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圈,该线圈包括一个壳体、铁芯以及至少一组环绕于该壳体外的绕线。尤其是该壳体可依使用者的需求,利用材料上的搭配,具有抑制不同频段噪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圈,尤其是一种通过变更材料的组成成份,使线圈的壳体可以增强与该线圈的铁芯相同或不同频段的噪声抑制效果的线圈。
技术介绍
现今人们使用电器非常频繁,而运用电器不免会使用到电源,才能使其电器正常运作。但是,由于电器在使用交流电源时,可能会因为电源供应、高频变压器或是其他组件的寄生电容或杂散电容的作用,使得由交流电源所供应的电流中,常会夹带着噪声电流,这就是电磁干扰现象。一般而言,使用交流电源会产生的噪声包括差模噪声(differentialmode noise)和共模噪声(common mode noise),而EMI滤波器可作为电源抗电磁辐射的第一道防线,主要是由扼流线圈(choke coil)和电容器(capacitor)组成,扼流线圈的作用是抑制噪声产生或进入电子仪器或设备中。请参照图1A,其为美国公告号第4,587,507号专利技术专利的铁芯的示意图。在图1A中,所知的扼流线圈的铁芯1是由非晶质金属合金(amorphous metallic alloy)薄环所构成。然而,由于非晶质金属合金的使用频率通常低于100千赫兹(kHz),且其耐直流偏压(DC-bias)特性也较差,因而在铁芯1中设计一气隙(air gap)2,企图改善耐DC-bias特性较差的缺点。但此做法却会大幅降低扼流线圈的初磁导率(initialpermeability)。请参照图1B,其为美国公告号第6,456,182号专利技术专利的铁芯的示意图。为了要消除共模噪声,美国公告号第6,456,182号专利技术专利中所揭露的方式是组合3个独立的铁芯11a、11b、11c以成为一个用来消除共模噪声的扼流线圈。铁芯11a、11b、11c的材质为氧化磁性物质,在铁芯与铁芯中间以绝缘材料或黏胶隔开,利用3个独立的铁芯11a、11b、11c的尺寸共振现象,可以使其操作频率延伸至10MHz,使得噪声在10kHz到10MHz皆可以被有效抑制。然而,此种使用3个铁芯堆在一起的方式,将使得扼流线圈的整体高度增加,不利于微小化的趋势。此外,此种扼流线圈只能用来消除共模噪声,并无法消除差模噪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不变更线圈大小的情形下,利用变更材料的组成,使以包覆铁芯的壳体具有除了绝缘功效外,更可增强相同频段或不同频率范围的噪声抑制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线圈,该线圈包括一个壳体以及至少一组环绕于该壳体外的绕线。其中该壳体是由一导电性粉体与一聚合物所构成,该导电性粉体的材料可以为碳纤维、碳粉、铁、银、金、铜、钴、镍、铝、钼、铁硅合金或这些材料的混合材料;也可以为一铁氧烧结体粉末或一铁粉芯粉末。该聚合物的材料为聚乙烯、聚氨酯或其它类似性质的聚合物。该壳体的材料,可以依使用者的选择搭配,可使用与铁芯抑制相同频段的噪声效果,例如该壳体的材料可选择铁粉与聚合物的混合材料所组成,则可增强与铁芯相同频段的噪声抑制效果;或为达与铁芯抑制不同频段的噪声效果,此时该壳体的材料可选择由锰锌铁氧体与聚合物的混合材料组成,该铁芯与该壳体的初导磁率(μ)则为不同,故该线圈可同时具有抑制差模噪声(铁芯)与共模噪声(壳体)的抑制效果。附图说明图1A为美国公告号第4,587,507号专利技术专利的铁芯的示意图。图1B为美国公告号第6,456,182号专利技术专利的铁芯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壳体的结构图。图2C为图2B中盖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1、11、11a、11b、11c、13、23铁芯 2气隙4圆心41第一凸唇相对于壳体中心的外缘半径42盖体相对于壳体中心的外缘半径43第二凸唇相对于壳体中心的内缘半径44盖体相对于壳体中心的内缘半径12绕线10壳体100线圈101盖体102第一凸唇103第二凸唇211凹槽212通孔1011端盖板1012外环1013内环1014区隔凸条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2A,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100的第一实施例,该线圈100包括一壳体10以及至少一组绕线12环绕于该壳体10外。其中该壳体10是由一导电性粉体与一聚合物构成,该导电性粉体的材料可以为碳纤维、碳粉、铁、银、金、铜、钴、镍、铝、钼、铁硅合金或这些材料的混合材料;也可以为一铁氧烧结体粉末或一铁粉芯粉末。该聚合物的材料为聚乙烯、聚氨酯或其它类似性质的聚合物。如图2B所示,其为图2A中壳体10的结构图,其中该壳体10包覆一铁芯13,该壳体10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环形盖体101所组合而成。