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578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依次设置于驱动背板上的第一电极层、白光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白光发光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蓝色量子点发光层、红色有机发光层和绿色有机发光层;第一电极层与白光发光层之间具有第一共用功能层,第二电极层与白光发光层之间具有第二共用功能层。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蓝色有机发光层替换为蓝色量子点发光层,提升了白光器件的寿命,改善了颜色漂移问题;并且仅在第一电极层与白光发光层之间设置第一共用功能层,第二电极层与白光发光层之间设置第二共用功能层,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每层发光层的两侧均设置功能层,减少了显示面板中膜层的个数,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轻薄性。薄性。薄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可视信息传输媒介的发光器件的地位在进一步加强,发光器件正朝着更轻、更薄、更低能耗、更低成本以及更好的图像质量的趋势发展。
[0003]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是一种自发光显示器,具有结构简单、高亮度、低功耗、宽视角、高响应速度等特性,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OLED白光器件中具有多层发光层的叠层结构,由于每层发光层的两侧都具有传输层和阻挡层等功能层,存在不够轻薄的问题;并且由于蓝光衰减速度快于红光和绿光,还具有颜色漂移较大,寿命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提高显示面板的轻薄性,以及提升器件的寿命和颜色稳定性。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6]驱动背板;
[0007]依次设置于所述驱动背板上的第一电极层、白光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白光发光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蓝色量子点发光层、红色有机发光层以及绿色有机发光层;
[0008]第一共用功能层,所述第一共用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白光发光层之间;
[0009]第二共用功能层,所述第二共用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白光发光层之间。
[0010]可选的,相对于所述红色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绿色有机发光层,所述蓝色量子点发光层较靠近于所述第一电极层。
[0011]可选的,蓝色量子点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红色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蓝色量子点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绿色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红色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蓝色发光层的一侧。
[0012]可选的,蓝色量子点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绿色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蓝色量子点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红色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绿色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蓝色发光层的一侧。
[0013]可选的,还包括:中间有机传输层;
[0014]若绿色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红色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蓝色量子点发光层的一侧,则所述中间有机传输层位于所述蓝色量子点发光层与所述红色有机发光层之间;
[0015]若红色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绿色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蓝色量子点发光层的一侧,则所述中间有机传输层位于所述蓝色量子点发光层与所述绿色有机发光层之间。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阳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阴极层;
[0017]所述第一共用功能层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相对于所述电子阻挡层,所述空穴传输层较靠近于所述第一电极层;
[0018]所述第二共用功能层包括电子传输层和空穴阻挡层;相对于所述空穴阻挡层,所述电子传输层较靠近于所述第二电极层。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空穴传输层之间还包括空穴注入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还包括电子注入层。
[0020]可选的,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白色发光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所述封装层用于封装所述白色发光层。
[0021]可选的,所述封装层包括硬屏封装结构或柔性封装结构。
[002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00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依次设置于驱动背板上的第一电极层、白光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白光发光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蓝色量子点发光层、红色有机发光层以及绿色有机发光层;第一共用功能层,第一共用功能层位于第一电极层与白光发光层之间;第二共用功能层,第二共用功能层位于第二电极层与白光发光层之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白光发光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蓝色量子点发光层、红色有机发光层以及绿色有机发光层,将现有技术中的蓝色有机发光层替换为蓝色量子点发光层,量子点材料为无机半导体材料,工作状态更稳定,寿命更长,成本也更低;并且仅在第一电极层与白光发光层之间设置第一共用功能层,在第二电极层与白光发光层之间设置第二共用功能层,相对于现有叠层技术在每层发光层的两侧均设置功能层的方式,本技术提供的多层结构减少了显示面板结构中膜层的个数,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轻薄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0]正如
技术介绍
,作为可视信息传输媒介的发光器件的地位在进一步加强,发光器件正朝着更轻、更薄、更低能耗、更低成本以及更好的图像质量的趋势发展。OLED显示器是一种自发光显示器,具有结构简单、高亮度、低功耗、宽视角、高响应速度等特性,被誉为“梦幻显示器”,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其中,对OLED白光器件研究
很多,OLED白光器件包括发光层为单层的白光器件和发光层为多层的白光器件。单层白光器件包括一层直接可发白光的发光层;多层白光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蓝色发光层、红色发光层和绿色发光层,蓝色发光层、红色发光层以及绿色发光层所发出的光结合形成白光等。但是现有技术中,发光层为多层的白光器件在每层发光层的两侧都具有传输层和阻挡层等功能层,因此存在不够轻薄的问题;并且现有技术中心蓝色发光层为蓝色有机发光层,红色发光层为红色有机发光层,绿色发光层为绿色有机发光层,但是对OLED材料来讲,蓝光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落后于红光和绿光,在显示领域,蓝光衰减速度快于红光和绿光,因此还存在产品的寿命较低以及颜色漂移较大问题。
[0031]有鉴于此,首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显示面板包括:
[0032]驱动背板10;
[0033]依次设置于驱动背板10上的第一电极层20、白光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60;其中,白光发光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蓝色量子点发光层30、红色有机发光层40 以及绿色有机发光层50;
[0034]第一共用功能层70,第一共用功能层70位于第一电极层20与白光发光层之间;
[0035]第二共用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背板;依次设置于所述驱动背板上的第一电极层、白光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白光发光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蓝色量子点发光层、红色有机发光层以及绿色有机发光层;第一共用功能层,所述第一共用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白光发光层之间;第二共用功能层,所述第二共用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白光发光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红色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绿色有机发光层,所述蓝色量子点发光层较靠近于所述第一电极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蓝色量子点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红色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蓝色量子点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绿色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红色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蓝色发光层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蓝色量子点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绿色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蓝色量子点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红色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绿色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蓝色发光层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有机传输层;若绿色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红色有机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卫周文斌朱晓庆沈倩齐发科代令令李茜薇孙剑高裕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梦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