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端加工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61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工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端加工机床。该双端加工机床包括:底座;托举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托举机构的输出端能够支撑工件并带动工件升降;两个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托举机构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夹持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托举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紧所述工件;及两个加工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均设置于两个所述加工机构之间,所述加工机构用于加工所述工件的端面。该双端加工机床中,通过设置托举机构,方便调整工件的高度,从而若方便夹持机构夹持;通过设置两个加工机构,能够在一次夹持工件的基础上,实现两侧端面的加工。实现两侧端面的加工。实现两侧端面的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端加工机床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机床
,尤其涉及一种双端加工机床。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电极是金属冶炼行业的重要采购件,焙烧炭电极是石墨电极的原材料,在进行石墨化之前,其两端端面需要加工,保证电极端部的平整,从而更好地满足后续石墨化的需求。
[0003]目前焙烧炭电极端面加工是用锯片切,既不能保证端面的平整度,又无法实现自动化,加工效果差,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端加工机床,能够实现焙烧炭电极双端面的自动加工,加工效率高,且加工效果好且稳定。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端加工机床,包括:
[0007]底座;
[0008]托举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托举机构的输出端能够支撑工件并带动工件升降;
[0009]两个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托举机构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夹持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托举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紧所述工件;及
[0010]两个加工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均设置于两个所述加工机构之间,所述加工机构用于加工所述工件的端面。
[0011]其中,所述托举机构包括:
[0012]托举盘,用于支撑工件;及
[0013]托举升降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托举升降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托举盘连接,能够驱动所述托举盘升降。
[0014]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0015]夹具安装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0016]夹装盘,设置于所述夹具安装座上,所述夹装盘的中心设置有夹持孔;
[0017]多个夹持块,环绕所述夹装盘的周向设置,且能够沿所述夹持孔的径向滑动,以夹持或松开所述工件。
[0018]其中,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0019]旋转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夹具安装座上,且能够驱动所述夹装盘绕所述夹持孔的轴线转动;
[0020]所述夹装盘的端面上环绕所述夹持孔设置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夹持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槽与所述夹持孔的圆心间的距离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
[0021]所述夹持块沿所述夹持孔的径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夹具安装座上,所述夹持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夹持孔内,另一端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
[0022]其中,所述加工机构包括:
[0023]主轴驱动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0024]进给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驱动所述主轴驱动组件沿所述底座滑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及
[0025]刀具组件,设置于所述主轴驱动组件的主轴上,所述刀具组件包括精刀具和粗刀具,所述精刀具和所述粗刀具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工件的端面接触。
[0026]其中,所述刀具组件还包括:
[0027]刀盘,一侧端面与所述主轴驱动组件的主轴连接,所述粗刀具设置于所述刀盘的另一侧端面上,所述刀盘的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精刀具能够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0028]所述加工机构还包括推刀组件,所述推刀组件包括:
[0029]推动杆,穿设于所述主轴驱动组件的主轴内,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精刀具连接;及
[0030]推刀驱动件,与所述推动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动杆沿所述主轴的轴线移动,以使所述精刀具伸出所述容纳槽外或收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0031]其中,所述推刀组件还包括:
[0032]推刀固定套,固定嵌设于所述主轴的背离所述刀盘的一端内;
[0033]推刀活动套,滑动设置于所述推刀固定套内;
[0034]推刀活动轴,一端与所述推刀驱动件传动连接,另一端转动穿设于所述推刀活动套内;
[0035]推刀拉动套,滑动嵌设于所述主轴的靠近所述刀盘的一端内,所述推动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推刀活动套内,另一端穿设于所述推刀拉动套内;
[0036]推刀衬套,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推刀拉动套的外周面连接,所述精刀具设置于所述推刀衬套上。
[0037]其中,所述主轴驱动组件包括:
[0038]主轴箱,所述主轴箱的主轴与所述刀具组件连接;
[0039]主轴驱动件,与所述主轴箱上下设置;
[0040]主动齿轮,与所述主轴驱动件传动连接;
[0041]从动齿轮,与所述主轴同轴设置并固定,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0042]其中,所述双端加工机床还包括:
[0043]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能够检测所述刀具组件与所述工件的端面的距离信息,所述进给驱动件根据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主轴驱动组件沿所述底座滑动。
[0044]其中,所述双端加工机床还包括伸缩防尘罩,罩设于所述底座上。
[0045]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端加工机床。该双端加工机床中,可以通过托举机构支撑工件并调整工件的高度,以使工件的高度能够自动与夹持机构相匹配,方便工件的夹持,相比现有技术中吊装或人工托举工件进行夹持固定,效率高;通过设置两个加工机构,能够在一次夹持工件的基础上,实现两侧端面的加工,加工效率高,且能够避免两次
夹持定位的误差导致工件两侧端面加工精度不统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4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双端加工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双端加工机床的主视图;
[0048]图3是图2中A

A向剖视图;
[0049]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双端加工机床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加工机构的主视图;
[0051]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加工机构的剖视图;
[0052]图7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3]其中:
[0054]1、底座、11、导轨;
[0055]2、托举机构;21、托举盘;22、托举升降驱动件;
[0056]3、夹持机构;31、夹具安装座;32、夹装盘;321、滑槽;33、夹持块;34、旋转驱动件;35、夹具推进驱动件;
[0057]4、加工机构;41、主轴箱;411、主轴;42、进给驱动件;431、刀盘;432、精刀具;433、粗刀具;441、主轴驱动件;442、主动齿轮;443、从动齿轮;45、推刀驱动件;46、推动杆;471、推刀活动轴;472、推刀固定套;473、推刀活动套;474、推刀拉动套;48、推刀衬套;
[0058]5、伸缩防尘罩;
[0059]6、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6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端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托举机构(2),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托举机构(2)的输出端能够支撑工件并带动所述工件升降;两个夹持机构(3),设置于所述托举机构(2)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夹持机构(3)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托举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3)用于夹紧所述工件;及两个加工机构(4),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两个所述夹持机构(3)均设置于两个所述加工机构(4)之间,所述加工机构(4)用于加工所述工件的端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机构(2)包括:托举盘(21),用于支撑所述工件;及托举升降驱动件(22),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托举升降驱动件(22)的输出端与所述托举盘(21)连接,能够驱动所述托举盘(21)升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夹具安装座(31),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夹装盘(32),设置于所述夹具安装座(31)上,所述夹装盘(32)的中心设置有夹持孔;多个夹持块(33),环绕所述夹装盘(32)的周向设置,且能够沿所述夹持孔的径向滑动,以夹持或松开所述工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端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还包括:旋转驱动件(34),设置于所述夹具安装座(31)上,且能够驱动所述夹装盘(32)绕所述夹持孔的轴线转动;所述夹装盘(32)的端面上环绕所述夹持孔设置有多个滑槽(321),所述滑槽(321)与所述夹持块(3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槽(321)与所述夹持孔的圆心间的距离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夹持块(33)沿所述夹持孔的径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夹具安装座(31)上,所述夹持块(33)的一端伸入所述夹持孔内,另一端能够沿所述滑槽(321)滑动。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端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构(4)包括:主轴驱动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进给驱动件(42),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用于驱动所述主轴驱动组件沿所述底座(1)滑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及刀具组件,设置于所述主轴驱动组件的主轴(411)上,所述刀具组件包括精刀具(432)和粗刀具(433),所述精刀具(432)和所述粗刀具(433)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工件的端面接触。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猛全丽平教纪民齐同
申请(专利权)人:清研瀚高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