其中该壳体10的材料,可以依使用者的选择搭配,可使用与铁芯抑制相同频段的噪声效果的材料,例如该壳体10的材料可选择铁粉与聚合物的混合材料所组成,可增强与铁芯相同频段的噪声抑制效果;或为了达到与铁芯抑制不同频段噪声的效果,该壳体10的材料可选择由锰锌铁氧体与聚合物的混合材料所组成,此时该铁芯13与该壳体10的初导磁率(μ)不同,该线圈100可同时具有抑制差模噪声(铁芯13)与共模噪声(壳体10)的效果。其中还可使用一绝缘层分别包覆于该铁芯13或该壳体10的外面。其中该盖体101是利用一体成型制成的。图2C为该盖体101的俯视图,盖体101是由一盖板1011、一外环1012及一内环103以半圆形制成;该盖体101呈一空心圆板状,外缘接外环1012,其空心内圆周缘接设内环1013。盖体101还具有一区隔凸条1014,该区隔凸条1014可以通过该壳体10的中心4,以防止绕线时集中缠绕于某一段圆周,并能使绕线均匀地散布在圆周上,故当绕线12缠绕于壳体表面时,分别缠绕于该区隔凸条1014相反的两侧。再请参考图2B、2C,该外环1012的边缘设有一向外凸出的半圆形的第一凸唇102,该第一凸唇102是对应于该区隔凸条1014中线的直径,以该区隔凸条1014于该外环部份1012的两端为该第一凸唇102的起点和终点,且该第一凸唇102相对于该壳体中心4的外缘半径41比该盖体101的外缘半径42略为大些,以套接另一盖体101的外环1012。内环1013有适当厚度,且其内壁上设有一凸出的半圆形的第二凸唇103,该第二凸唇103是对应于该区隔凸条1014中线的直径,以该区隔凸条1014于该内环部份1013的两端为该第二凸唇103的起点,且该第二凸唇103相对于该壳体中心4的内缘半径43比该盖体101的内缘半径44略微小些,以套接另一盖体101的内环1013。利用相同的两盖体101,互以第一凸唇102套住外环1012,且因内环1013的第二凸唇103与外环1012上的第一凸唇102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再同一直径的两端,故只要外环1012上的第一凸唇102对正套入,其内环1013上的第二凸唇103亦自然对正而可轻易套入。另外,请参照图3,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100的第二实施例的部份结构图,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当的组件标示是同一图号。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该线圈100具有2个铁芯23,该两个铁芯23的材料可为相同或不同,而该壳体10的材料也可与该铁芯23搭配,而达到增强相同频段的噪声抑制效果,或者选择不同于该2个铁芯23的材料而达到抑制不同频段噪声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是依照使用者的需要,而选择该壳体的材料,使其具备消除差模噪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包括: 一壳体,其是由一导电性粉体与一聚合物所构成; 一铁芯,置于该壳体内;以及至少一组绕线,环绕于该壳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包括一壳体,其是由一导电性粉体与一聚合物所构成;一铁芯,置于该壳体内;以及至少一组绕线,环绕于该壳体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中该铁芯与该壳体抑制相同或不同频段的噪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中该导电性粉体的材料为碳纤维、碳粉、铁、银、金、铜、钴、镍、铝、钼、铁硅合金或这些材料的混合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中该导电性粉体为一铁氧烧结体粉末或一铁粉芯粉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中该聚合物的材料为聚乙烯、聚氨酯或其它类似性质的聚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中该壳体系利用射出成型或粉末加压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中该壳体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盖体组合而成,且该盖体的内外圆周缘上设有半圆形的凸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其中该内缘上的凸唇相对于该壳体中心的内缘半径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转园,蔡柏任,谢信志,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