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景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至少一层基于有机材料的绝缘层的电子装置,特别涉及具有至少一层基于有机材料的绝缘层并且即使将绝缘层部分暴露于装置表面上,在耐候性能上和可靠性上优异,而且容易制造和再加工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如果要缩小电子仪器诸如个人电脑和移动电话的尺寸,需要缩小电子零件诸如装在电子仪器内部的线圈和电容器的尺寸或形成薄膜。例如,薄膜磁头包括多层叠层的薄膜层,诸如磁性膜和绝缘层,并且还包括在其中形成的线圈导体。薄膜感应器也具有提供基底的结构,在其外表面上有将与外电路相连的电极,并且在基底内部以覆盖绝缘层装备有以自感应运行的导体。用于这种薄膜磁头和这种薄膜感应器的绝缘层由无机材料诸如SiO2构成的绝缘层以及由有机材料诸如酚醛清漆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绝缘层至今是已知的(日本专利延迟公开号2000-114045)。在这些绝缘层之中,由有机材料制成的绝缘层特别应用于薄膜磁头和薄膜感应器,其中在高温下热处理影响磁性层的电阻率,因为利用有机材料时,这种绝缘层能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制备并且能容易制备厚绝缘层。例如,日本专利延迟公开号7-296329,以叠层方式使用由聚酰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由至少一部分暴露在装置表面上的绝缘层组成,其中绝缘层包括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和由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绝缘层,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构成位于装置内部的金属导体上的绝缘层,该绝缘层的一部分敞开以露出金属导体,由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绝缘层被用于暴露在装置表面上的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9-30 2004-2868871.一种电子装置,由至少一部分暴露在装置表面上的绝缘层组成,其中绝缘层包括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和由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绝缘层,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构成位于装置内部的金属导体上的绝缘层,该绝缘层的一部分敞开以露出金属导体,由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绝缘层被用于暴露在装置表面上的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是薄膜磁性装置,其具有夹在两层磁性材料之间的绝缘层,该绝缘层包含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和由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绝缘层,绝缘层中埋有螺旋状的线圈导体。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薄膜磁性装置是薄膜感应器。4.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薄膜磁性装置是薄膜磁头。5.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薄膜磁性装置是共式扼流线圈,包括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磁性基底;在第一磁性基底上形成的第一绝缘层;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的第二绝缘层;埋入第二绝缘层并构成螺旋状的线圈导体;在线圈导体的内部周边和外部周边上的绝缘层中形成的开口;在至少开口处通过填充形成的磁性层;固定在磁性层上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磁性基底;连接到线圈导体终端和被布置跨越第一和第二磁性基底的侧面的端电极;其中至少第二绝缘层包括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和由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绝缘层。6.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子装置,其中至少在线圈导体上层或下层的任何一层上提供引线端子,用于线圈导体与端电极进行电连接;将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插入线圈导体和引线端子之间;和通过在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中形成的接触孔将线圈导体与引线端子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装置,其中用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覆盖金属导体。8.一种用于制备电子装置的方法,该电子装置是由至少一部分暴露于装置表面上的绝缘层形成的,绝缘层包含至少一层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和由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绝缘层,在位于装置内部的金属导体上形成的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且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一部分敞开以露出金属导体,该方法包括将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形成一定形状,以阻止绝缘层到达装置的外周边表面的步骤,和通过覆盖以这种形状形成的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来形成由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绝缘层,作为暴露于装置表面上的绝缘层的步骤。9.根据权利要求8的制备电子装置的方法,其中该电子装置是薄膜磁性装置,其包括夹在两层磁性材料层之间的绝缘层,该绝缘层包括由酚醛清漆树脂制成的绝缘层和由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绝缘层,该绝缘层中埋有螺旋状的线圈导体。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制备电子装置的方法,其中薄膜磁性装置是共式扼流线圈,和该方法包括在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磁性基底上形成第一绝缘层的步骤;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一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