(PC)共混物、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热塑性聚氨酯(TPU),和聚酯(PET/PETG)。实际上,通过更改某些区域的厚度以获得相对于零件其余部分减薄的部分,可选择在第一区域中半透明但不是透明的材料。
[0020]‑
所述材料是聚丙烯无规共聚物,例如Moplen
[0021]‑
第二区域的厚度为0.5至2mm,优选地大致等于1.5mm。当所述车身零件由Moplen RP340N构成时,厚度在该区间范围内的减薄区域具有更好的透射率,可达到直至81%的透射率。
[0022]‑
第一区域的厚度为2.8至3.5mm。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主题还在于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包括至少一个上述车身零件。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主题还在于一种用于制造上述车身零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所述材料注射到模具中以成型车身零件的模制步骤和至少在第一区域上上漆的步骤。
[0025]可单独或组合地采用的该制造方法的其它可选特征:
[0026]‑
该方法在模具中使用插件,以获得第二区域。由此,可使用同一机器来制造具有或不具有透明区域的车身零件,这能够使得用同一制造装置生产的零件类型多样化。无需研发能够产生不同厚度的专用注射系统,这耗时且复杂并一般产生大的缺陷。该方法因此更加可靠。此外,厚度差是在与注射同时获得的,由此无需后期处理中额外的加工,并避免增加时间来生产具有局部减小的厚度的零件。该用于获得具有两个不同厚度的零件的方法因此简单且快速。
[0027]‑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遮蔽第二区域;对整个车身零件上漆;去除遮蔽。遮蔽步骤能够以更低的精度要求、因此更快速地给整个零件上漆,同时保护透明区域免于漆料喷涂。
[0028]‑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给整个车身零件上漆;借助于激光束去除位于第二区域中的漆料。称为“激光刮擦”的该方法能够获得对透明区域非常精确的轮廓。该替代方案对于实现小尺寸或具有复杂形状和轮廓的不上漆的区域非常有利。该借助于激光刮擦去除材料的技术也可用于获得第二区域。由此,它可使得在必要时以直接的方式同时去除用以形成第二区域的注塑材料、以及原本覆盖整个零件的漆料覆层,该漆料覆层应突显出第二区域的轮廓。该技术还能够获得受控的表面光洁度,以限制粗糙度,粗糙度会减弱厚度减小区域的透明度。
[0029]‑
第二区域在零件注塑的后期处理中由通过去除车身零件中的材料来获得。因此,注射(注塑)装置非常简单,而不必管理模具中的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上漆的塑料材料制成的车身零件(1),该车身零件由单一塑料材料一体地制成,并且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区域(10)和具有第二厚度(E)的第二区域(11),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E),以使得所述第二区域(11)的透射率高于所述第一区域(10)的透射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零件(1),其中,所述第一区域(10)是不透明或半不透明的,并且所述第二区域(11)是透明或半透明的。3.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零件(1),其中,所述材料选自:半透明的天然聚丙烯、环烯烃共聚物(COC)、聚乙烯(PE)、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共混物、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热塑性聚氨酯(TPU),和聚酯(PET/PETG)。4.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零件(1),其中,所述材料是聚丙烯无规共聚物,例如Moplen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零件(1),其中,所述第二区域(11)的厚度(E)为0.5至2mm,优选地大致等于1.5m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零件(1),其中,所述第一区域(10)的厚度(E)为2.8至3.5mm。7.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尔
申请(专利权)人:全耐塑料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