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设计地质勘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勘察
,具体为一种建筑设计地质勘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质勘察装置常用于地质工程建设等邻域,用来对某一地域的地质进行钻探,从而得到该地域详细的地质情况,方便对在该地域进行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的判断;
[0003]现有的地质勘察装置大多比较笨重,不方便移动,因此需要专门的运输装置来运输,而且现有的勘察装置大多没有外壳,其钻头是直接暴露在外面,在运输装置时很容易造成钻头损坏,导致装置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便于搬运、钻头易损坏等缺陷,提供一种建筑设计地质勘察装置。所述一种建筑设计地质勘察装置具有便于搬运、钻头不易损坏等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地质勘察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滚轮,两个所述滚轮为前后设置,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把手位于外壳左侧,所述外壳内腔设有箱体,所述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地质勘察装置,包括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滚轮(23),两个所述滚轮(23)为前后设置,所述底板(6)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所述底板(6)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把手(1)位于外壳(2)左侧,所述外壳(2)内腔设有箱体(8),所述箱体(8)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右侧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0),所述第一转轴(40)右侧设有第一锥形齿轮(31),所述箱体(8)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41),所述第一转轴(40)右端贯穿第一锥形齿轮(31),并插接在第一轴承(41)内腔,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1)下方设有第二锥形齿轮(34),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4)与第一锥形齿轮(31)啮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7),所述箱体(8)底部开设有开孔,所述第二转轴(27)底端贯穿开孔,所述底板(6)中心贯穿有竖管(25),所述竖管(25)位于箱体(8)下方,所述第二转轴(27)底端贯穿竖管(25),并固定连接有钻头(26),所述箱体(8)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3),两个所述固定板(3)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4),两个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有螺纹管(28),所述螺纹管(28)底端插接在下方的第二轴承(4)内腔,所述螺纹管(28)顶端贯穿上方的第二轴承(4),并延伸至固定板(3)上侧,所述箱体(8)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上开设有滑孔,所述底板(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和滑杆(10),所述第一螺纹杆(5)和滑杆(10)为左右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5)顶端贯穿螺纹管(28)内腔,并固定连接在外壳(2)内腔顶部,所述滑杆(10)顶端贯穿滑孔,并固定连接在外壳(2)内腔顶部,所述底板(6)内腔设有两个蜗杆(24),两个蜗杆(24)为左右设置,所述底板(6)内腔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轴承(29),两个所述第三轴承(29)为左右设置,两个所述蜗杆(24)前后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三轴承(29)内腔,所述底板(6)内腔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四轴承(7),两个所述第四轴承(7)为前后设置,所述第四轴承(7)内腔插接有第二螺纹杆(14),所述第四轴承(7)下方设有相应的蜗轮(13),所述底板(6)底部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14)相匹配的圆孔,所述第二螺纹杆(14)底端贯穿蜗轮(13)和圆孔,并延伸至底板(6)下侧,所述蜗轮(13)位于两个蜗杆(24)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蜗轮(13)与蜗杆(24)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刚,于晓东,杨洪超,高云广,陈国庆,杨富民,吴旭轶,于钟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元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